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組成物成為101核駁的下一個獵物,CAFC試圖撥亂反正?2025年USS v. ITC案
在2014年Alice一案判決出爐之後,使Mayo一案的專利適格性問題延伸到了軟體領域,使許多電腦軟體及商業方法專利因為涉及抽象概念,而難以通過審查。美國專利法101條的擴張,導致了更多不確定性,而在2025年2月USS v. ITC案中,甚至連組成物材料的專利也受到了101的挑戰,引發各界關注。
案件背景
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於2月13日公布了US Synthetic Corp.(USS)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結果:USS在專利訴訟中取得重大勝利,CAFC推翻了ITC先前的一項裁決,該裁決曾認定US Synthetic的專利主張不符合美國專利法第35編第101條...
巨環內酯類抗生素藥物之顯而易見性探討:Insite Vision v. Sandoz 案
西元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教授發現了具有乙內醯胺構造的青黴素 (Penicillin) 後,人類開始廣泛使用抗生素藥物來治療感染症,其中,包含了具有12至20個碳原子之巨大環構造的巨環內酯類抗生素藥物 (Macrolides)。
雖然,在臨床上常見使用抗生素來治療感染症,但在美國藥物專利訴訟中,涉及抗生素藥物之判決卻較少見。因此,本文擬藉由與抗生素相關的美國判決Insite Vision Inc. v. Sandoz, Inc. (Fed. Cir. 2015) 來探討關於巨環內酯類抗生素藥物之顯而易見性議題。
案件背景
本案被告山德士(Sandoz)學名藥廠因為向美國食品...
法律資料涉及AI訓練資料庫之首件著作權侵權判決出爐:淺析Thomson Reuters v. Ross一案
針對法律資料庫巨擘Thomson Reuters與競爭對手Ross Intelligence自2020年掀起之侵權爭議,德拉瓦州聯邦地院終於定調,Ross構成著作權侵害且不符合理使用。
本案原告Thomson Reuters擁有知名法律研究平台Westlaw,為使用者提供判例法、州及聯邦法規、期刊論文、專論等法律資料。Thomson Reuters指控Ross Intelligence抄襲Westlaw資料庫提供之裁判要點(headnotes),Ross則質疑該資料庫中之要點及其法律分類系統「Key Number System」是否受法律保護,並主張合理使用。負責審理本案之Bibas...
再論美國專利訴訟中聯邦地方法院的特定性管轄權與四件國外案例分享
在美國專利訴訟中,實體法議題常為焦點,例如顯而易見性(obviousness)、專利適格性(patent-eligibility)等,但程序法問題亦應注意,例如聯邦地方法院的「對人管轄權」(personal jurisdiction),其涉及外國籍被告能否受地方法院的審判。本文旨在介紹「對人管轄權」中的「特定管轄權」(specific jurisdiction)的概念與分享四件國外案例。該等案例可供台灣廠商參考,以決定是否向法院聲請以無管轄權為理由而裁定駁回起訴,並進而選擇被告友善的地方法院來進行訴訟。
特定性管轄權
根據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
商標被撤銷,是因為申請了專利?2025年美國CeramTec案
商標的核心功能為辨識商品或服務的來源,防止消費者混淆誤認。由於商標權可不斷展延,不像專利最多只有20年的有效期間,因此若一個功能性設計被註冊為商標,就意味著賦予了商標權人對該功能的永久性壟斷。這會阻礙其他競爭者利用已屬於公領域的技術進入市場,而這將會阻礙創新,最終損害消費者利益,因此各國皆不允許將功能性特徵被拿來申請商標。
案件背景:獨特的粉紅色材料
在1990年代,德國技術陶瓷公司CeramTec GmbH研發出一種新的材料,也就是氧化鋯增韌氧化鋁(zirconia-toughened alumina, ZTA)。並在此陶瓷材料中添加少量氧化鉻以改善性能,並在1998年獲得此技術的美國專...
