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亮點計畫」兩年投入6,000萬元,展現研發創新與永續實踐成果

0
國立東華大學於4月16日在行政大樓1樓大廳舉辦「亮點計畫成果暨執行海報展」開幕式,展示各類型亮點計畫2024年成果與2025年預計執行項目,並正式揭開「亮點計畫」一系列研發創新與永續實踐成果的序幕。 本活動吸引眾多師長與計畫合作夥伴的熱情參與,現場交流氣氛熱烈,充分展現東華大學在學術研究、永續發展與技術應用等多元領域的卓越成就,東華大學校長徐輝明親自出席並為開幕式致歡迎詞。徐輝明表示,東華大學積極推動「亮點計畫」,不僅鞏固校內學術與研究的核心優勢,更透過跨領域整合與產業合作,展現面對未來挑戰的前瞻視野與實踐能力。徐輝明特別感謝所有參與單位與計畫團隊的投入與努力,使本次展覽能夠精彩呈現...

台灣能源公平調查結果發布:呼籲能源公平分配、成立氣候/社會衝擊基金

0
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辦理淨零公正轉型利害關係人辨識研究,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首次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台灣發展研究學會共同進行「台灣能源公平調查」,探究經濟弱勢家庭在能源支出、能源效率與成本負擔問題,以掌握社經弱勢者問題結構特性,作為建立基於實證調查之能源公平政策建議。調查結果發現,社經弱勢群體容易陷入結構性能源貧窮,能源價格變動將經濟弱勢族群有相當大影響。 調查重要發現:社經弱勢群體容易陷入結構性能源貧窮 調查結果顯示,在「經濟收入_積欠能源費用」的情形上,受訪者經常遲繳、總是遲繳,甚至因而導致被斷水、斷電或斷瓦斯者接近兩成(18.84%)。超過六成受訪者的冷氣使用費用情形是勉強或...

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示,環境部新發布兩項管理辦法

0
為鼓勵並管理產品碳足跡計算及標示,環境部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於3/19發布「自願性產品碳足跡核定標示及管理辦法」及修正「溫室氣體認證機構及查驗機構管理辦法」部分條文,讓產品製造、輸入或販賣業者從產品製程及供應鏈掌握碳排放量並有一致性計算及揭露,提供民眾消費參考,進而帶動產品綠色設計及低碳生產,促進溫室氣體減量。 環境部表示,台灣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示行之有年,目前市面上有效碳足跡標籤636件,以日常生活所使用各種產品為主,包括食品、食用油、飲料、清潔用品,也有包括交通運輸服務類等。112年「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布施行,其中第37條第2項將自願性產品碳足跡申請核定、查驗及標示等納入規...

成大舉辦「2025東南亞及台灣大學校長論壇大會」,聚焦高等教育的永續治理

0
國立成功大學主辦的「2025 台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Presidents' Forum of Southeast Asia and Taiwan Universities,簡稱 SATU Presidents' Forum) 3 月 12 日至 13 日隆重登場,共計 8 國 65 所大學校長及代表出席,主題為「大學永續治理」,強調在面對全球前所未見的變革與挑戰之際,大學在培養未來領導者和推動社會發展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台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主席、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於12日的開幕致詞中,多次強調高等教育機構的共同使命。沈孟儒指出,合作與智慧分享對於解決當前迫切之問...

歐盟ESG規範鬆綁,80%企業可能免除報導要求

0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後,發布了包括退出巴黎協定、終止聯邦政府多元平等共融(DEI)政策等一系列「反ESG」的行政命令,其主要訴求在於擔憂美國全球領導地位及產業競爭力流失。在海洋另一端向來更為擁護環境、人權與社會正義的歐洲大陸,歐盟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近日亦推動一系列措施,旨在重新檢討、鬆綁或延遲生效近幾年更加嚴格的ESG相關規範,以鞏固歐盟境內企業的競爭力。 歐盟ESG揭露規範鬆綁 此波受到檢討的ESG規範,包括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

