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成長不如預期,手機專利戰成隱憂

0
資策會MIC預估,2022年台灣手機出貨3.28億台,其中5G手機出貨量為2.46億台,占全球比重38%、年成長18.6%,展望2023年,台灣5G手機預估出貨2.68億台,比今年成長8.7%。隨著非台灣組裝的5G手機出貨量逐漸增加,明年台灣5G手機占全球比重將下滑至32%,陸系ODM業者將侵蝕台灣組裝廠營收表現,但短期內旗艦、高階機種仍是陸廠難以搶進之處。 受到地緣政治緊張、經濟面影響,消費市場面臨需求壓抑,資策會MIC估計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規模為12.6億台,手機出貨量比去年減少6.8%,展望202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約14.5億台,2022年至2026年的年複合成長率...

專利申請案撤回

0
專利申請案之撤回,除有例外規定,原則上屬於申請人的自由,申請人在專利申請案審定或處分之前,隨時可以撤回其申請案。若要撤回專利申請案,申請人應以書面提出申請,申請人為二人以上時,應由全體申請人提出撤回申請。 當申請人依法提出專利申請後,可能會基於某些理由,遇到需要將專利申請案或相關的程序撤回的情況,也就是不再繼續進行原申請的程序。不過,並非所有情況能撤回申請,有些程序是無法撤回的,需要特別注意。 專利申請案如改請為他種專利類型,由於原案改請後已不復存在,不得撤回改請申請、回復原申請專利類型。例如,將發明專利申請案改請為新型專利申請案,不得撤回該改請申請,使其回復為發明專利申請案。...

Fintiv立案基準滿兩周年,PTAB更須強化公信力

0
為了使專利無效的審查程序更加完備,美國在2011年的美國發明法案(America Invents Act, AIA)中成立了專利初審及上訴委員會(PTAB),並以核准後複審(PGR)、多方複審(IPR)等更嚴格的程序,對專利有效性的爭議進行審查。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套程序均以更傾向司法用語的「審查(Review)」取代傳統行政作為的「複審(Reexamination)」,意味著PTAB雖然仍屬於美國行政體系的一部分,但功能定位上已經有相當的司法性質。 但如此一來,PTAB難免與既有的法院審判產生矛盾。歷年來,關於這兩者之間的分工、定位和衝突解決已有不少判決先例,PTAB內部也陸...

談專利訴訟的裁判費計算:最高法院判決的演變

0
裁判費與「訴訟標的」(即請求權)之價額有關。在專利侵權事件中,專利權人要繳的裁判費和其請求權主張的內容有關,因為請求權類別決定「訴訟標的價額」之計算方式。本文在介紹專利民事訴訟之裁判費計算,除基本民事訴訟法條文的分析外,還討論最高法院對「訴訟標的價額」計算觀點的演變。 台灣民事訴訟制度採使用者付費主義,即原告於起訴時要繳納裁判費。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225號曾解釋「民事訴訟係當事人為自己之利益,請求司法機關確定其私權之程序,自應由當事人負擔因此所生之費用,方稱公平」。過去曾有《民事訴訟費用法》規範裁判費事務,但目前已回歸民事訴訟法的規範。 民事訴訟之裁判費 民事法院審理案件時,...

Albright法官被盯上,美國專利訴訟原告優勢不再?

0
網飛(Netflix)在今年8月中剛播映完畢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法律犯罪類型劇集「絕命律師」,該劇英文名稱 “Better Call Saul” 的起源,就是劇中主角索爾.古德曼律師用來招攬業務的廣告詞,暗示不論你闖了什麼禍,只要一被警察盯上「打電話找索爾就對了!」。而在現實世界中,雖然不見得有作風如索爾一樣的律師存在,但這幾年的美國專利權人也都曉得,如果想要取得對自己有利的專利判決結果,「去西德州聯邦法院找Albright法官起訴就對了!」 數據會說話。根據LexisNexis Lex Machina連續兩年的美國專利訴訟調查報告(可參考前文:2021美國專利訴訟調查:新冠疫情帶來了什...

專利申請送件方式

0
專利申請案件送件方式,可分為臨櫃送件、郵寄送件及電子送件三種方式。申請人可親至智慧財產局台北總局或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服務處收文櫃檯送件,或以郵寄或電子送件;若以傳真或e-mail等方式提出專利申請案,智慧財產局將不予以受理。 如上所述,申請文件送件方式有臨櫃送件、郵寄送件及電子送件等方式。除簡易申辦事項外,若以電子郵件、傳真等方式提出申請,智慧局將不予受理。簡易申辦事項包括:更正申請人之身分證字號及統一編號、變更專利權人之代表人、變更專利權人之地址、變更代收人地址、變更代理人地址、申請補發收據證明書、申請閱卷、申請影印、申請展期補正、申請面詢、勘驗及申請檢還樣品等,才可以電子郵...

中國《反壟斷法》修正落錘,2022年8月起施行

0
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或是此輪中國《反壟斷法》修改的最佳註解。 2022年6月24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正式獲通過。 根據該《決定》,中國施行近14年的《反壟斷法》,將於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全新修正後的版本。 從《反壟斷法(修正草案)》2021年10月23日在中國人大網公佈,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再到如今《決定》審議通過,前後歷時8個月之久,期間經歷了多輪的意見徵求和持續完善,最終確定的版本與最初的《反壟斷法(修正草案)》徵求意見版已有了不少的變化。 值得關注的是,與《反壟斷法...

疫情衝擊! 2022年上半年中國知識產權申請先降後升

0
1982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是中國改革開放後頒佈的第一部知識產權專門法律,在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到今(2022)年已滿40周年,中國知識產權局近日發布上半年成績單,宣布有效的商標註冊已正式超過4000萬件。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國歷經嚴峻的疫情防控,因此專利、商標、積體電路布圖設計等專利申請,均呈現「先降後升」趨勢。 2022年上半年中國知識產權主要統計 專利方面,中國發明專利授權39.3萬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47.3萬件,外觀設計專利授權38.3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3.3萬件。中國申請人通過《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註冊海牙協議》提交外觀設計國際申請3...

美國與臺灣設計專利之新穎性要件比較

0
本文以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的International Seaway Trading Corp. v. Walgreens Corp.案,來討論美國與臺灣在處理設計專利新穎性爭議時之差異。 本案系爭設計專利包括美國專利第D529,263號、第D545,032號、和第D545,033號;第一件專利是母案,而另二件專利是其接續案,三者皆關於洞洞鞋的設計。被控侵權物則是洞洞鞋。 原告International Seaway Trading公司是運動鞋類或服務物品的採購商或代理量販店的進口商。被告為Walgreens公司和Touchsport Footwear USA公司,...

USPTO專利適格性調查結果出爐:一致與可預測性是共通期望

0
去年7月,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因應多位資深美國參議員的要求,正式向外界徵詢對於專利適格性(patent eligibility)的公眾意見,以作為日後立法的重要參考。過了將近一年,終於在今年6月底時發布了調查結果。 在眾多專利議題中,適格性的討論度向來較低,是個相對冷門的領域,但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2010至2014年的一連串判決,尤其是2014年的Alice案後,關注度急速升高。 在Alice一案的判決當中,美國最高法院確立了判斷專利適格性的新標準,在原本第101條的文字之外,新增了兩步驟的審查架構:1.申請標的是否導向(directed to)抽象概念;2. 若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