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侵害營業秘密行為之危險性與其論罪
根據營業秘密法第13條之1,侵害營業秘密行為涉及四類犯行:(1)第一類為「以竊取、侵占、詐術、脅迫、擅自重製或其他不正方法而取得營業秘密,或取得後進而使用、洩漏者」;(2)第二類為「知悉或持有營業秘密,未經授權或逾越授權範圍而重製、使用或洩漏該營業秘密者」;(3)第三類為「持有營業秘密,經營業秘密所有人告知應刪除、銷毀後,不為刪除、銷毀或隱匿該營業秘密者」;(4)第四類為「明知他人知悉或持有之營業秘密有前三款所定情形,而取得、使用或洩漏者」。
四類行為的危險性能否足以達到一程度,其使得即使遭侵害的資訊被法院判定不合營業秘密要件,也必須判被告屬未遂行為,而應依第13條之1第2項和第13條之...
學研機構目標就是把研發成果推廣出去 要如何保護營業秘密?
為引導法人研究機構健全營業秘密管理,智慧局於11月8日辦理了「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管理趨勢與實務分享」交流會,廣邀各界共襄盛舉,期能引導法人研究機構重視並強化營業秘密管理,循序漸進落實保密機制。基本上研究機構在產出很多研發成果後,是希望廣為推銷出去的;但對企業來講,本身就是希望獨有,因為這是企業的競爭力,當然不希望跟別人分享,兩者幾乎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運作上面會有一些差異。針對法人研究機構如何管理營業秘密的議題,本次交流會邀請到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科院),以各自領域的營業秘密管理現況為主軸進行分享,並由資策會科法所創智中心根據國內外推動研究機構營業秘...
因缺乏合理保密措施 超過六成營業秘密案件獲不起訴處分
據法務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為止,有約六成多到七成的案件結果均是不起訴處分,而不起訴的主因是提告人未採取「合理保密措施」。究竟何為「合理保密措施」?很多時候可能企業認為已經做好做滿,但法院就是認為還不足,因此便存在落差,且以目前情況觀之,落差還蠻大的。然而,經過多年磨合,TIPO智慧局國際及法律事務室主任何燦成表示,目前司法實務已經差不多有穩定的見解,所以不管是企業或是法人機構,都應該設法去要符合其標準。
11月8日於經濟部智慧局主辦、資策會科法所執行之「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管理趨勢與實務分享」交流會中,智慧局主任何燦成除了以具體案例來說明營業秘密保護的重要外,也詳細介紹了...
合理使用之轉化性解釋(上):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AWF v Goldsmith
利用他人著作並融入新創意,究竟是需要授權之衍生著作,或是屬於合理使用之利用行為?在2023年AWF v. Goldsmith一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就如何解釋「轉化性」形成兩派對立意見。本篇彙整該案判決理由及協同意見書,不同意見書內容則留待後篇介紹。
1981年,攝影師Lynn Goldsmith(即本案被上訴人)受託為流行音樂家Prince Rogers Nelson拍攝人像照,幾年後,《浮華世界》(Vanity Fair)請求Goldsmith「單次」有償授權該次攝影作品,作爲插畫參考。藝術家Andy Warhol受聘製作插畫,衍生創作的紫色絲網肖像畫即刊載於1984年11月號雜誌...
生成式AI產出之著作權登記: USCORB 2023年《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著作權登記案
2022年9月21日,Jason M. Allen以其得獎畫作《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向美國著作權局(USCO)提出平面美術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遭到拒絕。申請人不服,提請USCO重新審查,但得到相同結果。申請人仍不願放棄,於2023年7月12日提請著作權局複審委員會(USCORB)進行第二次重新審查…
本案背景
2022年8月,Jason M. Allen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辦的年度美術競賽中,以畫作《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奪下首獎。由於其畫作是以Midjourney AI生成圖像為基礎修改而成,從而引起各界關注。2022年9月21日,...
美國白宮發布AI行政命令 提示2024年USPTO重點工作項目
美國總統2023年10月30日發布AI行政命令,在專利事務部分,責成USPTO於2024年發布AI發明人指引,並釋明AI相關發明的專利適格性問題。惟,若美國公眾要求放寬AI發明人定義,不是USPTO按現行法規所能處理,將需等待美國國會討論及修法。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23年10月30日針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開發使用發布行政命令(以下稱AI行政命令),智慧財產是其中關鍵,為促進AI產業發展,美國著作權局(United States Copyright Office,簡稱USCO)、美國專利商標局(United Sta...
侵害商標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違反歐洲人權憲章? 2023年歐洲法院G. ST. T.案
在保加利亞的刑法中有侵害商標罪,對於侵害商標有持續或有重大傷害者,可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歐洲人權憲章》要求罪刑相當原則,刑罰的輕重與犯罪的程度要合乎比例。歐洲法院在2023年的G. ST. T.案中認為,保加利亞此種侵害商標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規定,違反《歐洲人權憲章》的「罪刑相當原則」。
保加利亞侵害商標法的刑事責任
保加利亞刑法典第172b條規定:「
(1) 未經專有權人同意,在交易過程中使用商標之人…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5000保加利亞列弗以下之罰金。
(2) 若重複實施第1項所述行為或造成重大有害影響(significant harmful effects),處五年...
生成式AI產出之著作權登記:USCO 2023年《Zarya of the Dawn》著作權登記案
2022年9月15日,美國藝術家Kristina Kashtanova以自己為著作人,向美國著作權局(US Copyright Office,USCO)申請《Zarya of the Dawn》之著作權登記。登記後不久,USCO從社群媒體得知《Zarya of the Dawn》之創作過程涉及Midjourney 人工智慧(AI)之使用。USCO認為Kashtanova並未於申請時揭露AI使用情形,有提供不實陳述之嫌,有意撤銷其登記……
本案背景
2022年9月15日,Kristina Kashtanova向USCO提出著作權登記申請。依其提供的資訊及著作樣本,要登記的標的是一本名為《...
USPTO修訂37 CFR 1.704(d) 有意最大化美國Patent Term者務須注意
USPTO修訂37 CFR 1.704(d)法條文字,若提交IDS但不希望被計為申請人延誤、倒扣PTA天數,自2023年7月17日起,須以指定方式提交USPTO制式表格。
USPTO 2023年6月15日公告修訂37 CFR 1.704(d)法條文字:若申請人提交IDS,但不希望被計為申請人延誤、倒扣專利權存續期間調整(patent term adjustment,簡稱PTA)天數,須使用USPTO制式表格,並以指定方式提交IDS。
依37 CFR 1.704(d),凡屬37 CFR 1.704 (c)(6)、(c)(8)、(c)(9)、(c)(10)、(c)(12)應扣PTA...
美國經濟間諜法之竊取營業秘密罪之著手犯與其啟發
在2013年,台灣營業秘密法導入刑事責任。然而,對被害公司最大的挑戰是法院認定系爭資訊非屬「營業秘密」。當營業秘密法納入刑事責任時,其修法目的意在補足刑法所缺少的打擊「產業間諜」之處罰。既然營業秘密法第13條之1第2項和第13條之2第2項規定侵害營業秘密罪之「未遂犯」,則對客觀上有竊取資訊行為之被告,得否視為侵害營業秘密罪之「未遂犯」而處罰,有討論之必要,以能達成遏阻「產業間諜」之立法目的。本文欲從美國《經濟間諜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EEA)竊取營業秘密罪(18 U.S.C. § 1832)中之「著手犯」(attempt)犯行為參考,來思索「未遂犯」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