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協力展現創新底氣,科研、智財與產業共構台灣技術新圖像

2025年的《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 TIE)再次證明,台灣的科研實力已不只是國內亮點,而是放眼全球創新鏈的重要節點。今年展會吸引19國、442家參展單位,三天湧入近11,000名參觀者。國際來賓從墨西哥、加拿大到日本,皆視TIE為觀察亞洲創新能量的重要窗口。

展場中,公部門與學研機構聯手展出研發成果,體現了台灣科技實力的「多層次演進」。政府機構不再只是行政推手,而是技術創新的一環;大學與法人單位則持續累積智財實力,從基礎研究走向商品化與專利佈局。整體而言,創博會正逐步成為台灣科技生態的縮影,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研發從實驗室邁向市場的動能。

要聞焦點|AI應用進入落地化時代

人工智慧仍是今年創博會最受矚目的主題。《北美智權報》特別規劃報導〈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AI研發趨勢〉,聚焦AI如何從演算法研究,轉向製造、醫療、教育、資安等多領域的落地應用。展會中可見許多系統整合方案與AI硬體實作成果,凸顯AI已成為企業創新與智慧治理的基礎架構。

另一方面,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近期開辦AI自動檢索試行計畫,協助申請人初步判斷發明創新度,象徵智財管理正進入AI輔助的新階段,未來或將成為國際專利審查的標準配置。

展會觀察|綠色研發與能源轉型成焦點

今年創博會的永續專區備受矚目,也展示了從再生材料、碳捕捉技術到氫能應用的多項創新成果。根據本刊專文〈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永續研發趨勢〉分析,綠色科技已不再是概念,而是產業可行的解方。部分團隊更結合AI進行能效預測與製程最佳化,使永續技術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今年以嶄新姿態亮相,展示從核能研究轉型為能源創新中心的成果。其在輻射應用、材料科學及能源安全技術方面的突破,象徵台灣科研體系正邁向跨域整合的新階段。

智權要聞|五百項創新成果齊耀登場

創博會發明競賽揭曉,共計超過500項創新成果展出。從AI演算到生醫材料、永續能源與製程技術,參展團隊展現出強烈的智財意識與市場導向。

今年許多參展作品不僅有專利申請,更有明確的商業化路徑與授權合作,說明台灣的研發成果正在加速從實驗室走入市場,智財保護與創業化同步成長。

商標與專利|制度更新與實務挑戰並行

本期商標要聞探討日本文字於台灣商標申請的識別性問題,解析語言元素如何影響審查認定。而在專利實務方面,報導〈以藥品侵權案談專利訴訟中「定暫時狀態處分」之擔保金計算〉,則從司法角度剖析如何平衡權利保護與市場穩定,提供專利訴訟中的量化思考依據。

同時,美國、歐洲等主要法域正積極推動AI輔助審查與跨國資料共享,預期未來專利制度將更注重效率與透明度。

產業前線|供應鏈重整與貿易壓力再起

全球經貿環境變化持續牽動產業策略。〈美中關稅戰副作用逐漸顯現〉指出,中國跨境電商透過低價傾銷擴張產能,對台灣製造與出口產業構成新壓力。同時,稀土管制升級使半導體與新能源產業鏈風險升高,促使台灣須加快本土材料開發,以維持供應鏈韌性。

在產業專欄中,〈新的CDR維修條款對備件市場的影響〉則以實例說明維修權規範如何改變市場結構,對汽車與電子零組件產業帶來長期影響。

新興科技|生成式AI法律挑戰持續升溫

本期AI專欄聚焦於美國首起生成式AI合理使用案 — Bartz v. Anthropic PBC的和解結果。案件揭示生成式AI在訓練過程中使用受版權保護資料的爭議,未來AI企業需在創新與法制之間找到平衡點。此案或將成為產業自律與監管政策的分水嶺,也預告生成式AI法律框架正從模糊走向明確。

結語|創新台灣的全球節奏

從創博會到國際法制觀察,2025年的科技與智財版圖顯示,台灣的創新不再是單點突破,而是系統化演進。公部門的研發投入、學研的智財佈局、企業的技術轉化,正在共同編織出屬於台灣的創新地景。

《北美智權報》第391期以系列報導的形式,完整呈現今年創博會的多元面貌與台灣科研能量的未來趨勢,從AI、永續、專利到地緣產業,逐頁揭示台灣創新正邁向國際主場的新篇章。

北美智權報將持續為您追蹤下一波政策變化與產業布局趨勢,請加入會員訂閱《北美智權報》或追蹤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以便掌握最新脈動!

智權報391期文章列表

李淑蓮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研發趨勢及能量
吳碧娥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AI研發趨勢
吳碧娥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永續研發趨勢
吳碧娥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如何華麗轉型
李淑蓮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結果揭曉 逾五百項創新成果齊耀登場
邱英武 日本文字於台灣商標申請二三事
黃蘭閔 USPTO開辦AI自動檢索試行計畫 圖助申請人初步判斷相關發明價值
陳秉訓 以藥品侵權案談專利訴訟中「定暫時狀態處分」之擔保金計算
葉雪美 新的CDR維修條款對備件市場的影響 - 1:以兩實例進行分析說明
蔡佑駿 美中關稅戰副作用逐漸顯現 — 中國跨境電商產能傾銷 台灣應有所警覺
楊智傑 美國第一起生成式AI構成合理使用判決落幕?Bartz v. Anthropic PBC案的和解方案與對未來AI產業影響分析
芮嘉瑋 稀土管制升級!中國長臂撼動半導體鏈,台灣面臨新挑戰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