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智高法院大合議庭裁定:豐胸用組成物專利侵權案,醫療行為與產業利用性新詮釋 — 2025年東海醫科株式會社訴Y醫師案
日本智慧財產高等法院(裁判長:本多知成)大合議庭於2025年3月19日作成劃時代判決,針對兩大爭議明確表態:首先,使用人體提取物(血液)作為原料製備、最終將回輸人體之組合物發明,具備《專利法》第29條 (文中所指為日本專利法,下同) 所要求之產業實用性;其次,醫師為實施豐胸手術而調配該組合物之行為,因不符合《專利法》第69條第3項「醫師調劑免責條款」,應負專利侵權責任。
案情背景與審理歷程
原告東海醫科株式會社(TI)於2013年取得一項豐胸用組合物專利 (專利號第5186050號),其技術特徵包含「自體血漿」、「鹼性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b-FGF)」及「脂肪乳劑」三項核心成分。202...
德國慕尼黑法院槓上EC 正式確立FRAND抗辯「擔保金鐵則」
德國慕尼黑高等地方法院於3月20日對VoiceAge EVS訴HMD案(6 U 3824/22 Kart)作出判決,無視歐盟執委會(EC)先前提出的法律意見,正式確立「擔保金優先於FRAND合理性審查」的裁判框架。此裁決意味著:未來SEP實施者若未按專利權人最終報價提供足額擔保,將直接喪失FRAND抗辯資格,無需進入權利金合理性審查階段。法院同時批准HMD就FRAND爭點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為歐盟法院(ECJ)介入埋下伏筆。
案件背景:從《華為訴中興》到德國法院的分歧
2015年,歐盟法院(CJEU)在 Huawei v ZTE 案中確立了標準必要專利(SEP)授權的平衡框架,要求SE...
乙內醯胺類抗生素藥物之顯而易見性探討:Merck Sharp & Dohme Corp. v. Hospira, Inc.(Fed. Cir. 2017)
在臨床上經常使用抗生素來治療感染症,但在美國藥物專利訴訟中,涉及抗生素藥物之判決卻較少見。因此,本文擬藉由與抗生素藥物相關的美國判決Merck Sharp & Dohme Corp. v. Hospira, Inc. (Fed. Cir. 2017) 來探討關於乙內醯胺類抗生素藥物之顯而易見性議題。
西元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 (Alexander Fleming) 教授在倫敦聖馬利亞醫院 (St Mary's Hospital London) 的實驗室中觀察到黴菌對葡萄球菌具有裂解作用 (lysis) ,經過進一步的黴菌培養後,弗萊明教授發現了可以對抗細菌的物質,因為...
商標的專屬授權人可以單獨提起侵權訴訟嗎?
商業競爭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是優質產品、快速到貨、價格便宜…等等,都是方法之一。但在競爭過程中,請務必尊重他人的智慧財產權,商標權也是智慧財產權之一,不要以貪小便宜而直接掛上他人已經註冊之商標權,最終恐會得不償失。
談到茶磚,讀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普洱茶,但是讀者知道緊壓茶或是壓製茶嗎?茶磚就是緊壓茶的一種;顧名思義,就是將茶葉緊實壓製成一定形狀,可以是圓形、長方形,甚至是圓球形。台灣也有緊壓茶,就是客家人的酸柑茶,它的外型會因為虎頭柑的大小不同而有不同,不像普洱茶大都是圓形。簡單的說,傳統酸柑茶是將虎頭柑的果肉取出和茶葉打碎混合後,再將混合物塞回虎頭柑中,經過九蒸九曬,成為客家人家中必備...
