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力需求創歷史新高 能源產業面臨轉型關鍵期

0
隨著電氣化 (electrification) 趨勢、人工智慧 (AI) 驅動的數據中心擴張,以及工業回流或製造業復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國正經歷數十年來最強烈的電力需求增長。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24年前三季全國用電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結束了過去二十年電力需求停滯的局面。專家指出,這不僅是短期反彈,更標誌著美國電力市場結構性轉變的開端,預計未來幾年需求將持續攀升,能源供應鏈及基礎設施面也將臨嚴峻挑戰。

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限制的十大因應之道

0
隨著國際局勢日趨複雜,部分資源出口國針對戰略性礦物實施出口管制,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巨大挑戰。為應對這一風險,國家與企業必須尋求多元化的解決方案,減少對單一來源的依賴,並加強供應鏈的韌性,以確保資源穩定供應和長期發展。以下是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管制的十大因應之道。 1.盤點關鍵礦物資源及特用化學品 首先,必須識別哪些礦物資源和特用化學品對國內產業而言是關鍵,且高度仰賴進口。這些資源至少包括以下三個特性:第一,通常是與國防、能源、科技產業密切相關的戰略資源;第二,依賴單一國家或少數國家供應且替代品少之高供應鏈風險資源;第三,國內相關產業對該資源需求量大且對其供應中斷敏感。國際間關鍵礦物...

鈷會被限制出口嗎?從回收工藝看鈷的應用

0
鈷是一種製造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元素,被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產品。因應全球電動車發展,鈷需求預計將增加四倍。除了電池之外,顏料製造(特殊的藍色顏料)、醫療、合金製造等廣泛用途使其在各產業中扮演關鍵元素。不過,由於鈷的開採存在環境污染和人權問題,鈷的回收利用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回收有價金屬 美國專利US10741890B2揭示一種回收鋰離子電池的方法和裝置,能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之正極材料回收諸如鈷(Co)、鎳(Ni)、錳(Mn)和鋰(Li)等有價金屬。過程涉及物理分離、酸性浸出、pH調整、沉澱和燒結,回收的有價元素最終被加工成新電池的活性材料。此方法解決了傳...

金屬中心攜手法國最大工業研究機構Cetim,進軍氫能產業國際市場

0
隨著全球邁向 2050 年淨零排放目標,氫能已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為加速建構台灣氫能應用產業鏈,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於3月4日,在法國巴黎全球最大的複合材料展JEC World中,與法國機械工業技術中心(Cetim)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駐法國台北代表處大使郝培芝亦親自出席見證,展現政府對台法技術合作的高度重視。 圖1. 駐法大使郝培芝(圖前左六)見證金屬中心與Cetim共同簽署MOU;圖片來源:金屬中心提供 Cetim是歐洲知名工業研究機構,技術服務涵蓋能源、航太、機械工程等領域,於全球擁有超過8,000家客戶。Cetim亦是歐洲氫...

2024年全球牽引逆變器市場裝機量達2,721萬台,中國供應鏈重塑成關鍵

0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4年第四季全球電動車牽引逆變器總裝機量達867萬台,季增26%。中國與歐洲市場的強勁需求為主要動能,帶動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的裝機量皆較前一季成長28%,並一舉將華為推進全球前五大供應商之列。 TrendForce表示,2024年全球牽引逆變器市場裝機量達2,721萬台,其中,碳化矽(SiC)逆變器受惠於Tesla及中國車廠採用,滲透率於第四季達16%,為當年度最高,對於競爭激烈的功率半導體產業是正面訊號。同時,美國拜登政府卸任前宣布對中國的SiC產業展開為期半年的調查,繼任的川普政府勢將延續相關工作,預計以此作為主...

2025年鋰離子電池及回收市場預測

0
隨著全球電動汽車(EV)日益普及,帶動供電的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顯著成長。雖然鋰離子電池技術的進步和電池材料價格下降,有助於鋰離子電池應用範圍持續擴大,但地緣政治的威脅及供應鏈中斷的風險,讓鋰離子電池回收行業成為全球創新和經濟轉型專注的焦點。 根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2024年全球鋰離子電池材料市場價值為419.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209.2億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成長率為23.6%。鋰離子電池具有循環壽命長、結構輕、能量密度高等特性,是電動車、再生能源儲存設備以及筆記型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首選解決方案。鋰離子電池根據應用,可分為汽車、消費...

台灣發展綠色交通新紀元:氫能車接軌未來

0
綠色交通是指以環保、低碳和可持續性為核心的交通方式與政策,其目標是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滿足人類對交通的需求。綠色交通的核心理念是減少碳排放,促進能源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推動永續發展。具體而言,是要盡量推廣使用如電動車、氫能車等低碳或零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使用諸如太陽能、風能或氫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發展高效能的動力系統、降低燃料使用,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並以長遠的環境與經濟利益為導向,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交通生態系統。 綠色交通的益處很多,包括減少空氣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促進能源結構轉型。減緩氣候變化,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

TrendForce預估: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估年增18%,美國政策恐添下修變數

0
TrendForce最新統計,2024年全球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和氫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車合計銷量達1,629萬輛,年增25%,中國市場占比擴大至67%。預估2025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將年增18%,中國市場可望持續成長,美國的政策變化可能為銷售增添多項變數。 分析2024年BEV銷量排名,Tesla維持第一名,比亞迪以些微差距排第二。上汽通用五菱憑藉銷量年增達44%,重返年度第3名位置。第4、5名的Volkswagen和廣汽埃安年銷量皆呈負成長,第7、8名的極氪和零跑則因年銷量增加近一倍,首度進入年度十大銷售排行。Hyundai名次下滑至第9名,其2024年...

發展多元綠電,台東縣府團隊前往花蓮考察綠能技術

0
為引進再生能源技術,台東縣長饒慶鈴率縣府團隊及13位鄉鎮市長辦理再生能源參訪, 19日前往花蓮縣深入了解多元綠能技術,實地參訪台泥及璞石閣畜牧生質能源中心,期望為台東推動因地制宜的再生能源尋求新方向,並創造地方穩定供電及永續經濟。 饒慶鈴指出,台東縣因地理位置及人文環境特殊,在綠能推動上面臨與西部不同的挑戰,尤其偏鄉及孤島地區的電力供應穩定性是重要課題。此次特別前往花蓮考察,借鏡多元的技術應用與成功經驗,為台東綠色循環經濟帶來創新靈感,並將持續推動多元再生能源,力求穩定供電,確保偏鄉孤島區域遭遇災害時仍能維持穩定電力。 為再生能源尋求新方向 台東縣府團隊19日考察行程首站來到台泥和平廠,...

地緣政治風險加劇,鎂回收工藝備受關注

0
中國已在2023年對鎵、鍺、石墨等礦物實施全球性的出口限制,會不會有下一波以及哪些礦物會是中國下一波使出的「殺手鐧武器」,相信全世界都在關注。鎂也是面臨出口管制風險的礦物之一。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情況下,鎂的供應可能受到影響。本文關注鎂的回收及其用於二次電池電解質與海綿鈦等新興科技應用的國際專利,強調在提取、回收和利用鎂及其化合物方面的創新方法。 含鎂鹽和鹵水中提取鎂金屬 美國專利US9499880B2揭示一種從含鎂鹽和鹵水中生產鎂金屬和氫化鎂的新穎系統和方法,使用來自海水、礦物尾礦(mineral tailings)、廢水和其他製程中的含鎂鹽和鹵水作為原料,其中無水氯化鎂(Mg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