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之轉化性解釋(上):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AWF v Goldsmith

0
利用他人著作並融入新創意,究竟是需要授權之衍生著作,或是屬於合理使用之利用行為?在2023年AWF v. Goldsmith一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就如何解釋「轉化性」形成兩派對立意見。本篇彙整該案判決理由及協同意見書,不同意見書內容則留待後篇介紹。 1981年,攝影師Lynn Goldsmith(即本案被上訴人)受託為流行音樂家Prince Rogers Nelson拍攝人像照,幾年後,《浮華世界》(Vanity Fair)請求Goldsmith「單次」有償授權該次攝影作品,作爲插畫參考。藝術家Andy Warhol受聘製作插畫,衍生創作的紫色絲網肖像畫即刊載於1984年11月號雜誌...

生成式AI產出之著作權登記: USCORB 2023年《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著作權登記案

0
2022年9月21日,Jason M. Allen以其得獎畫作《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向美國著作權局(USCO)提出平面美術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遭到拒絕。申請人不服,提請USCO重新審查,但得到相同結果。申請人仍不願放棄,於2023年7月12日提請著作權局複審委員會(USCORB)進行第二次重新審查… 本案背景 2022年8月,Jason M. Allen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辦的年度美術競賽中,以畫作《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奪下首獎。由於其畫作是以Midjourney AI生成圖像為基礎修改而成,從而引起各界關注。2022年9月21日,...

歐洲統一專利法院第一個多方初步禁制令出爐:2023年慕尼黑地方分院NanoString Technologies Inc. v. 10x Genomics, Inc.案

0
歐洲統一專利法院(UPC)慕尼黑地方分院於2023年9月19日頒發了第一個歐洲單一專利的多方(inter partes)初步禁令。此一初步禁令決定由專利權人哈佛大學及其專屬被授權人10x Genomic獲得,且無需繳納保證金。根據德國過去的判例,要獲得初步禁制令,必需專利有效的機率高於50%以上,統一專利法院德國地方分院則採取了更有利專利權人的立場,透過這個裁定可以發現,統一專利法院正在發展成為一個對專利權人友好且高效的專利訴訟法庭。 歐盟統一專利法院與訴訟程序規則與暫時保全措施 目前歐盟有二種專利。一種稱為「傳統專利」(Classic Patent)或「歐洲專利」(European ...

與生成式AI共同創作、及其共同著作人認定

0
透過AI協助創作而完成「使用者著作」,且創作過程是利用AI所自動生成的「AI著作」為創作的元素。在「使用者著作」部分應該如何標示作者,其是否應列出AI為共同著作人之一。回答此問題涉及共同著作的「著作人」定義、AI著作與使用者著作間之關連等思考。 情境假設 R公司舉辦AI歌曲創作大賽。該比賽要求參賽者之創作條件,包括:(1)以「夢」、「想」、和「家」等三個主題為發想而創作音樂;(2)僅能利用R公司的AI APP為工具來作曲;(3)音樂結構為「主歌-副歌」,且最長時間為5分鐘;(4)歌詞須為全型、繁體中文;(5)參賽者可為個人或團體。AI APP在參賽者選取「主歌-副歌」模式與歌詞內容後,...

美國外送平台Grubhub侵害食材宅配 Home Chef 的刀叉商標圖?2023年第七巡迴法院Grubhub Inc. v. Relish Labs LLC案

0
Grubhub是美國第三大的飲食外送平台。2021年,荷蘭的JET公司收購Grubhub後,將JET的房屋刀叉商標結合Grubhub名稱,推出新的商標。但是,美國的食材宅配公司Home Chef的商標圖也使用房屋內有刀、叉的圖案,因此二者互相提告。2023年9月,美國第七巡迴法院判決認為,二商標不存在混淆誤認之虞。 食材宅配Home Chef房屋商標 Relish Labs公司和Kroger Company公司擁有「Home Chef」這個商標,他們公司的服務乃是食材宅配,也就是將客人訂購的烹飪食材分配裝在料理包中,冷藏運送到客人家中,讓客人可以在家中用料理包中的食材進行烹飪。他們在2...

