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主權AI意識崛起,各國布局主權AI算力成為驅動全球伺服器市場的成長關鍵。從2025年起,新建的資料中心已開始全面導入AI伺服器,雲端服務商、科技巨頭以及AI時代的新興的Neo Cloud雲端服務商,對於AI算力需求都正在急劇攀升。除了採購現成的GPU伺服器,雲端服務商也開始導入自家研發的客製化晶片,以強化其AI推論能力。由於AI推論需求持續增加,未來幾年中低階與客製化AI伺服器的市場佔比也將持續提升,將成為未來台灣產業更可切入的利基點。

「主權AI」已與國力密不可分,各國為了確保AI關鍵資源與決策權掌握在本國,並能在安全、經濟、文化語境上自主發展,除了加速制定政策,也積極發展符合在地資料規範的AI模型與生成式AI應用,其中又以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最積極投資算力。
2029年AI伺服器出貨將近四成
各國布局主權AI算力是驅動全球伺服器市場成長的關鍵之一,根據MIC預測,2025年全球伺服器市場為1,432萬台,成長5.6%,預估2026年全球伺服器市場為1,498萬台,成長4.5%,除了受惠於主權AI熱潮,雲端服務商、科技巨頭與Neo Cloud廠商皆加大採購AI伺服器、AI訓練與推論需求的成長影響,皆使得AI伺服器需求持續提升,2024年AI伺服器出貨占比約23%,預估2029年將接近四成,達38.4%。關注不同類型AI伺服器的出貨占比,預估2025年AI伺服器占整體28.23%,中低階、客製化AI伺服器占23.3%、高階AI伺服器占4.93%,隨著AI推論需求未來幾年將只增不減,對中低階、客製化AI伺服器的需求勢必增長,預估2029年中低階、客製化AI伺服器出貨占比將達31.95%、高階AI伺服器占6.45%。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魏傳虔指出,推動全球資料中心市場的動能主要來自三個面向。首先,雲端服務商不斷增加資本支出,擴建 AI 叢集並購置最新一代 GPU,以因應演算法對運算力的龐大需求。生成式 AI 的應用也帶動雲端服務營收與廣告精準投放,進一步強化產業成長。其次,主權 AI 的概念在全球興起,促使 Neo Cloud 這類專為AI打造的算力租賃服務蓬勃發展,北美、歐洲與亞太皆已有數十家業者崛起。第三,國際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例如美國的關稅風險,也可能改變資料中心的採購模式。整體而言,2025 年起中低階與客製化 AI 伺服器的比重將逐年上升,特別受益於 AI 推論需求的快速擴張。
AI資料中心發展趨勢
趨勢一:AI叢集與部署架構重整
隨著AI晶片算力快速增長和機櫃密度持續升高,AI資料中心的部署架構也迎來了重大重整。第一波變化是液冷散熱系統的普及,它已成為資料中心的標配,旨在保護價格高昂的GPU並維持算力穩定。接下來,資料中心也將逐步導入高壓直流(HVDC)設備,以滿足AI機櫃龐大的供電需求並減少電力轉換損耗。此外,為提升管理效率,AI資料中心也開始採用一體化監測架構,將伺服器、網路、冷卻與電力系統整合在同一平台,實現統一管理與數據標準化。
趨勢二:散熱技術革新
隨著NVIDIA GB200與AMD Helios等高密度AI機櫃的推出,資料中心的散熱技術正經歷一場關鍵的轉型。為了應對GPU單位面積功率密度不斷提升所帶來的龐大熱量,液冷技術已成為AI資料中心設計的核心。其中,直接晶片(Direct-to-Chip, DLC)系統已是主流,佔比高達八成。為滿足更高的散熱需求,冷卻技術正從單相液冷逐步發展至兩相液冷。此外,為了有效節省水電資源,AI資料中心開始在IT設備端採用高溫水循環。這種方法不僅有利於後端廢熱的利用,更能搭配乾式冷卻器,利用環境溫度將廢熱降至30-35°C,成為資料中心節能與節水的最佳解決方案。
趨勢三:電源系統升級
隨著AI伺服器GPU的電力負載不斷變化,傳統的電源系統已無法完全滿足需求。因此,新一代的AI伺服器開始採用儲能式電源供應器,以確保供電穩定。其中,超級電容儲能系統因具備高功率密度、百萬次充放電次數及耐高溫等優勢,已被NVIDIA GB300 NVL72等頂級AI伺服器列為標配。儘管超級電容因儲電量有限,僅能應付短時間的斷電,仍須搭配機房層級的UPS備用電源,但它在伺服器電源供應器(PSU)中已佔據將近一半的空間,凸顯其重要性。
此外,在主權AI資料中心的熱潮下,各國政府與企業對AI基礎設施的自主性日益重視,這也直接推動了散熱與電源設備供應鏈的在地化。歐美亞等地區的主要廠商正積極切入這些關鍵環節,以強化自身的技術與供應能力。透過在地化布局,各國龍頭企業不僅能更快速地應對市場需求,也能確保AI基礎設施的供應安全與穩定。液冷與電力系統作為AI資料中心的核心,其在地化供應已成為各國強化AI生態系自主性的重要策略。
整體而言,AI訓練與推論伺服器需求的持續增長,結合全球對主權AI的重視,正驅動著資料中心市場持續擴大。在雲端服務巨頭供應鏈穩定發展的同時,AI新創與主權AI資料中心相對提供了更大的切入空間,這對於具備完整供應鏈的台灣而言,無疑是一大市場利基。因此在主權AI趨勢下,雖然大型雲端服務商的供應鏈已趨於穩定,新進業者較難切入,但主權AI與Neo Cloud的興起為台廠提供了新的機會。魏傳虔表示,台廠主導全球伺服器的供應,主要業者已取得大型雲端服務商的客製化訂單,不過新進或自有品牌業者較不易切入大型雲端服務商的供應鏈,NEO Cloud等AI新創與主權AI資料中心訂單成為新興戰場,部分地區缺乏液冷、在地電源供應,加上AI資料中心尤其需要從伺服器、機房到電力供應的系統整合能力,而台灣具備完整AI設備供應鏈優勢,可搶攻新興資料中心區域市場。
資料來源:
- 2025/9/8,第38屆MIC FORUM Fall《馭變:科技主權 全球新局》研討會,魏傳虔簡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