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智慧財產權法制持續演變、專利實務日益精細化的此刻,亞洲法域的動態尤其值得注目。
383期《北美智權報》封面專題,帶領讀者快速掌握日本智慧財產審判制度的最新動向。日本專利局(JPO)自2006年起即設置「審判暨上訴實務研究會」,每年邀集來自企業、專利律師及審判官等多元代表,共同探討具代表性的審判及法院案例,進而細化審查與審理的標準,增進透明度與可預測性。
2024年度報告涵蓋機械、化學、電機、設計及商標六大領域,並將「進步性判斷」、「補充實驗資料」、「設計相似性」與「複合商標近似」列為實務重點。透過多角度討論與案例比對,顯示日本持續在智財審判標準上追求精緻化,也為跨國企業提供了掌握法制脈動的重要視角。
本期《北美智權報》除了對日本審判制度進行專題報導外,亦同步關注AI領域的全球專利競爭版圖。日本專利局近期發布的研究指出,在AI專利佈局上,中國已以壓倒性優勢遙遙領先,而日本則在醫療應用領域另闢蹊徑,顯示其技術聚焦策略的特色。歐洲專利局方面,今年度上訴委員會報告也揭示了G 1/24、G 2/24與G 1/23等重要判例,顯示EPO在法律統一與解釋上的權威角色逐步鞏固。
在AI應用專利方面,美國Recentive v. Fox案引發業界關於「將既有機器學習方法運用於新資料環境」是否具可專利性的熱烈討論,與此同時,全球AI伺服器市場也正經歷結構性變革,未來運算瓶頸的突破勢必成為下一輪專利競逐的關鍵。
專利程序與訴訟領域同樣話題不斷。美國USPTO近期鎖定大量帶有虛偽優惠聲明及疑義簽名文件的申請案,展開新一波反詐行動。另一方面,歐洲的專利侵權訴訟中,定暫時狀態處分的適用範圍與限制,再度因不當核發導致的負面案例引發熱議,而Concord案則對管轄權爭議提供了更清晰的判斷基準。
在產業觀察部分,亞洲生技市場持續展現動能,預計於7月23日登場的2025亞洲生技大會將吸引國際關注。而學術領域則因地緣政治張力,導致全球大學排名版圖悄然變化,亦值得智慧財產佈局決策者留意。
最後在工業設計方面,東協國家對於工業設計實質審查的共通指南持續深化,設計呈現視圖與產品使用外觀的適當揭露,已被視為設計保護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要件。
透過本期完整的報導版圖,讀者將可清楚看見全球智慧財產權制度的細微脈動與新興挑戰。無論是來自日本審判制度的精細討論、AI專利戰場的策略布局,還是歐洲上訴委員會的新角色定位,都是2025年不可錯過的重要焦點。未來《北美智權報》也將持續追蹤,為讀者掌握更多第一手趨勢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