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魚,蝦也可以嗎? —談日本特許法102條第2項與第三項的重疊適用

0
在北美智權報第329期介紹的 日本知的財產高等裁判所之大合議判決 (令和2年(ネ)第10024號判決)中,在侵權賠償金額計算時,認定該案可以重疊適用日本特許法第102條第2項及第3項的規定,使得專利侵權賠償額度得以大幅提高。 其實,在2022年(令和4年)有多件判決涉及這個議題,對於特許法第102條第2項及第3項是否可以重疊適用的議題,這些判決都持肯定看法嗎?其實不然,其中當然有持肯定說的判決,可是也不乏持否定說的判決。特許法第102條第2項及第3項是否可以重疊適用,是否僅取決於法官的一念之間嗎?還是其中仍有規則可循呢? 我們來看看去年出爐的判決,究竟是基於什麼理由否定特許法第...

方法專利的損害賠償金可擴增至以侵權方法所製造之物品之銷售:美國Central Soya Co. v. Geo. A. Hormel & Co.案

0
專利侵權行為若導致專利權人的損害,侵權人有賠償責任。本文在介紹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的Central Soya Co. v. Geo. A. Hormel & Co.案判決,其揭示如果涉及方法專利,損害賠償金的計算可基於侵權方法所製造之物品之銷售量。 本案背景 Central Soya Company, Inc.(稱「Central Soya公司」)於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奧克拉荷馬州西區分院起訴Geo. A. Hormel & Company(稱「Hormel公司」),並請求禁制令與賠償為專利侵權之救濟。本案地方法院在無陪審團陪審的情況下,裁定Central So...

USPTO鼓勵包容性創新活動, 推出《首次申請者加速審查》試點計劃

0
為了鼓勵全美更多的創新活動,及創建一個更公平和多樣化的創新生態系統,USPTO (美國專利商標局)於3月8日公佈了其包容性創新委員會 (Council for Inclusive Innovation , CI2)的《首次申請者加速審查》試點計劃 (First-Time Filer Expedited Examination Pilot Program)。藉由透過USPTO對其申請的快速初步反饋,也就是快速提供首次審查意見 (First Office Action, 1st OA),新舉措讓符合「微實體」(micro entity)資格、且是首次申請專利權的個人或微小企業受益;目標對象涵蓋了來...

以侵權人所剝奪的銷售量計算損害賠償:美國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 v. Magna-Graphics Corp.案

0
專利侵權人若與專利權人競爭時,前者會銷售侵權物品給專利權人的客戶;於此時,專利權人可以所失去的銷售量做為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計算基礎。本文在介紹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的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 v. Magna-Graphics Corp.案判決,以供實務界參考。 背景 本案原告為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Paper Converting公司),起訴Magna-Graphics Corp.(Magna-Graphics公司),指控後者侵害系爭美國專利第Re. 28,353號(353號專利)。 本案地方法院裁定...

沒有魚,蝦也可以喔—從令和2年(ネ)第10024號的大合議判決談專利侵權賠償金計算

0
2022年(令和4年)10月20日,日本知的財產高等裁判所(以下簡稱知財高裁,大致對應於我國的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做出了一件大合議判決(案號:令和2年(ネ)第10024號),此一判決相當受到大眾矚目,究其原因,除了因為判決中認定的賠償金額高達近四億日圓之外,該判決中還特別涉及特許法第102條第2項及第3項是否可以重疊適用的問題。由於此判決是由知財高裁的大合議部的五人合議所做出的判決,因此,可視為知財高裁整體對於專利權侵害時的損害額計算方式的見解,具有相當高的指標性,值得大家注意。 案情概要 本案的原告富士醫療器公司(以下簡稱為甲方)為日本發明專利第4504690號(專利A)、日本發明專...

專利修正

0
申請人為儘早取得申請日,通常在完成發明後,即檢具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及必要之圖式等文件向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但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錯誤、缺漏等情事。為使申請專利之發明能明確且充分揭露,申請人得自行修正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此外,如智慧局經審查發現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有必要修正時,亦得依職權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 提出時點 於申請發明專利和設計專利時,為避免延宕審查時程,經發給審查意見通知後,申請人僅得於指定期間修正;此外,初審核駁審定後,提出再審查者,仍得修正 (詳表1)。至於新型專利,於智慧局發給通知修正函前,均得提出修正;惟於智慧局發給通知修正函後,...

談美國專利侵權損害賠償計算中Panduit測試法之緣起

0
美國專利法第284條(35 U.S.C. § 284)規定專利所有人應從侵權人處獲得損害賠償以合理地為侵權行為來補償。實務上,法院以Panduit測試法估算專利權人之「所失利益」(lost profits)為損害賠償金。該方法類似台灣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1款中「發明專利權人得就其實施專利權通常所可獲得之利益,減除受害後實施同一專利權所得之利益,以其差額為所受損害」。 本文在介紹美國聯邦第六巡迴上訴法院(「第六巡院」)於Panduit Corp. v. Stahlin Bros. Fibre Works 案判決所創設的Panduit測試法,以供實務參考。 背景 原告Panduit...

2022年台灣智財權數據:外商發明專利申請突破3萬件!

0
2022年經歷了俄烏戰爭、物價狂飆還有資訊產品需求不若以往,廠商的台灣智財權佈局力道也因此大受影響,包括設計專利跟商標的申請量都不盡理想,只有發明專利受到半導體產業鏈的支撐還能維持正成長。但儘管如此,從宏碁、蘋果還有飛利浦等廠商的動向來看,資訊硬體產業對於設計專利的重視程度也漸漸在提升當中。 綜觀2022年3項主要智財權申請數據,除了發明專利申請量維持成長外,設計專利以及商標都呈現衰退。發明專利申請量在2022年突破了5萬件,比起2021年增加了2%;至於設計專利和商標申請量,則分別比2021年減少了550件(7%)和1200件(1%)。 發明專利申請量在2020年後,已經連續...

「擴大的(Enlarged)」是多大? 2023年Grace Instruments Industrial v. Chandler Instruments案

0
相對性用語通常蘊含「比較」的概念,使用在專利請求項時,是否能明確地界定所欲保護的技術特徵,將取決於對PHOSITA來說是否為可合理推知,或說明書是否提供足夠的敘述來支持。另依臺美實務見解,解釋專利請求項時,應循既定流程;若專利權人在說明書針對請求項中之用語已有明確之定義或說明時,應以該定義或說明為準。2023年Grace案,因聯邦地院錯誤優先採用專業字典等外部證據的前提下,錯誤地認為PHOSITA無法推知系爭請求項中「擴大的(enlarged)」的意義,而被美國聯邦巡迴區上訴法院(CAFC)糾正。 解釋請求項之流程 發明專利權的範圍,以請求項為準;解釋請求項時,並得審酌說明書及圖式。而...

談美國專利訴訟之第一戰:「特定性管轄權」爭議

0
本文在介紹美國民事訴訟之「對人管轄權」(personal jurisdiction),特別是「特定性管轄權」(specific jurisdiction)與台灣廠商案例以供參考。 美國專利訴訟中之管轄權爭議是應注意的議題。一旦承審的地方法院無管轄權,即可移轉案件到其他法院,而對原告產生訴訟成本,例如尋找新的在地律師、重新評估訴訟策略等。若被告有機會換到「非專利權人友善」的地方法院,專利侵權不成立的機會將增加。 美國聯邦法院之管轄權 美國司法體系分為聯邦層級和州層級。州法院有「一般性管轄權」(general jurisdiction)。除美國聯邦憲法或法律有規定外,州法院可管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