以「具體損害法」舉證專利侵害損害賠償之不易、與其替代

0
民法第184條第1項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至於「損害賠償」之計算,其「應以填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此乃民法第216條第1項之規定,並為專利法第97條所採納,而為專利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計算方式,稱「具體損害法」。在市場上有侵權物品橫行之情境下,學說上認為「所受損害」之典型案例,包括專利物品銷售量萎縮而致獲益減少、或使專利權人必須使其產品降價而致之損失等。本文將介紹兩件值得專利權人注意的舉證失敗案例;另介紹具體損害法之替代計算法與案例,其應較有利於專利權人之損害賠償舉證。 案例一:未能證明客戶流失係因其購買侵權物品 在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9...

美國經濟間諜法之竊取營業秘密罪之著手犯與其啟發

0
在2013年,台灣營業秘密法導入刑事責任。然而,對被害公司最大的挑戰是法院認定系爭資訊非屬「營業秘密」。當營業秘密法納入刑事責任時,其修法目的意在補足刑法所缺少的打擊「產業間諜」之處罰。既然營業秘密法第13條之1第2項和第13條之2第2項規定侵害營業秘密罪之「未遂犯」,則對客觀上有竊取資訊行為之被告,得否視為侵害營業秘密罪之「未遂犯」而處罰,有討論之必要,以能達成遏阻「產業間諜」之立法目的。本文欲從美國《經濟間諜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EEA)竊取營業秘密罪(18 U.S.C. § 1832)中之「著手犯」(attempt)犯行為參考,來思索「未遂犯」的意義。 ...

攪拌機侵害立體商標而禁止銷售?美國第五巡迴法院Whirlpool v. Shenzhen Sanlida案

0
美國惠而浦(Whirlpool)公司銷售KitchenAid立式攪拌機,並在美國申請攪拌機的立體形狀商標。中國深圳三利達公司近年開始生產外形類似的攪拌機,在線上平台銷售。惠而浦得知後,於2022年向美國法院請求初步禁制令,要求三利達停止銷售並回收產品。被告雖然提出一些抗辯,但美國第五巡迴法院於2023年8月判決,支持地區法院的禁令,令被告停止銷售並回收產品。 惠而浦KitchenAid的攪拌機與商標 惠而浦公司擁有攪拌機品牌KitchenAid的相關商標。該立式攪拌機的造型具有子彈形的頭部、傾斜的頸部和時尚的設計(如圖1)。1992年時,美國專利商標局核發惠而浦KitchenAid攪拌...

販賣仿冒品之行為與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計算

0
仿冒品常困擾認真研發的廠商,而專利權則是廠商能選擇的保護手段。假設在專利民事訴訟中,專利權人成功克服侵權人的專利無效抗辯,損害賠償的計算將是雙方爭執的重點。本文意在介紹四件利用「實際損害法」計算賠償金的案例,以供實務參考。 專利法對於損害賠償計算之規範 台灣專利法第97條第1項明訂三種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計算方法;其中第1款稱為「實際損害法」,其規定「依民法第二百十六條之規定。但不能提供證據方法以證明其損害時,發明專利權人得就其實施專利權通常所可獲得之利益,減除受害後實施同一專利權所得之利益,以其差額為所受損害」。另第1款之前段稱為「具體損害法」或「具體損害計算說」;而但書部分稱為「差額...

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判決Thaler v. Perlmutter: AI生成作品不受著作權保護

0
人工智慧(AI)生成作品是否受著作權保護(copyrightable),可說是這幾年來相當熱門的議題。與此同時,AI未來是否取代創作者或大幅壓縮其收益,更是業界高度關注的焦點。近日好萊塢編劇與演員罷工、走上街頭抗議,正突顯出相關問題亟待解決。 本案原告Stephen Thaler擁有名為「Creativity Machine」的電腦系統(以下稱Creativity Machine),聲稱Creativity Machine可自行產出視覺藝術作品。原告擬向美國著作權局(Copyright Office)註冊Creativity Machine產出的藝術作品(題名為「A Recent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