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大歐洲專利訴訟事件: 醫療醫藥、行動通訊SEP成年度焦點
歲末年終,又到了瞻前顧後的時節。總部位於德國的「JUVE Patent」線上平台於12月下旬發布了2022年歐洲法院的10大專利訴訟事件,這些案件反映了歐洲專利法院以及歐洲專利局過去一年多采多姿的動態。在過去12個月裡,歐洲法院除了對行動通訊和小分子醫藥產品等爭議做出了裁決或審議外,案件還涉及新興領域,包括葡萄糖監測設備、太陽能電池板及新冠病毒疫苗專利。在行動通訊部分,主要議題多圍繞 5G、SEP 和 FRAND打轉。另一方面,業界也相當關注UPC(歐盟統一專利法院)可能於2023年上半年開始運作。
JUVE Patent嚴選出來的2022年10大歐洲專利訴訟事件分述如下。
(1)...
林宗宏:導入對審制能讓有切身利益的當事人充分主張,專利師公會樂觀其成
TIPO為推動「專利商標兩造對審及簡併救濟層級」之修法,已於2021年6月預告「專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商標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2稿,並於預告期間收集各方意見後,經審慎審酌,部分已採為草案內容,並修正專利法及商標法第3稿草案,於2022年4月19日函報行政院審查(簡稱《報院版》)。唯半年過去,草案仍在行政院待排程審查,希望政院可以加快審查腳步,盡早送立法院進行三讀,加速台灣接軌國際的腳步。
長久以來,我國行政救濟程序冗長、多方均呼籲改革。歷年來全國工業總會、專利師公會,產業界、學者專家多次建言,在參考外國法制修正我國救濟制度後,智慧局提交政院審查之專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報院版...
專利師
專利師,是一項依據《專利法》及《專利師法》而設置的專門職業頭銜,主要業務依據前項兩法規定,可代理執行專利相關業務。具體來說,專利師透過其在技術與法律上的專業,協助發明人申請專利,提供專利相關事宜之諮詢及服務,並協助處理專利相關爭訟案件。我國專利師法於2007年7月11日公布,2008年1月11日起生效,第一屆專利師國家考試也在2008年8月正式舉辦。
資格取得
經專利師考試及格及職前訓練合格者,得檢具證書費及相關文件向智慧局申請核發專利師證書,欲執行專利師相關業務時,應加入專利師公會後,始得執行業務。專利師考試由考選部依據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規定,訂定「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專...
跨不同產品之專利訴訟和解協議與限制競爭案例 —2020年美國FTC v. AbbVie Inc案
專利訴訟和解可能有限制競爭之狀況而違反競爭法。本文在介紹美國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v. AbbVie Inc.案,其涉及不同藥品之專利訴訟和解協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主張該些協議屬限制競爭類型;本案第三上訴法院認同該主張。
本案之原廠藥為AndroGel(昂斯妥凝膠,劑型為外用凝膠劑)屬睪固酮類藥物,而美國聯邦藥品與食品管理局(FDA)於2000年核准該藥物的新藥許可證。系爭專利為美國專利第6,503,894號(894號專利),於2020年8月30日到期,為AbbVie公司與Besins Healthcare公司(Besins公司)共有。
...
斯洛伐克智財權概觀及2021年申請近況
斯洛伐克共和國 (Slovenská republika) 是地處歐洲的內陸國家。根據地理分區的不同定義,斯洛伐克被認定為處於中歐和東歐之間。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和平分離成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國家。斯國面積約4.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46萬;北鄰捷克、北鄰波蘭、東鄰烏克蘭、南鄰匈牙利、西南鄰奧地利,首都和最大城市為布拉提斯拉瓦。斯國是歐盟,北約,聯合國,經合組織和世貿組織的成員國。
我國與斯國於2003年下半年方互設經濟與文化辦事處,在此以前,我國廠商甚少在斯投資。依據我國駐斯洛伐克代表處經濟組統計,目前在斯國投資或設有營運據點的上市櫃台商計有鴻海、台達電 (含2014年底併...
