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法院推翻地區法院核發之初步禁制令:聯邦第八巡迴上訴法院 2023年 H&R BLOCK, INC. v. BLOCK, INC.案

0
2021年美國公司Square, Inc.進行品牌重塑,更名為Block, Inc.並申請「Block」為商標。H&R Block Inc.對Block, Inc.提起商標侵害訴訟,並聲請初步禁制令。一審法院審酌後,核發初步禁制令,即Block, Inc.不得使用「Block, Inc.」、「Block」或其他類似變體,以及不得藉廣告、媒體傳播Block, Inc.與Cash App Taxes或其他稅務服務之關聯。Block, Inc.不服,遂向上訴法院提起中間上訴… 本案背景 H&R Block為成立於1955年的美國帳務管理公司,透過長期且高額的廣告活動,於實體及...

雷曼兄弟進入破產程序視為放棄商標?2022年聯邦巡迴上訴法院Tiger Lily Ventures Ltd. v. Barclays Capital Inc.案

0
雷曼兄弟公司自2008年破產以來,在美國的大部分資產與商標權被巴克萊資本公司收購。有一家公司在2013年向美國申請註冊「雷曼兄弟」商標,被巴克萊公司提出異議,認為雷曼兄弟公司在破產程序中仍有使用「雷曼兄弟」商標,並未放棄該商標權。2022年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做出判決,認為在破產程序中,雷曼兄弟公司仍持續使用該商標。 在美國商標法下,若停止使用商標,且不打算重新使用商標,視為放棄商標。放棄商標將導致商標權喪失,包括已註冊的聯邦商標可被廢止,或者不得再主張普通法上的商標權。 巴克萊資本公司取得「雷曼兄弟」商標卻未延展        巴克萊資本公司(Barclays Capital,以下...

專利侵害之損害賠償金計算與專利權人能否達成侵權銷售量之考量—以Water Techs. Corp. v. Calco, Ltd.案判決為例

0
本文意在介紹美國Water Techs. Corp. v. Calco, Ltd.案判決,其揭示專利權人應證明該原本的銷售量與侵權行為存在與否的因果關係。 在美國,專利權人能以侵權物品的銷售所得為損害賠償金,但其必須舉證「若非」侵權行為存在,其原本所能達到的銷售量。 本案背景 本案原告為Water Technologies公司與其子公司Water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s公司(稱WTC/WPCS)、及堪薩斯州立大學研究基金會(KSURF)。被告有Calco公司等,其不服本案地方法院的判決而上訴至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議題之一為核予所失利益之損...

聯發科法務長宿文堂: 查證人在未來智財權訴訟案件中占關鍵地位

0
面對即將於8月30日施行的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新制,聯發科副總經理暨法務長宿文堂表示,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看,在其中一項「擴大專家參與審判」的修正重點中,查證人新制將會是未來訴訟中的關鍵。他指出「到底有沒有侵權」是專利訴訟案件中兩大問題之一,而要判定有沒有侵權,查證人是一大關鍵。舉一個簡單的比喻,擁有好的查證人就如同擁有好的律師一樣,會在訴訟上占很大的優勢。因此,法院如何選任查證人,遊戲規則非常重要。 即將上路的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新制涵蓋面向極廣,包括修正智慧財產案件管轄變革、加強營業秘密保護、增訂律師強制代理制度與加強智慧財產案件集中審理、擴大專家參與審判、促進舉證便利與審理效能、紛爭解...

利用AI寫專利的可能性初探:前景與挑戰

0
承接北美智權報332期《利用AI寫專利的可能性初探 — AI的工作原理與限制》一文探討了AI的原理與其限制後,相信讀者已經掌握了新一代的AI觀念,接下來筆者就開始探討利用AI實際上進行撰寫專利的部分。本文會先簡單回顧專利寫作的特點,最後探討利用AI撰寫專利稿的前景和挑戰。 專利寫作的特點 沒有什麼創意是真正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專利也不例外。如圖1所示,任何一項專利標的的權利範圍其實都是建立在許多已知技術的基礎上,然後再加上發明人的一些創新點,或者是把多項已知技術做出巧妙的重新排列組合,而形成具有新穎性和進步性的專利。基於這種特點,人類在寫專利前,通常需要先搜集相關的已知技術,然後再從中...