乙內醯胺類抗生素藥物之顯而易見性探討:Merck Sharp & Dohme Corp. v. Hospira, Inc.(Fed. Cir. 2017)
在臨床上經常使用抗生素來治療感染症,但在美國藥物專利訴訟中,涉及抗生素藥物之判決卻較少見。因此,本文擬藉由與抗生素藥物相關的美國判決Merck Sharp & Dohme Corp. v. Hospira, Inc. (Fed. Cir. 2017) 來探討關於乙內醯胺類抗生素藥物之顯而易見性議題。
西元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 (Alexander Fleming) 教授在倫敦聖馬利亞醫院 (St Mary's Hospital London) 的實驗室中觀察到黴菌對葡萄球菌具有裂解作用 (lysis) ,經過進一步的黴菌培養後,弗萊明教授發現了可以對抗細菌的物質,因為...
2024 年全球非專利實施實體(NPE)訴訟趨勢分析
近年來,全球專利訴訟的趨勢持續變化,尤其是非專利實施實體(Non-Practicing Entities, NPEs) 的活動模式更是備受關注。這類實體企業擁有專利但不直接生產或銷售產品,而是透過授權或訴訟來獲利,因此,它們的行為不僅影響企業的專利管理策略,也對司法體系、技術發展與市場競爭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NPE 訴訟的全球趨勢與區域分布
根據 Clarivate 2024 年全球 NPE 訴訟報告 (下稱《報告》)的數據,NPE訴訟在過去十年間呈現多樣的發展趨勢。從2012年至2019年,全球NPE訴訟案件數量逐步下降,這主要受到美國專利改革的影響。然而,自2020年起,訴訟數量開...
圖書館裡的秘密:從Internet Archive數位圖書館訴訟看「免費借閱」的合理使用問題
在COVID-19疫情期間,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 IA)大規模開放借閱電子書之舉動曾獲得不少掌聲,但也引來出版商反彈。歷經兩審後,IA之合理使用主張仍以敗訴收場。
本案上訴人網際網路檔案館(IA)為著名的數位圖書館及開放書籍聯盟(Open Book Alliance)成員之一,免費提供網頁、新聞、影音、圖像、書籍、軟體程式等資料;其原本按自有實體書之數量出借數位副本,即「持有一份出借一份」(one-to-one owned-to-loaned)。2018年開放圖書館計畫(Open Libraries Project)則納入合作圖書館之實體書,改按總計數量...
談進步性判斷的技術認知差異: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聲再字第602號裁定
「進步性」乃專利法第22條第2項所規定的可專利要件。不過,進步性之判斷涉及引證案的理解與數件引證案的資訊能否組合的問題,乃屬技術性質的主觀認定。本文以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聲再字第602號裁定(裁判日為2023年9月21日)所涉及的專利申請案為例。該案值得注意者為,專利申請人因不服智財法院維持智財局核駁處分而上訴至最高行政法院,而雖仍遭駁回上訴,但其卻繼續申請數次再審而仍遭駁回。該案申請人的再審聲請顯示其對系爭發明之重視,但其未能取得專利之原因值得討論,而有實務上意義。
系爭發明
本申請案之發明乃利用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頻)RFID,即超高頻無線射頻辨...
2024年歐洲十大專利案件回顧
2024年對於全球專利領域而言是充滿變革與挑戰的一年,尤其是歐盟單一專利法院(Unified Patent Court,UPC)的崛起,成為專利訴訟的新戰場。這一年中,UPC不僅通過多項裁決建立了自己的判例法,還與各國法院共同塑造了專利法的未來。德國知名歐洲專利報導線上媒體JUVE Patent於2024年12月回顧了2024年歐洲十大專利案件,並分析其對專利法的影響及未來趨勢,本文為其摘要介紹。
Panasonic vs Oppo:FRAND裁決的歷史性意義
儘管Panasonic與Oppo已達成和解,曼海姆地方法院(Mannheim)仍作出了UPC首個FRAND(公平、合理和非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