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利申請看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自2019年以來,全球醫療健康專利申請量已突破36.3萬件,其中,中國的申請量持續成長,已超過18.7萬件,占全球醫療健康專利總量的51.7%,遠超其他國家。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醫療健康技術的專利申請,總量已超過11萬件,占比超過三成,AI已成為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中國知識產權出版社近期發表《醫療健康行業2024年專利分析白皮書》,針對170個國家及地區進行專利資料統計,在2019至2024年期間,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專利申請總量超過36.3萬件。2019至2021年,專利申請數量呈現穩步成長趨勢,但自2022年起,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的專利申請數量出現下降,整體專利申請未能延續...
歐洲專利局 (EPO) 2025版審查指南4月1日正式生效 三大指引同步更新
歐洲專利局(EPO)公告,2025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2025年版《歐洲專利公約審查指南》(EPC Guidelines)、《PCT-歐洲專利局檢索與審查指南》(PCT-EPO Guidelines)及首次發布的《統一專利指南》(UP Guidelines)。新版文件已以EPO三種官方語言(英、德、法)同步刊載於官方網站,並全面取代2024年3月版本。
多元格式提供 強化修訂透明度
EPC與PCT-EPO指南除提供HTML線上瀏覽版本外,亦開放PDF格式下載。PDF版本分為「完整版本」及「標示修訂版本」,後者以標註形式明確呈現條文修改內容。若選擇HTML版本,使用者可於頁面右上方勾選「...
原料藥是藥品專利權期間延長期間的侵權物嗎?
藥品專利權期間延長期內的侵權仍是專利侵權,但卻不是以申請專利範圍為判斷基準,而是以第一次許可證記載的[有效成分及用途]為基準。因此如何被認定是否為第一次許可證,以及第一次許可證記載內容為何,就非常重要。
專利權於各國法規中都有一定的存續期間,只要期限屆滿,專利權利消滅,變成公共財產,任何人就可以加以利用,不會被認定為侵害專利權。因此,原則上是不可以延長。但是,醫藥品、農藥品或其製造方法發明專利權之實施,在依法必須先取得許可證方可實施前提下,在未取得許可證之前,都無法實施上市,惟專利權期間是不等人,一直在走。為此,以補償專利權人為出發點的專利權期限延長法規便產生,台灣專利法第53條規定...
歐洲專利局強化與東南歐夥伴合作 共促區域創新發展
歐洲專利局(EPO)局長安東尼奧·坎普諾斯(António Campinos)近日率團訪問蒙特內哥羅與保加利亞,與兩國政府高層及專利機構代表舉行會談,深化雙邊合作以支持歐洲專利體系,並推動區域創新經濟成長。
深化與蒙特內哥羅專利合作 簽署2028年雙邊協議
EPO局長安東尼奧·坎普諾斯 (António Campinos) 於4月2日首度正式訪問蒙特內哥羅,與該國經濟政策副總理兼經濟發展部長尼科·傑洛沙伊(Nik Gjeloshaj)及經濟發展部內部市場與競爭總司長雅絲娜·武伊科維奇(Jasna Vujović)會晤。此次訪問正值蒙特內哥羅自2022年10月加入EPO後,持續推進其歐盟...
智慧型手機品牌商因應川普新關稅措施,印度製造可望成替代方案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對來自57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稅率從10%至104%不等,此舉將對全球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帶來重大影響。
CAFC放寬國內產業要件的認定,顛覆ITC的過往標準:2025年Lashify案
美國關稅法第337條為一種邊境保護措施,當進口之產品有不公平行為(例如著作權、商標、及專利侵權),且可能危害到美國的產業時,權利人就可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提出調查申請,以阻止侵權者進口產品,或繼續銷售已經進入美國的產品。由於337調查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在美國進行重大投資的公司,因此ITC侵權案件中的專利權人,必須要符合國內產業(Domestic industry)的要求。
針對此標準,ITC長期以來皆著重在美國本土製造的重要性,認為「純粹的進口商」(mere importers) 難以滿足國內產業的要求。在...
美國對等關稅來襲,台商布局常見國家最高稅率46%!
美國白宮於2025年4月2日發布行政命令,表示美國作為世界上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對進口至美國之貨物課徵低廉關稅,然而美國的貿易夥伴卻對美國出口貨物實施高額關稅,這種缺乏互惠的貿易關係長年下來造成美國龐大的貿易逆差。美國總統川普因此宣布,自4月5日起美國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基準關稅,並針對包含台灣等對美國課徵高額關稅的國家,自4月9日起加徵對等關稅,其中對台灣的額外關稅高達32%。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未來將視各國行動(如取消對美國的不平等關稅等),美國才可能取消或調整對等關稅,並強調在美國製造的廠商不會面臨高額關稅以保持競爭力。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醒,布局新南向的台商企業需關注東南亞的關稅...
德國慕尼黑法院槓上EC 正式確立FRAND抗辯「擔保金鐵則」
德國慕尼黑高等地方法院於3月20日對VoiceAge EVS訴HMD案(6 U 3824/22 Kart)作出判決,無視歐盟執委會(EC)先前提出的法律意見,正式確立「擔保金優先於FRAND合理性審查」的裁判框架。此裁決意味著:未來SEP實施者若未按專利權人最終報價提供足額擔保,將直接喪失FRAND抗辯資格,無需進入權利金合理性審查階段。法院同時批准HMD就FRAND爭點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為歐盟法院(ECJ)介入埋下伏筆。
案件背景:從《華為訴中興》到德國法院的分歧
2015年,歐盟法院(CJEU)在 Huawei v ZTE 案中確立了標準必要專利(SEP)授權的平衡框架,要求SE...
USPTO暫停外觀設計專利加速審查程序 新措施旨在減少積壓案件及打擊詐欺申請
為應對近年激增的詐欺性申請,並有效減少未審查外觀設計專利案件的積壓數量,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宣布自2025年4月17日起,暫停受理外觀設計專利加速審查請求。
據統計,過去數年間外觀設計專利加速審查的申請量暴增560%,其中大量案件涉及虛假資料與不當操作。此項暫停措施不僅有助於緩解審查壓力,更將強化當局針對「錯誤微型實體資格認證」(erroneous micro entity certifications) 問題的處理,進一步維護專利制度的完整性。
USPTO指出,此決策是基於系統性風險評估,USPTO必須優先保障合法申請人的權益,同時抵禦對知識產權體系的潛在威脅。
具體實...
川普關稅新政對全球貿易與科技產業的衝擊
美國川普政府宣布自2025年4月9日起,對多數主要貿易夥伴加徵10%關稅,其中乘用車進口將面臨高達25%的關稅,汽車零組件也將在一個月後納入課稅範圍。此舉旨在縮減貿易逆差、促進國內就業,並強化美國製造。不過,這項政策是否真能如預期發揮作用?或將引發連鎖性的經濟衝擊?Counterpoint Research 分析師團隊提出第一時間觀察。
消費者受壓:價格上升導致需求減弱
關稅開徵將直接推升消費性電子、汽車等核心產業的進口成本,品牌商勢必轉嫁成本至消費者端。消費支出壓縮將導致需求降溫,恐進一步波及全球科技供應鏈。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分析師Yang Wang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