利用AI寫專利稿的可能性初探 — AI的工作原理與限制

0
筆者曾經是一名程式設計師,有20年從事專利相關工作的經驗,目前仍致力於撰寫專利說明書。由於工作的需要,筆者也成為了一名專利發明人,申請了超過100件專利。然而,當筆者要寫這篇文章時,筆者不禁感嘆科技的進步神速。過去幾年來,筆者見證了許多企業試圖用電腦程式來實現寫專利的目標,甚至有些已經成功獲得了專利;但是,這些成果都沒有讓筆者感到驚艷;直到最近,利用AI寫專利才真正成為可能。雖然現階段還不夠完善,但根據目前的發展速度,很快就會變成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在這個系列文章中,筆者想先簡單介紹AI的機器學習原理,然後回顧專利寫作的特點,最後探討利用AI撰寫專利稿的前景和挑戰。關於更具體的寫作環節,將在下...

蘋果公司在美國註冊Apple Music商標踢到鐵板? 2023年聯邦巡迴上訴法院Bertini v. Apple Inc.案

0
2015年蘋果公司推出訂閱制的線上音樂串流服務Apple Music,並同時在美國申請商標。不料,有一位爵士音樂家Bertini先生提出異議,主張其早在1985年起就開始使用Apple Jazz這個商標,具有優先權(先使用日)。蘋果公司反擊,自己收購了Apple Corp公司的相關商標,而該公司在1968年就推出音樂唱片,有更早的優先權。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2023年4月做出判決,認為蘋果公司無法成功主張1968年的優先權。 蘋果公司申請APPLE MUSIC商標 蘋果公司在2015年6月推出APPLE MUSIC服務,並於美國申請「APPLE MUSIC」商標,指定使用於第41類服務...

USPTO解構騙徒如何藉商標申請之名,行詐騙之實

0
隨著商標申請註冊的數量一直攀升,利用商標申請案來進行詐騙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有見及此,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於4月下旬舉行了網路研討會,以《商標詐騙:如何避免及上當了該怎麼辦》(Trademark scams:how to avoid them and what to do if you get fooled)為題,由USPTO的專家小組向商標權人、代理人、以及企業說明騙徒的詐欺手法、以及如何有效保護自身的品牌及資產。 截至2023年第1季為止,包含國內本土、國外、以及馬德里協定途徑,在美國的有效商標註冊共3,052,953件 (圖1),如以註冊類別數來看,2023年第1季...

專利訴訟和解協議與促進競爭型之逆向給付利益 —以美國Actos案判決為例

0
本文在介紹促進競爭型的逆向給付利益協議案例,即美國聯邦紐約州南區地方法院的In re Actos End Payor Antitrust Litigation案(Actos案)判決。 專利訴訟中之「逆向給付利益協議」定義為,和解條件包括:(1)被控侵權人公司B於系爭專利保護期間到期前不會生產專利物品;(2)專利權人公司A則支付公司B數百萬元美金。 基本法理 關於限制競爭問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2013年的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v. Actavis, Inc.案(Actavis案)判決提出五項判斷因素: 系爭特定限制約定對競爭有潛力造成實際的負...

沒有魚,蝦也可以嗎? —談日本特許法102條第2項與第三項的重疊適用

0
在北美智權報第329期介紹的 日本知的財產高等裁判所之大合議判決 (令和2年(ネ)第10024號判決)中,在侵權賠償金額計算時,認定該案可以重疊適用日本特許法第102條第2項及第3項的規定,使得專利侵權賠償額度得以大幅提高。 其實,在2022年(令和4年)有多件判決涉及這個議題,對於特許法第102條第2項及第3項是否可以重疊適用的議題,這些判決都持肯定看法嗎?其實不然,其中當然有持肯定說的判決,可是也不乏持否定說的判決。特許法第102條第2項及第3項是否可以重疊適用,是否僅取決於法官的一念之間嗎?還是其中仍有規則可循呢? 我們來看看去年出爐的判決,究竟是基於什麼理由否定特許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