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翻轉建築教學,淡江建築系打造智慧永續設計新局
當AI融入教學成為校園顯學,淡江大學建築學系日前舉辦為期4天的永續建築展,以AI融合技術與自然的設計提案,吸引各系所教師前往取經、產生跨領域的教學激盪。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表示,淡江積極推動AI技術與學科知識的深度融合,致力為學生打造跨領域學習的最佳環境,這次展覽不僅是建築系數位轉型的具體呈現,更是本校教育改革的良好典範。
AI技術翻轉建築教學
本次展場以「明日的約定」、「今日的行動」兩部分,呈現建築系師生如何運用AI工具融入教學的現況。「明日的約定」由淡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鄭晃二所帶領的大四學生團隊,運用「敘事建築」教學理念,用建築設計說故事,並提出10個永續的建築提案。「今日的行動」則...
鼓勵學生發揮科學創意,國科會舉辦Open Call科普創意松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自2月14日至16日舉辦第二屆「Open Call科普創意松」頒獎典禮及科普活動,集結多元精采內容,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嘉年華。本屆「Open Call科普創意松」短片徵件競賽吸引全台460個學生團隊參與,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由17組隊伍脫穎而出。獲獎作品涵蓋自然科學、生物醫學、人文科學等多元領域,充分展現學生們獨特的科學創意與思維。
科學創意大爆發,全台17強脫穎而出
本次活動涵蓋科普短片競賽頒獎典禮、YouTube思想實驗室頻道直播、科普論壇、國科會科普計畫成果展示及多項互動體驗,讓科學知識以創意形式深植人心。
活動首日14日上午舉行頒獎典禮,國科會科教國...
北市府「國際實習生計畫」新里程碑:早稻田大學與青年局簽署實習合作備忘錄
台北市政府青年局赴日本東京訪問,在青年局局長殷瑋與早稻田大學留學中心所長Maji Rhee的見證下,共同簽署「國際實習生計畫」備忘錄,這是早稻田大學首次與華語世界行政機關簽訂實習生合作備忘錄,象徵台日雙方合作邁入新里程碑,也為未來拓展多元化的國際合作計畫奠定堅實基礎。
圖1. 早稻田大學留學中心所長Maji RHEE與青年局長殷瑋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青年局於2024年6月成立後,隨即啟動「國際實習生計畫」,展現推動青年國際交流與人才培育的積極態度,並率先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為全台首個與該校建立實習合作的政府機構。此次殷瑋率青年局赴日本東京訪問期,並...
大音希聲,大美不言:故宮大展的專利看點
不常有機會在藝文展覽裡遇見專利,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偕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Paris 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與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共同呈獻的「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是少數例外。
每年都有許多優質大展舉辦,但要在藝文展覽中與專利相遇,機會委實不多。展期到2025年第一季的「大美不言」是少數例外。此次展覽有來自三個單位的藏品,一是東道主國立故宮博物院,再是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三是同樣來自法國的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下稱VCA)。VCA的藏品相對年輕,卻因誕生在專利制度快速發展的時代,此次多項...
文創產業機會大,潛在產值不下護國神山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台灣的文創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文創產業不僅是一個經濟活動,更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精神的體現。從英國的文創產業發展中,我們看到了文化與創意如何驅動一國經濟;從日本動漫和韓國影視的國際成功故事中,我們學習到如何將本土文化精粹與全球市場接軌。台灣在這波全球文創趨勢中,擁有獨特的文化底蘊與創新能力,正處於打造自己獨特文創品牌的關鍵時刻。
觀察台灣近年來在文創領域的發展,不難發現,我們已經在多個層面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無論是豐富多元的藝術表現、深植人心的傳統工藝,或是融合科技的創新設計,台灣的文創產業正逐步形塑出自己的風格和價值。然而,要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我...
歐美日韓靠文創賺大錢,台灣為何辦不到?
台灣的文創產業發展歷史可追溯到2002年,當時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推行文化創意產業計畫以增加產業的附加價值。此計畫啟發自英國的發展模式,目的是要讓藝術生活化並創造文化產值。
同年,台灣政府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強調台灣應深化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競爭力,其中以創意設計為核心的生產領域尤為重要。但經過多年發展,台灣文創產業與旁邊日韓的差距卻只有越來越大,更不用說與歐美比較。
台灣的文化創意政策始終被視為零碎且缺乏主軸。在1990年代,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企圖建立社區文化,整合人文、地理、景觀和產業。2002年又推動數位典藏計畫,將台灣的文物和歷...
對抗私校招生危機:大同大學打造產業聚落,建立學習生態池
今年大學學測成績剛於2月下旬出爐,考生接下來要面對大學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入學,台灣少子化帶來的私校招生危機又再備受關注。過去在私校招生中表現亮眼的大同大學,近年來每學年度的新生註冊率都維持在93%以上,唯有去年招生不如預期,比核定的招生名額短少了255位學生,新生註冊率僅達72.25%。不過大同大學並不擔心招生問題,因為除了學費收入外,學校更成功藉由空間活化吸引產業進駐,不僅在校內打造出包括3D列印在內的產業聚落,為學生爭取第一線實習和就業機會之餘也創造了豐厚的收入。大同大學副校長吳志富指出,「產學合作案不是大同大學的終極目標,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學習的生態池,讓學生要什麼這裡都有」。
談...
2023世界大學排名的啟示: 只要給私立大學機會 極有可能超越臺大
轉瞬間一年又過去,猶記一年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發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時,筆者曾為文批評過教育部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浪費納稅人金錢,因為占頂大計劃預算最多的臺大不僅沒有擠上更前的排名,反而是跌出百大;想不到一年後的今天臺大更退一步,於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跌至187位,與2022年的113位相比,整整後退了74位。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43家入榜的大學中,私立大學占了18家,其中有3家私立大學緊隨臺大之後,排名超越包括清、交、成、政等一眾台灣國立大學,這似乎與教育部「國留民退」的大學整頓計劃有點矛盾,值得玩味。
2...
111年專利師考試情報與參考書介紹
111年專利師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預計將於8月19日至8月21日舉行,這約兩個月的準備期間,也是決定日後得否上榜的關鍵期。各路的專利從業人員無不磨拳擦掌,準備在這場考試中大顯身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兩個月準備期間所使用的書籍,也影響著考場上得分的多寡。過往,市面上鮮有專為專利師考試而出的書籍,更甭論專利師考科的題解書,然而,目前坊間有一本為這場專利師考試量身打造的題解書籍《專利師歷屆試題詳解 (含生物技術)(110~107年)》,在這場「錙銖必較」的考試中,希冀本文介紹的題解書,能助考生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目前的專利師考試為期三天,其中,考試科目有共同考
...
國際金融學院借鑒,看新加坡如何培養財富管理人才
我國在多年前即希望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當前在時機成熟下成立國際金融學院,希冀能培育出跨國資產管理與金融科技人才,並以政大為主要人才訓練中心。放眼亞洲,新加坡的WMI金融人才培訓機構由官方支持,透過淡馬錫與GIC共同成立,其完善的訓練機制,搭配新加坡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資產管理與私人銀行的培訓上提供強大實務培訓與國際視野,參考WMI在資產管理人才培訓上的做法,或許能在我國政府於人才建立上提供相關靈感。
2022年5月,國際金融學院正式在政大揭牌,為讓台灣年輕人才能與國際金融接軌,以《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為基底,學院以「國際資產管理」、「金融創新與商品」、「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