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推出新經濟政策,計畫每年吸引1,000億美元外資
隨著2025年美國總統川普上台以來,美國的關稅政策造成全球經濟與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墨西哥作為首當其衝的國家之一,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推出了最新的經濟政策,計畫每年吸引1,000億美元的外資,目標在2030年由當前的全球第十二大經濟體,晉升至全球前十大經濟體。
墨西哥經濟刺激政策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本輪墨西哥經濟刺激政策包含以下六大重點:
1.鼓勵特定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於2025到2030年間,針對在墨西哥的固定資產投資,可將投資成本的35%到91%直接於稅務申報時提列折舊減少課稅所得,不同產業間比率差異較大,其中重點發展產業包含半導體、...
歐洲專利局強化與東南歐夥伴合作 共促區域創新發展
歐洲專利局(EPO)局長安東尼奧·坎普諾斯(António Campinos)近日率團訪問蒙特內哥羅與保加利亞,與兩國政府高層及專利機構代表舉行會談,深化雙邊合作以支持歐洲專利體系,並推動區域創新經濟成長。
深化與蒙特內哥羅專利合作 簽署2028年雙邊協議
EPO局長安東尼奧·坎普諾斯 (António Campinos) 於4月2日首度正式訪問蒙特內哥羅,與該國經濟政策副總理兼經濟發展部長尼科·傑洛沙伊(Nik Gjeloshaj)及經濟發展部內部市場與競爭總司長雅絲娜·武伊科維奇(Jasna Vujović)會晤。此次訪問正值蒙特內哥羅自2022年10月加入EPO後,持續推進其歐盟...
川普關稅新政對全球貿易與科技產業的衝擊
美國川普政府宣布自2025年4月9日起,對多數主要貿易夥伴加徵10%關稅,其中乘用車進口將面臨高達25%的關稅,汽車零組件也將在一個月後納入課稅範圍。此舉旨在縮減貿易逆差、促進國內就業,並強化美國製造。不過,這項政策是否真能如預期發揮作用?或將引發連鎖性的經濟衝擊?Counterpoint Research 分析師團隊提出第一時間觀察。
消費者受壓:價格上升導致需求減弱
關稅開徵將直接推升消費性電子、汽車等核心產業的進口成本,品牌商勢必轉嫁成本至消費者端。消費支出壓縮將導致需求降溫,恐進一步波及全球科技供應鏈。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分析師Yang Wang表示:...
美國對等關稅來襲,台商布局常見國家最高稅率46%!
美國白宮於2025年4月2日發布行政命令,表示美國作為世界上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對進口至美國之貨物課徵低廉關稅,然而美國的貿易夥伴卻對美國出口貨物實施高額關稅,這種缺乏互惠的貿易關係長年下來造成美國龐大的貿易逆差。美國總統川普因此宣布,自4月5日起美國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基準關稅,並針對包含台灣等對美國課徵高額關稅的國家,自4月9日起加徵對等關稅,其中對台灣的額外關稅高達32%。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未來將視各國行動(如取消對美國的不平等關稅等),美國才可能取消或調整對等關稅,並強調在美國製造的廠商不會面臨高額關稅以保持競爭力。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醒,布局新南向的台商企業需關注東南亞的關稅...
諾基亞與亞馬遜簽署專利協議,結束全球專利訴訟
經過多次專利侵權訴訟交戰,諾基亞宣佈與亞馬遜簽署專利協議,授權亞馬遜在其流媒體服務及設備中使用諾基亞的視訊技術,雙方同意終止了全球的專利訴訟,並約定針對協議的條款內容進行保密。
亞馬遜在德國和美國吞敗
2023年10月31日,諾基亞在美國、德國、印度、英國和統一專利法院(UPC)等多個司法管轄區對亞馬遜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指控亞馬遜Prime Video和亞馬遜的串流媒體設備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侵犯了諾基亞多項視訊串流專利,包括視訊壓縮、內容交付、內容推薦和硬體相關方面等多種技術。
2024年9月19日,諾基亞在德國慕尼黑第一地區法院贏得了亞馬遜某些串流媒體設備的SEP禁令,並於第...