全球無人機專利佈局:中國專利申請後來居上
近年商用無人機崛起,舉凡運輸、農牧、搜救巡檢及國防等產業,都可以看到無人機的身影,應用領域相當廣泛,成長不容小覷,已成為未來各大產業發展的關鍵要件,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近期委託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及專利檢索中心執行《新興科技產業專利布局分析報告【無人機之智慧飛控技術趨勢分析】》,針對無人機的智慧飛控技術進行專利分析,幫助產業界了解技術整體發展趨勢、搶攻無人機的新藍海商機。
專利檢索策略
根據智慧無人機之技術概要設定檢索策略,本次檢索區域為全球,其主要分析區域以中國(CN)、美國(US)、日本(JP)、韓國(KR)、歐洲專利局(EPO)、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以及台灣(TW)為主,檢...
2021年全球智財權布局分析:專利申請量終於回到疫情前水準!
在新冠肺炎疫情壟罩全球的這幾年間,專利和商標的國際布局態勢悄悄地發生了改變。雖然中國在申請量上還是一枝獨秀,不過韓國正在拉近與日本在專利申請量上的差距,印度、巴西等開發中國家的商標吸引力,也漸漸趕上美國。未來又還會有哪些變化呢?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在11月底發佈了今年度的世界智財權指標(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 WIPI),分析全球在2021年的各項智財權申請與維護狀況。WIPO總幹事鄧鴻森 (Daren Tang)指出,從2021年的數據中,可以發現全球的智財活動已經逐漸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像是專利、商標、工業設計...
國際專利分類
國際專利分類(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簡稱IPC)是根據1971年簽訂的《國際專利分類斯特拉斯堡協定》所編製,為目前國際通用的專利文獻分類和檢索工具。IPC分類表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各國專利局及其他使用者,建立一種有效的專利檔案檢索工具,用以確定專利申請案技術揭露的新穎性,並評估其進步性或非顯而易見性。
國際專利分類的沿革
IPC於1975年10月7日開始生效,由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管理。IPC起初每五年更新一次,直到2000年時為第7版。隨著科技加快發展和複雜化,五年一次的改版顯然已無法因應實際需求,2006年更新時改為核心版(C...
專利侵害之損害賠償計算、與系爭請求項經部分無效後之重算—美國WesternGeco L.L.C. v. ION Geophysical Corporation案介紹
損害賠償計算中有所謂「所失利益」(lost profits)法,其估算「若不是」(but for)侵權行為時專利權人所早已獲得的銷售利益。基本上,專利權人必須舉證:(1)專利產品的需求;(2)沒有可接受的非侵權替代物;(3)其生產與行銷的能力,以能開拓該需求;(4)其所早已獲得的利益金額。
不過,當民事訴訟過程中,有部分的系爭請求項遭無效,則原所失利益法賠償金是否應重新計算?本文在介紹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的WesternGeco L.L.C. v. ION Geophysical Corporation案判決,供實務界參考。
背景
本案原告暨專利權人為WesternG...
專利舉發
專利法設置「舉發」制度的目的,是因為發明、新型、設計專利申請案經核准公告後即取得專利權,發生獨占排他之效力,故為了調和專利權人與公眾之利益,才產生此一之公眾輔助審查制度,以期藉公眾之協助,使專利專責機關就已核准公告的專利案再予檢視,讓專利權之授予更臻正確無誤,也提高社會公眾對於專利制度的信任。
除了專利法有舉發的相關規定,依據現行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法院於民事侵權訴訟中應就專利有效性抗辯進行審理判斷,亦即被控專利侵權人可在訴訟中對系爭專利提出類似舉發的主張,但應注意民事訴訟的判決確定結果僅對個案具有拘束效力,亦即該專利權仍然存在;而經專利舉發撤銷專利權確定者,其專利權效力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