從政策看2025年台灣生醫科技推動現況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0
42

行政院於25日~27日召開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BTC),邀集超過200位國內外委員、各界專家領袖與相關部會首長代表共同參與,制定未來的生醫政策大方向。今年BTC大會以「台灣永續力生醫新動能」為主軸,聚焦「優勢延續」、「應用創新」、「永續與調適」三大議題,凝聚產官學研醫農跨域能量,期盼推動生技產業成為台灣前進的驅動力。

圖1. 行政院召開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邀集超過200位國內外委員、各界專家領袖與相關部會首長代表等貴賓共同參與;圖片來源:國科會提供

生技產業結合半導體、AI優勢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出席開幕式時表示,2024年生技產業營業額已經突破7,700億元,BTC肩負台灣生技政策方向定錨之重要任務。在政府與各界的努力之下,並先後推動《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再生醫療法》、《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等重要相關立法通過,持續奠定台灣法規基礎,生醫動能可期。未來將以賴總統「健康台灣」為主軸,善用半導體、AI及台灣地理位置優勢,結合生技醫藥領域發展向前。

BTC會議召集人行政院政委吳誠文表示,政府將持續強化高科技實力,透過串聯各產業供應鏈能量,發展自主創新應用系統,進一步創造內需市場,並深化與國際夥伴的合作,這正是今年BTC的核心目標之一。政府已攜手產業與醫界共同籌設「健康數據服務公司」,透過整合自主技術與數據資源,發展民眾為核心、驅動產業創新的健康數據服務,未來將連結「在宅醫療科技」、「智慧機器人」與「晶創台灣」等政策,擴大應用場域、加速創新落地,帶動健康數據服務產業生態系的發展,促進國內醫藥品研發與國人全齡健康。

2025年BTC大會聚焦討論結合台灣半導體、AI與大數據等科技優勢,加速生醫與農業領域創新應用,提升產業韌性,守護國民健康,形塑台灣永續競爭力。吳誠文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扮演關鍵角色,在地緣政治與貿易關係快速變化之下,帶來挑戰也蘊含新契機,行政院將持續整合跨部會與產業能量,推進各項政策加速落地,並引導民間投資推動生技產業發展,以落實「健康台灣」願景。

生醫晶創

為迎接未來產業科技變革的契機與挑戰,政府提出全程為十年期的「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方案」,全程為十年期,運用台灣半導體晶片製造與封測領先全球的優勢,結合AI等關鍵技術發展創新應用擴散在百工百業,其中一項重點即是帶動生醫與農業的產業創新升級。

生醫晶創的推動重點是將晶片成熟製程擴大到精準健康及智慧農業應用,充分運用台灣成熟製程晶片產能,從基因定序、智慧醫療到農業監測與藥物殘留檢測,展現晶片技術在生技實務應用中的潛力。此外,持續拓展晶片技術在生醫產業的應用場域,截至2025年7月底,已在全台啟動33項生醫與農業的晶片開發案,涵蓋精準健康和智慧農業等層面。針對人民需求著手發展多項臨床及民生應用,如癌症多重基因檢測生物晶片、早期心房顫動檢測晶片、巴金森氏症數位治療、禽舍管理機器人、植物病蟲害檢測晶片系統、農漁畜產品藥物殘留檢測晶片等。

各部會生醫科技推動重點政策

國科會

國科會將結合智慧科技與生醫產業,以AI驅動藥物開發、發展在宅醫療科技推動以服務民眾為核心目標、促進產業創新的健康數據服務。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呂佩融表示,不良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和毒性是藥物開發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針對化合物進行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和毒性(ADMET)的早期評估預測至關重要,若能將AI模型運用及開發導入新藥的前期研發流程,利用AI優化藥物研發,預測藥物的ADMET特性,可以降低開發風險、提升候選藥物成功率。此外,隨著全球委託臨床試驗產業(CRO)快速發展,藉由CRO聯盟串聯台灣CRO能量,建立一套服務的接軌機制,讓臨床前試驗支援環境更加完善,可提升驗證效率、加速藥物開發進程。