歐洲專利局 (EPO) 2025版審查指南4月1日正式生效 三大指引同步更新
歐洲專利局(EPO)公告,2025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2025年版《歐洲專利公約審查指南》(EPC Guidelines)、《PCT-歐洲專利局檢索與審查指南》(PCT-EPO Guidelines)及首次發布的《統一專利指南》(UP Guidelines)。新版文件已以EPO三種官方語言(英、德、法)同步刊載於官方網站,並全面取代2024年3月版本。
多元格式提供 強化修訂透明度
EPC與PCT-EPO指南除提供HTML線上瀏覽版本外,亦開放PDF格式下載。PDF版本分為「完整版本」及「標示修訂版本」,後者以標註形式明確呈現條文修改內容。若選擇HTML版本,使用者可於頁面右上方勾選「...
《北美智權報》377期重磅出刊 聚焦全球智權關鍵判決與產業趨勢
《北美智權報》377期2025年4月1日火熱出刊。本期以德國慕尼黑法院撼動SEP訴訟格局的里程碑判決為封面故事,深入剖析全球專利戰場最新動態。
慕尼黑法院確立FRAND抗辯鐵則 歐盟法律衝突浮上檯面
德國慕尼黑上訴地方法院3月20日對VOICEAGE EVS訴HMD案作出判決,無視歐盟執委會(EC)先前法律意見,正式確立「擔保金優先於FRAND合理性審查」裁判框架。此判決要求SEP實施者必須按專利權人最終報價提供足額擔保,否則將直接喪失FRAND抗辯資格,表面上大幅簡化權利人禁制令取得程序,實質讓訴訟過程變得更複雜。值得關注的是,法院同時批准HMD就FRAND爭點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業...
原料藥是藥品專利權期間延長期間的侵權物嗎?
藥品專利權期間延長期內的侵權仍是專利侵權,但卻不是以申請專利範圍為判斷基準,而是以第一次許可證記載的[有效成分及用途]為基準。因此如何被認定是否為第一次許可證,以及第一次許可證記載內容為何,就非常重要。
專利權於各國法規中都有一定的存續期間,只要期限屆滿,專利權利消滅,變成公共財產,任何人就可以加以利用,不會被認定為侵害專利權。因此,原則上是不可以延長。但是,醫藥品、農藥品或其製造方法發明專利權之實施,在依法必須先取得許可證方可實施前提下,在未取得許可證之前,都無法實施上市,惟專利權期間是不等人,一直在走。為此,以補償專利權人為出發點的專利權期限延長法規便產生,台灣專利法第53條規定...
美國電力需求創歷史新高 能源產業面臨轉型關鍵期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Deloitte)於3月中發布了《2025能源、資源與工業產業趨勢展望系列報告》,《報告》以美國場域說明電力需求持續成長,歸因於電氣化擴大、數據中心增設與製造業回流等趨勢。預計至2030年,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將對公用事業帶來電力需求增長和必須考慮轉型之挑戰。《報告》歸納5大趨勢供公用事業參考作為解決方案:(1) 分散式能源整合將為電網增加韌性與彈性;(2) 公用事業將採用先進技術提升電網效率、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和儲能技術應用;(3) 公用事業加強碳捕捉(CCS)與碳移除(CDR)等多元碳管理技術,以全面減少碳排;(4) 在勞動力方面,公用事業應積極招聘能源轉型專業...
從專利申請看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自2019年以來,全球醫療健康專利申請量已突破36.3萬件,其中,中國的申請量持續成長,已超過18.7萬件,占全球醫療健康專利總量的51.7%,遠超其他國家。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醫療健康技術的專利申請,總量已超過11萬件,占比超過三成,AI已成為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中國知識產權出版社近期發表《醫療健康行業2024年專利分析白皮書》,針對170個國家及地區進行專利資料統計,在2019至2024年期間,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專利申請總量超過36.3萬件。2019至2021年,專利申請數量呈現穩步成長趨勢,但自2022年起,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的專利申請數量出現下降,整體專利申請未能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