環境部擴大碳盤查登錄對象,採取「三不一沒有」

0
碳盤查是減碳的基本功,環境部2024年底公布提高2030年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同時,也宣布將擴大盤查,從原本能源、製造部門擴大到住商及運輸部門,結合各項輔導措施及深度節能,加速加大減碳力道。環境部正式公告「事業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並於今(4)日上路。自2026年起,包括用電量高、用油或其他化石燃料多之服務業、運輸業、醫療院所、大專校院及中小型製造業等,應於每年4月30日前完成前一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環境部強調,擴大盤查目的是加大各部門減碳行動力,採「三不一沒有」:不會麻煩、不用委外、不須查驗、沒有要收碳費。 公告新增盤查登錄對象 環境部表示,本次推動擴大盤查對...

智財連結ESG已為全球趨勢 企業如何應對與布局?

0
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下,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IP)與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的關聯性日益緊密。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美國、歐盟及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皆已將智財政策與ESG目標結合,以促進綠色創新與企業社會責任。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智慧局) 局長廖承威日前出席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之「2025年度TIPS頒證暨智財管理連結ESG專題講座」,以「智財助攻ESG 再創競爭優勢」為題,分享智慧局因應國際永續發展趨勢於我國推行相關政策,像是智慧局網站淨零排放智財專區、綠色商標、...

WIPO:永續發展和數位化兩大趨勢驅動,交通運輸專利成長快速

0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一份新報告顯示,全球交通領域的創新正日益集中於更加環保的未來技術,如空中計程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和自動駕駛貨船等,其中九成專利申請來自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和德國;交通運數專利集中在陸地交通領域,主要專利擁有者為日本、德國和美國企業,其中豐田汽車遙遙領先。 根據WIPO發布的最新趨勢報告:《WIPO技術趨勢:交通運輸的未來》,從2000年以來已公佈專利中,高達110多萬項與未來交通運輸有關的發明,以及和永續性和數位化大趨勢有關的技術,如綠色燃料和智慧互聯交通運輸系統。 2023年交通運輸領域已公佈專利的複合年成長率為11%,相比之下,傳統交通運輸領...

林下經濟產值逾1.5億元,農林共生為地方特色產業創新商機

0
為守護森林生態並活絡山村經濟,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2019年起積極推動「林下經濟」政策,在維繫森林生態與森林覆蓋度的前題下,陸續開放段木香菇及木耳、森林蜂產品、台灣金線連、台灣山茶、馬藍及天仙果等品項,活絡山村部落綠色經濟效益,合計產值逾1.5億元。林業保育署近日宣布再新增竹笙(Phallus indusiatus)、絞股藍(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台灣白及(Bletilla formosana (Hayata) Schltr.)為林下經濟新增品項,並於台灣山茶品項下新增諸羅品系,將為台灣帶來更多優質的林下產品。 新品項多元化 利...

接軌COP29邁向COP30,高市府辦《南方淨零倡議行動論壇 X 淨零解決方案展覽》

0
高市府環保局於2月20及2月21日於淨零學院舉辦《COP29到COP30:南方淨零倡議行動論壇X淨零解決方案展覽》,高雄市長陳其邁致詞時強調,高雄市碳排放量佔全國五分之一,負擔沉重,但若能協助產業轉型,減碳潛力也是最大,期許透過這次產官學齊聚一堂的機會,討論更多減碳方案與執行細節。 高市府淨零學院於這兩天舉辦的《COP29到COP30:南方淨零倡議行動論壇X淨零解決方案展覽》邀請了市長陳其邁市長、日月光行政長汪渡村、賴瑞隆委員、以及中鋼、中油、永豐餘…等產官學代表,齊聚一堂,透過「國際趨勢、綠色金融、多元綠能、循環經濟、新興淨零科技」等五大倡議的討論與技術展覽,向外界展現高雄近年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