圖2.國科會生醫科技推動政策;圖片來源:BTC

經濟部

經濟部方面,則是透過AI驅動生醫產業創新,強化藥品先進製程、跨域系統整合,推動醫材與在宅醫療應用並促進與國際大廠策略聯盟,拓展全球市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副署長鄒宇新指出,經濟部將協助生醫廠商導入藥品先進製程,以連續製程、智慧生產為核心,打造韌性製藥產業,並聚焦系統整合與在宅應用,透過在宅醫療應用場景推廣,擴展智慧照護市場範圍,推升醫材價值。在市場拓展方面,經濟部將促進台灣生醫產業與與國際大廠的策略聯盟,推動CDMO與共同開發,打造MIT醫材國際驗證與市場准入通道。

圖3. 經濟部生醫科技推動政策;圖片來源:BTC

衛福部

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指出,行政院2025年編列50億元的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預算,今年7月已收載癌症新藥3項、擴增給付2項,預估2025年藥費支出約19.86億元、嘉惠約3,100位病友,加上2026年持續編列50億預算,累積將挹注百億預算投入癌症新藥,「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將逐步到位,減輕癌友負擔。

圖4. 衛福部生醫科技推動政策;圖片來源:BTC

在癌症精準醫療政策方面,2024 年5月起給付19種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基因檢測費用,全面對應健保給付的27種標靶藥物、治療10種癌症;並擴大給付微創手術及放射治療等癌症治療技術、加速新藥收載並接軌國際指引。衛福部正在推動癌症治療數位轉型,以FHIR國際標準格式建立全國癌症基因資料庫,NGS檢測結果以FHIR國際標準格式進行跨院所交換,逐步推廣至重大傷病申請、用藥審查及療效追蹤,未來可結合電子病歷,建立真實世界資料庫,作為精準醫療發展的基石。

為建構智慧化在宅醫療生態系,2024年7月1日起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ACAH),截至2025年6月底共801家院所參與,收案照護3,398位病人,讓8.7成民眾可在家或照護機構完成治療。預計將在2026年以4年10億元預算建置跨單位合作的「在宅醫療照護資訊平台」,導入智慧科技,協助醫療與照護服務延伸至居家與社區,減輕醫護負擔,並滿足民眾多元醫療照護需求,同時結合家戶需求拓展市場,帶動台灣生醫產業創新發展。

總結2025年BTC會議所凝聚的共識,將成為政府推動生技產業政策的重要方向。吳誠文表示,近年台灣在體育方面導入科技後展現亮眼佳績,生技、醫療與科技產業亦可透過整合,從MIT(Made in Taiwan)走向CIT(Created in Taiwan),落實台灣產業創新。政府以科技連結社會需求,通力合作發展AI半導體技術、生技研發、農業的應用,並善盡資料治理責任,逐步完善法制;同時持續推動FHIR等資料交換標準,完善分級醫療數位化,推進在宅醫療與健康促進;加速藥品、醫材審查認證與應用,優先照顧國人並推進國際市場;引導民間資金投入台灣生醫產業發展基金;發揮台灣創新的能力,確保創新可以照顧國人健康,讓台灣更為繁榮、醫療體系更為健全。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2025年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智權報387期文章列表

李淑蓮 2025年美國創新面貌報告:Bayh-Dole法案四十五年後的挑戰與啟示
李淑蓮 日本經驗 — 企業成長的戰略:無形資產揭露與投資人對話的新時代
郭廷濠 糖尿病治療藥物西他列汀之先占及顯而易見性探討(上):Mylan Pharmaceuticals Inc. v.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Fed. Cir. 2022)
邱英武 民事確認訴訟中可否主張移轉專利權登記給真正權利人?
李淑蓮 統一專利法院PMAC公開徵選國際調解員、仲裁員與專家決定人  不限國籍、誠徵全球專業人士
許慈真 如何保障受刑人通訊隱私及其著作權?淺析新加坡Syed Suhail bin一案判決
楊智傑 歐盟提起的SEP禁訴令爭端落幕:WTO仲裁裁定中國禁訴令違反《TRIPS協定》
黃蘭閔 USPTO開始排查錯誤微實體及小實體聲明案件
陳秉訓 以實例說明,台應參酌「物品專利所生產之物」計算專利侵權損害賠償
葉雪美 2025年歐盟設計新穎性優惠期範圍與適用定調 - 1:新穎性優惠期與介紹Case- T 6624無效申請案判決裁定
吳碧娥 從政策看2025年台灣生醫科技推動現況
吳碧娥 《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 展出亮點:台灣大學團隊

[print_link]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