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C Cellect案判決料將影響美國延續案申請策略
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簡稱CAFC)Cellect案已於日前宣判 。本案曾有多個組織提交法庭之友意見(brief of amicus curiae),包括數個生技製藥類協會、廠商,立場各異,而CAFC合議庭三名承審法官最後全員肯認PTAB見解。部分報導評析指出,若本案判決結果未於後續程序翻案,對習用延續案(continuing application)模式申請同族專利的申請人可能有較大影響,宜密切關注本案有無後續進展,並審慎考慮如何處理相關案件。
背景說明
顯微影像解決方案供應商Cellect LL...
商標商品服務名稱修訂
北美智權報304期《IP小辭典》申請商標指定商品及服務策略一文曾經介紹過在申請商標註冊過程中,該如何就所申請的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服務名稱。要注意的是,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服務名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變遷,老舊技術、服務、產品的淍零,新技術、產品、服務的崛起,WIPO都會針對商品及服務的國際分類適時作出修正。「商品與服務國際(尼斯)分類」第12-2023版 (Nice Classification, 12th Edition–Version 2023) 已於2023年1月1日正式生效。為了配合(尼斯)分類第12版修正,智慧局TIPO也祭出了相關因應措施。
為了因應「商品與服務...
違反商標和解協議導致要賠償子公司所獲利益?美國第四巡迴法院Dewberry Engineers Inc. v. Dewberry Group, Inc.案
若先前曾經對商標之使用達成和解,約定彼此使用的界線,事後再違反和解契約,可能會被認為具有惡意,導致更高額的損害賠償金。2023年8月9日,美國第四巡迴法院作出Dewberry Engineers Inc. v. Dewberry Group, Inc.案判決,認為被告違反雙方之前的和解協議,故存在惡意,須將自己和附屬事業的所獲利益,都拿出來賠償。
二公司都使用Dewberry商標並於2007年曾簽署保密協議
原告是設於北維吉尼亞州,提供房地產服務的Dewberry Engineers公司(以下簡稱Engineers公司)。被告則是設於喬治亞州亞特蘭大,提供房地產服務的Dewberry ...
專利授權
專利權人申請專利之後,可以自行利用專利製成商品獲利,也可以將專利授權予他人;或是除了自己製作之外,也可同時授權出去。專利授權的優點是容易將專利產品普及化,且專利權人本身並不用負擔太多的成本,隨著專利商品化的同時,專利權人仍然能持續獲利。因此除了自製之外,將專利授權也是專利權人可以善用的一種選擇。
專利權授權是指專利權人將專利授權他人實施,而授權內容可能包括製造、販賣、進口、使用或者是其中的部分,視個別的契約內容而定。授權基本上是讓被授權人處於一個可以使用專利內容而不被專利權人起訴的地位,而專利權人仍保有原本的權利。
授權是一種很常見的智慧財產權利用方式。授權(license)與...
線上平台蓄意視而不見輔助商家銷售仿冒商品? 美國第九巡迴法院2023年YYGM SA v. Redbubble案
商家在線上平台銷售仿冒品時,線上平台是否要負輔助侵權責任?2023年7月美國第九巡迴法院作出YYGM SA v. Redbubble案判決,採取第二巡迴法院2010年Tiffany (NJ) Inc. v. eBay Inc.案的標準,不應課予平台太高的主動發現義務。不過,其認為對於仿冒的認定,只須著重在商標圖樣的高度近似,產品款式則不須要高度近似。
原告商標與被告Redbubble平台
原告Y.Y.G.M. SA公司,擁有Brandy Melville這個品牌,製造銷售衣服、居家用品等產品。其擁有的商標,包括Brandy Melville心形商標,以及LA閃電商標。心形商標是在Bra...
