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O:永續發展和數位化兩大趨勢驅動,交通運輸專利成長快速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一份新報告顯示,全球交通領域的創新正日益集中於更加環保的未來技術,如空中計程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和自動駕駛貨船等,其中九成專利申請來自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和德國;交通運數專利集中在陸地交通領域,主要專利擁有者為日本、德國和美國企業,其中豐田汽車遙遙領先。
根據WIPO發布的最新趨勢報告:《WIPO技術趨勢:交通運輸的未來》,從2000年以來已公佈專利中,高達110多萬項與未來交通運輸有關的發明,以及和永續性和數位化大趨勢有關的技術,如綠色燃料和智慧互聯交通運輸系統。
2023年交通運輸領域已公佈專利的複合年成長率為11%,相比之下,傳統交通運輸領...
台灣發展綠色交通新紀元:氫能車接軌未來
綠色交通是指以環保、低碳和可持續性為核心的交通方式與政策,其目標是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滿足人類對交通的需求。綠色交通的核心理念是減少碳排放,促進能源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推動永續發展。具體而言,是要盡量推廣使用如電動車、氫能車等低碳或零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使用諸如太陽能、風能或氫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發展高效能的動力系統、降低燃料使用,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並以長遠的環境與經濟利益為導向,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交通生態系統。
綠色交通的益處很多,包括減少空氣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促進能源結構轉型。減緩氣候變化,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
2025年全球新車市場預估成長2.4%,美國銷量恐受關稅衝擊
根據TrendForce最新預估,2025年全球新車市場銷量為9,060萬輛,年成長率2.4%。從區域占比觀察,中國29%最高、美國18%居次,西歐地區為15%。其中,美國市場因關稅因素將面臨高度不確定性,中國市場「智慧化」的競爭預期將白熱化。
2025年美國新車銷售變數多
美國總統川普於2月18日表示,計畫對所有進口美國的車輛課徵25%關稅。他先前已提出將對墨西哥、加拿大產品收取25%關稅,並於2月3日宣布延遲30天實施;對中國產品加徵10%的規定,則於2月4日生效。針對鋼鐵和鋁課徵25%的關稅,預定於3月12日生效。以上因素都將為2025年的美國新車銷售增添變數。
TrendFo...
新興電池技術:電動車搭載半固態電池,預估2027年滲透率將突破1%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半固態電池作為新興電池技術,結合傳統液體電解質電池和固態電池的優點,於2020年以前已進入試生產。受制於使用成本、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半固態電池普及於電動汽車的速度尚不及市場預期,預計未來幾年全球車廠將陸續增加配備半固態電池的車型,有望帶動這款電池技術在電動車市場的滲透率於2027年超越1%。
TrendForce表示,2022年中國車廠率先於電動車上裝載半固態電池,近年贛鋒鋰電、孚能科技和衛藍新能源等電池廠皆積極發展這項技術,並已實現百萬度(GWh)等級的量產。
據TrendForce統計,2024年全球車載半固態電池的使用量不足2GWh,滲透...
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小幅成長2.4%、新能源車將維持穩定增長
拓墣產業研究院近日發布2024年全球汽車產業動態及2025年趨勢預測,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包含燃油車、電動車)銷售量預估小幅增長2.4%,且2025年汽車市場需求預計增加有限。
主要汽車市場趨勢
中國在2024年實行以舊換新政策,且在2024年7月25日提高補貼金額,將乘用車補貼金額提高一倍,車企趁機迭加優惠以刺激銷售,報廢車輛的數量快速增加。但以中國市場2024年前三季表現來看,仍未能擺脫年衰退風險。
美國市場方面,儘管通膨緩解和供應鏈改善使新車平均車價略有下降,但對於面臨生活成本上升壓力的消費者來說仍是一大負擔,因此2024年9月雖開始降息,但對市場刺激效果有限。
...