再論美國專利訴訟中聯邦地方法院的特定性管轄權與四件國外案例分享
在美國專利訴訟中,實體法議題常為焦點,例如顯而易見性(obviousness)、專利適格性(patent-eligibility)等,但程序法問題亦應注意,例如聯邦地方法院的「對人管轄權」(personal jurisdiction),其涉及外國籍被告能否受地方法院的審判。本文旨在介紹「對人管轄權」中的「特定管轄權」(specific jurisdiction)的概念與分享四件國外案例。該等案例可供台灣廠商參考,以決定是否向法院聲請以無管轄權為理由而裁定駁回起訴,並進而選擇被告友善的地方法院來進行訴訟。
特定性管轄權
根據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
談美國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兩類「所失利益」計算法及給予台灣司法建議
美國《專利法》第284條(35 U.S.C. § 284)規定「當裁定對原告有利時,法院應核予原告適當的損害賠償以補償所受之侵權,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低於侵權人為了發明的使用所付之合理權利金,並加上法院所定之利率與成本」。其中一種損害賠償計算方法是「所失利益(lost profits)法」,此相當於台灣《專利法》第97條損害賠償條文中之第1項第1款之「具體損害法」與「差額說」。本文意在介紹Panduit測試法與「若非」(but-for)測試法這兩種類型的美國所失利益法。
Panduit測試法
關於美國的「所失利益法」,國內文獻多提到的核心判決是1978年美國聯邦第六巡迴上訴法院(Uni...
2024 年全球非專利實施實體(NPE)訴訟趨勢分析
近年來,全球專利訴訟的趨勢持續變化,尤其是非專利實施實體(Non-Practicing Entities, NPEs) 的活動模式更是備受關注。這類實體企業擁有專利但不直接生產或銷售產品,而是透過授權或訴訟來獲利,因此,它們的行為不僅影響企業的專利管理策略,也對司法體系、技術發展與市場競爭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NPE 訴訟的全球趨勢與區域分布
根據 Clarivate 2024 年全球 NPE 訴訟報告 (下稱《報告》)的數據,NPE訴訟在過去十年間呈現多樣的發展趨勢。從2012年至2019年,全球NPE訴訟案件數量逐步下降,這主要受到美國專利改革的影響。然而,自2020年起,訴訟數量開...
產品規格書與使用手冊可以替代實體物作為侵權鑑定基礎嗎?
水面下大型機具產品專利侵權鑑定分析,可以僅以產品規格書以及使用手冊替代實體物。之所以如此,係因架設於水面下之大型機具,依實際狀況難以實物鑑定而予以放寬。
案例背景
A公司是一家大型機具的製造與施作的公司,產品多是提供公用事業單位使用,例如水力、核定發電廠所用的「迴轉式攔污柵」即為一例。
何謂迴轉式攔污柵,即該產品的攔污功能是透過環狀的篩網來達成。環狀篩網是由固定在迴轉式攔污柵兩側鏈條上相當數目的單一篩網組成。當水流通過篩網,將污物截留在篩網上,篩網前後的水位差將慢慢增加,經過相當時間,當篩網前後的水位差到達預先設定值,自動系統便驅動鏈條來轉動篩網,將篩網上附著的污物帶離水面,並在...
圖書館裡的秘密:從Internet Archive數位圖書館訴訟看「免費借閱」的合理使用問題
在COVID-19疫情期間,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 IA)大規模開放借閱電子書之舉動曾獲得不少掌聲,但也引來出版商反彈。歷經兩審後,IA之合理使用主張仍以敗訴收場。
本案上訴人網際網路檔案館(IA)為著名的數位圖書館及開放書籍聯盟(Open Book Alliance)成員之一,免費提供網頁、新聞、影音、圖像、書籍、軟體程式等資料;其原本按自有實體書之數量出借數位副本,即「持有一份出借一份」(one-to-one owned-to-loaned)。2018年開放圖書館計畫(Open Libraries Project)則納入合作圖書館之實體書,改按總計數量...
2024年歐洲十大專利案件回顧
2024年對於全球專利領域而言是充滿變革與挑戰的一年,尤其是歐盟單一專利法院(Unified Patent Court,UPC)的崛起,成為專利訴訟的新戰場。這一年中,UPC不僅通過多項裁決建立了自己的判例法,還與各國法院共同塑造了專利法的未來。德國知名歐洲專利報導線上媒體JUVE Patent於2024年12月回顧了2024年歐洲十大專利案件,並分析其對專利法的影響及未來趨勢,本文為其摘要介紹。
Panasonic vs Oppo:FRAND裁決的歷史性意義
儘管Panasonic與Oppo已達成和解,曼海姆地方法院(Mannheim)仍作出了UPC首個FRAND(公平、合理和非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