美國最高法院為商標侵權境外效力劃界線: 2023年Abitron Austria GmbH v. Hetronic Int’l, Inc.案
美國最高法院1952年曾判決,在某些情況下,美國商標法可以管到境外的侵權行為。此後,下級法院分別發展出不同標準。2021年美國第十巡迴法院判決,被告在歐洲的商標侵權須賠償美國原告約9600萬美元。被告上訴後,2023年6月29日,美國最高法院對作出Abitron Austria GmbH v. Hetronic Int'l, Inc.案判決,認為下級法院發展出來的標準不妥當,應該以「美國境內商業上的侵權使用」作為判斷基準,決定是否適用美國商標法。
1952年的Steele v. Bulova Watch Co.案
美國最高法院在1952年的Steele v. Bulova Watch ...
科技公司必須要注意的三種竊取營業秘密行為:台灣案例
台灣營業秘密法自2013年起導入刑事責任。同法第13條之1規定侵害營業秘密罪;第13條之2乃加重處罰「意圖」在境外使用受侵害營業秘密之行為;第13條之4則規定法人、被代理人、與雇用人之連帶責任。
營業秘密法意在制裁四類犯行:(1)「以竊取、侵占、詐術、脅迫、擅自重製或其他不正方法而取得營業秘密,或取得後進而使用、洩漏者」;(2)「知悉或持有營業秘密,未經授權或逾越授權範圍而重製、使用或洩漏該營業秘密者」;(3)「持有營業秘密,經營業秘密所有人告知應刪除、銷毀後,不為刪除、銷毀或隱匿該營業秘密者」;(4)「明知他人知悉或持有之營業秘密有前三款所定情形,而取得、使用或洩漏者」。
本文在...
2023美國聯邦最高法院Jack Daniel v VIP案判決: 嘲諷(parody)並非商標侵害的免死金牌
2023年6月8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Jack Daniel v. VIP一案判決終於出爐,針對商標侵害、Rogers測試以及合理使用之適用關係表示意見。然而,本案是否構成侵權,仍待下級法院重新審理加以認定。
本案初審被告Jack Daniel's Properties, Inc.(以下簡稱JDPL)曾於2020年請求聯邦最高法院簽發調卷令以繼續審理,最高法院隨後於2021年駁回請願,案件發回地區法院重審。
地區法院改為有利初審原告VIP Products, LLC(以下簡稱VIP)之簡易判決,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予以維持,JDPL因而於2022年8月再度請求續審。這一回,最高法...
專利屬地主義的突破:日本智財高院對跨境線上軟體服務侵權做出重要判決
日本智財高院大合議庭於2023年5月26日作出重要判決,明確地突破了專利侵權屬地主義的限制。該案被告所提供的是跨境線上軟體服務,而法院要問的問題是:被告的系統有一部分不在日本而在美國,是否屬於日本境內的專利實施?最後智財高院認為,該系統的主要使用在日本,儘管系統部分元件在外國,無礙於構成在日本的專利侵權。
線上軟體服務跨境提供
在網路數位時代,越來越多的科技屬於「線上軟體服務」科技(Software as a Service,簡稱SaaS),其是一種軟體交付模式,在這種交付模式中,軟體僅需通過網路,不須經過傳統的安裝步驟即可使用,軟體及其相關的資料集中代管於雲端服務。
日本與所有...
場地出租人商標輔助侵權責任之認定:聯邦第十一巡迴上訴法院 2019年Luxottica Group., S.P.A. v. Airport Mini Mall, LLC案
義大利Luxottica公司為Ray-Ban及Oakley等精品眼鏡的商標權人,Ray-Ban眼鏡通常零售價是每副140到220元美元。但在美國喬治亞州College Park市的Old National Village購物中心,有些攤商賣起Luxottica眼鏡的仿冒品,每副售價只要15或20美元。Luxottica以購物中心的出租人及經營者為被告,向聯邦地區提起訴訟,主張被告應負商標輔助侵害責任。審理後,法院認定輔助侵權責任成立,並判賠190萬美元。被告不服,遂向聯邦第11巡迴上訴法院提起上訴…
商標輔助侵權責任及其要件
所謂「輔助侵權責任」為間接侵權的一種類型,源自普通法上的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