高階自駕、物流需求帶動光達市場產值,2029年達53.52億美元
根據TrendForce最新《2025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與品牌策略》報告,目前光達(LiDAR)於車用市場主要用於乘用車、無人計程車(robo-taxi)等,在工業市場則支援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和物流等應用。受到Level 3及更進階的自動駕駛系統和物流運輸帶動,預估光達市場產值將從2024年的11.81億美元成長至2029年的53.5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5%。
面對市場競爭壓力,汽車製造商除了積極採用自適應性頭燈(ADB Headlight)、貫穿式尾燈(Full-Width Taillight)等先進技術,也持續在乘用車導入光達技術以實現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Level 3自...
掌握散熱及熱管理技術 智慧局發布《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專利趨勢分析》
全球汽車產業面對淨零碳排的政策,各國紛紛加速燃油汽車轉型電動化。台灣為實現2050運輸載具電動化之目標,正積極推動電動車產業開發關鍵零組件之政策。而未來電動車正朝向高智慧和高效能的發展,散熱與熱管理技術成為其發展的一大挑戰。為此,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2024年12月發表了《電動車產業開發關鍵零組件之專利趨勢分析:【以電池、馬達散熱及車輛熱管理系統為例】》報告(下稱《報告》),旨在對相關專利趨勢進行詳細分析,為產業決策提供方向性建議。
全球推動淨零碳排放的目標,讓電動車產業成為技術革新與市場增長的重要焦點。在此背景下,電池、馬達散熱以及熱管理系統作為電動車性能的核心零組件,其專利技術的發...
現在是入手電動車的好時機嗎?答案是肯定的!
全民試車手廖怡塵早在2013年的時候,已開始在籌備汽車的節目,最初的嘗試是新車試駕及剖析新車的議題,迄今已有10年之久,其Youtube頻道《全民瘋車Bar》也有超過50萬訂閱數。除了傳統汽油車外,廖怡塵本身也是一位電動車的車主,也試駕過不少型號的電動車,包括歐系、美系、日系、以及國產納智捷、對岸的小米、比亞迪……等等。因其豐富多采的經歷,受邀於TAIPEI AMPA 2024的【達人講堂】中以《電動車新趨勢:亮點技術與未來發展》為題,分享他對電動車的心得及未來發展的看法,供還在猶豫是不是要入手電動車的你參考。
要探討電動車,先要了解電動車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廖怡塵以電動車才有的獨占功...
里程焦慮是電動車市場成長的最大障礙?現在有解方了!
早在10年前,相信很多人在出遠門或出門時間比較長的時候,都會擔心行動電話的電力不能持續那麼久,這種憂慮直到行動電話的電池效能及容量提升、以及行動電源的日漸普及,才逐漸解決;即使在出門的時候才發現忘了充電,只要帶上行動電源還是可以輕鬆出門。如今,這種憂慮又在電動車用戶或電動車潛在用戶上重現,而且有一個專有名詞「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有報告分析,這種里程焦慮正是阻礙電動車市場發展的主因之一。然而,同樣是對電力不足的憂慮,對行動電話電力不足的解方是否可以套用在電動車上?在某些方面還真的是可以互通的。
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是指電動車駕駛認為車輛沒有足夠的...
揭露智駕電動車技術趨勢與商機
本次智駕電動車技術研討會在國際汽車零配件與車用電子展召開得恰逢其時。會議匯聚了業內頂尖的專家學者,圍繞智慧電動車的技術前沿、產業趨勢、安全挑戰等熱點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除了揭露全球電動車市場與技術發展趨勢,也為產業揭示台灣未來在相關產業鏈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以智慧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隨著人工智慧、車聯網、新材料等前沿技術與汽車工業的不斷融合,智慧電動車也從單一的交通工具,加速進化為集智能駕駛、信息服務、娛樂社交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新型移動空間,引領着未來出行模式的變革。但除了好處以外,電動車產業也正面臨著各種挑戰。汽車的智慧化、連網化雖然帶來了諸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