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应用拉抬 先进封装需求水涨船高
随着AI与高效能运算(HPC)的快速发展,半导体业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机。过去依赖传统摩尔定律推进的芯片效能增长,逐步逼近物理与经济极限。如何在有限的面积内实现更高密度的晶体管、更快的讯号传输,以及更有效的能量管理?答案正逐渐聚焦于「先进封装(Advanced Packaging)」技术。面对全球对高效能AI芯片的需求持续升温,先进封装在AI芯片制造中扮演关键角色。
EPO数位转型再推进:MyEPO服务新增彩色图稿与灵活档案递交选项
欧洲专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在其《2028战略计划》持续推动下,于9月8日宣布将自2025年10月1日起为MyEPO服务增添两项重要功能。这些新措施不仅呼应用户需求,更代表EPO逐步迈向2026年全面采用DOCX格式的里程碑,涵盖专利授权流程的完整数字化。
Jollibee荣登菲律宾首件「著名商标」 IPOPHL启动高保护制度写下新页
菲律宾智慧财产局(IPOPHL)于2025年8月29日正式宣布,将本土国民快餐品牌Jollibee[1]的标志 (logo mark) 与完整形像 (full image,类似立体商标) 列为全国首批正式注册的「著名商标」,象征菲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入全新阶段。此项宣告根据《著名商标声明与登录规则》进行,该规则自2025年起正式生效,旨在为具有高度市场识别力的商标提供更严格的保护机制。
欧盟提起的SEP禁诉令争端落幕:WTO仲裁裁定中国禁诉令违反《TRIPS协议》
近五年来,手机通讯标准必要专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 SEP)的诉讼若在中国法院提起,法院会核发禁诉令,不准当事人在他国法案提起诉讼,避免与其认定有所矛盾。欧盟(EU)认为中国法院这种作法违反WTO下的《TRIPS协议》(Agreement on Trade 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全称为《与贸易有关之知识产权协议》),请求WTO进行仲裁(WTO DS611案)。原本第一阶段的DSB专家小组报告对中国方有利,但经上诉后,2025年7月仲裁庭推翻专家小组报告,认为中国法院的禁诉令(anti-s...
统一专利法院PMAC公开征选国际调解员、仲裁员与专家决定人 不限国籍、诚征全球专业人士
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nified Patent Court, UPC) 8月19日公布,其辖下的专利调解与仲裁中心(Patent Mediation and Arbitration Centre, PMAC)现正公开征选调解员、仲裁员及专家决定人,邀请全球具备专业资格的法律与技术专业人士提出申请。此次遴选不限国籍,旨在筹组一支国际化的专家名单,为中心预计于2026年初全面投入运作做好准备。
USPTO开始排查错误微实体及小实体声明案件
再次提醒:USPTO (美国专利商标局) 已开始调查虚假微实体及小实体缴费,递交小实体或微实体声明、缴交优惠规费前,务请仔细研究法规定义,预做合理的事实查核,并保留完整判断记录,心存侥幸可能终须面对严重后果。
如何保障受刑人通讯隐私及其版权?浅析新加坡Syed Suhail bin一案判决
受刑人是否与一般公民同样就其通讯享有隐私与版权保护?本篇介绍新加坡上诉法院(Court of Appeal,下称法院)针对此一议题所为之判决。
本案源自于Syed Suhail bin Syed Zin等13名关押在樟宜监狱之受刑人(后称上诉人),指控新加坡总检察署(Attorney-General’s Chambers, AGC)与新加坡监狱署(Singapore Prison Services, SPS)违反民法赋予之保密权(right to confidentiality)并侵害其版权。所涉及之个人通讯内容包括四大类:(1)寄给公共机构或政府机关之书信;(2)与新加坡律师公会(...
以实例说明,台应参酌「物品专利所生产之物」计算专利侵权损害赔偿
物品专利权人可根据台《专利法》第58条主张「他人未经同意而使用该物之行为」属专利侵权行为,但如何依同法第96条请求损害赔偿?而能否以专利物品所生产的产品来计算?值得讨论。本文将先以《台湾地区高等法院高雄分院2003年度上字第25号民事判决》(25案)为例,来说明目前台湾地区司法实务上的问题,再透过2则美国判决来建议台法院应如何参酌侵权人实施其物品专利所生产之物,计算专利侵权损害赔偿。
25案之问题
25案系争专利为新型专利证书号第105185号「壁纸包含发泡材料于浪板内层之浪板制造机结构」。该制造机生产含隔热材料之多层式浪板,为建筑业界所采用之简单架构式构筑材料。该浪板以数个金属面层板...
AI与区块链专利审查迎来重大变革:印度释出《2025年计算机相关发明指引》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印度知识产权局(IP India)于2025年7月29日正式发布《2025年计算机相关发明审查指引》(Guidelines for Examination of Computer Related Inventions, CRIs)(下称《指引》)[1]。这份文件不仅标志着印度专利体系迎来关键改革,也为全球关注AI、区块链、云端与量子运算等高科技专利议题的企业与法律界提供了重要参考。
标准必要专利的授权层级之争:从ETSI IPR政策谈起 — 评析 Continental v. Avanci 案并回顾 FTC v. Qualcomm 判决
在 2020 年的 Continental v. Avanci 一案中,核心争议围绕在一个重要问题:标准必要专利(SEP)持有人是否有权选择在产业价值链的哪一层进行授权,而不违反其对 ETSI 所做出的 FRAND(公平、合理且不歧视)承诺。本文从 ETSI IPR 政策的历史与内容切入,分析该政策在授权对象的层级上是否具有明确规范,并探讨业界与法院对「License to All」主张的不同解释。最后,本文也将简要回顾美国法院在 FTC v. Qualcomm 案及本案中的相关判决与见解,以提供更完整的评析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