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示,環境部新發布兩項管理辦法

0
為鼓勵並管理產品碳足跡計算及標示,環境部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於3/19發布「自願性產品碳足跡核定標示及管理辦法」及修正「溫室氣體認證機構及查驗機構管理辦法」部分條文,讓產品製造、輸入或販賣業者從產品製程及供應鏈掌握碳排放量並有一致性計算及揭露,提供民眾消費參考,進而帶動產品綠色設計及低碳生產,促進溫室氣體減量。 環境部表示,台灣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示行之有年,目前市面上有效碳足跡標籤636件,以日常生活所使用各種產品為主,包括食品、食用油、飲料、清潔用品,也有包括交通運輸服務類等。112年「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布施行,其中第37條第2項將自願性產品碳足跡申請核定、查驗及標示等納入規...

印尼稅務稽查制度升級,台商關注三大變革

0
印尼財政部於2025年2月中旬發布PMK-15規定,全面修訂稅務稽查程序。該規定適用於2025年2月14日起所有稅務稽查通知書(Surat Pemberitahuan Pemeriksaan/“SP2”)的案件。資誠印尼商務服務會計師鍾佳縈表示,已投資布局印尼的台商,應注意PMK-15下的三大重要變革。 稅務稽查的新分類 過去,印尼稅務稽查分為現場稽查、辦公室稽查及具體資料稽查。PMK-15將稅務稽查重新分類為全面性稽查(Pemeriksaan Lengkap)、重點稽查(Pemeriksaan Terfokus)及特定稽查(Pemeriksaan Spesifik)三大類。 ...

法律資料涉及AI訓練資料庫之首件著作權侵權判決出爐:淺析Thomson Reuters v. Ross一案

0
針對法律資料庫巨擘Thomson Reuters與競爭對手Ross Intelligence自2020年掀起之侵權爭議,德拉瓦州聯邦地院終於定調,Ross構成著作權侵害且不符合理使用。 本案原告Thomson Reuters擁有知名法律研究平台Westlaw,為使用者提供判例法、州及聯邦法規、期刊論文、專論等法律資料。Thomson Reuters指控Ross Intelligence抄襲Westlaw資料庫提供之裁判要點(headnotes),Ross則質疑該資料庫中之要點及其法律分類系統「Key Number System」是否受法律保護,並主張合理使用。負責審理本案之Bibas...

保護外國投資人的營業秘密是智商法院責無旁貸的責任

0
台灣國際連結一部分是依賴經濟活動,包括外國人在台灣生產或研發的投資。技術投資須要智慧財產權保護,特別是涉及製程細節的know-how,必須透過《營業秘密法》的刑事處罰制度,才能遏阻有目的性的技術資訊竊取活動。本文舉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109年度刑智上重訴字第4號刑事判決(MC案)為例,揭示檢調執法是一回事,但法院審判結果也很重要。法院如果漠視營業秘密竊取行為的惡性,後果將不利營造吸引外國企業投資的友好環境。 MC案背景 MC案屬典型的透過挖角來取得營業秘密的案例。MC案的系爭營業秘密涉及半導體元件D產品之製程,屬於美國公司MC科技所研發,其在台灣設有子公司(台灣MC)以生產D產品。被告L...

歐盟ESG規範鬆綁,80%企業可能免除報導要求

0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後,發布了包括退出巴黎協定、終止聯邦政府多元平等共融(DEI)政策等一系列「反ESG」的行政命令,其主要訴求在於擔憂美國全球領導地位及產業競爭力流失。在海洋另一端向來更為擁護環境、人權與社會正義的歐洲大陸,歐盟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近日亦推動一系列措施,旨在重新檢討、鬆綁或延遲生效近幾年更加嚴格的ESG相關規範,以鞏固歐盟境內企業的競爭力。 歐盟ESG揭露規範鬆綁 此波受到檢討的ESG規範,包括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

日本修正設計法實施後新保護對象之設計註冊申請趨勢

1
隨著《特許法等部分修正法律》(2019年5月17日法律第3號)於2020年4月1日實施(部分規定除外),日本設計法新增了對圖像、建築物及內裝設計的保護。此外,相關設計制度亦得到擴充,允許在主設計的公報發布後(基礎設計申請日起10年內)提交相關設計申請。 這些設計的申請情況引起了許多企業及相關單位的廣泛關注。因此,日本特許廳將定期公布這些設計註冊申請的現況,以下為截至2025年3月3日的統計數據: 要注意的是,上述申請件數包含目前正在審查中的案件,因此註冊件數與申請件數之比並非註冊率。 統計定義說明 為便於統計,上述「圖像」、「建築物」及「...

KIPO擴大對出口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支援

0
韓國專利局 (KIPO) 近日宣布,將進一步擴大對出口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支援,特別是針對企業在海外市場面臨的智慧財產權糾紛與申請需求。為此,KIPO將於2025年3月4日至3月25日招募企業參與「2025年海外智慧財產權中心法律服務支援專案」。該專案旨在為已進入或計劃進入全球40個主要出口國家的企業提供全面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包括當地智慧財產權申請、法律意見書撰寫、侵權損害調查等。 此次支援專案的申請對象為在韓國註冊並已進入或計劃進入支援國家的企業。企業可通過「海外智慧財產權中心支援專案申請入口網站」(https://ip-navi.or.kr/ipcenter)提交申請。KIP...

虛擬資產發展趨勢下的創新應用與監管挑戰

0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營運長吳偉臺在指出,虛擬資產的出現正逐步改變傳統金融生態。美國總統川普對虛擬貨幣的友好態度,再度讓加密資產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此外,隨著我國金管會與央行對於虛擬資產之態度逐漸開放,亦將推動虛擬資產交易進入新里程碑。2023年行政院確立金管會為虛擬資產監理的主管機關,可預見加密資產服務事業將以類金融企業之形式進行監管。為維護市場穩定,相應之政策制定為目前全球政府之共同目標。 虛擬資產發展至今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不小影響,各國針對虛擬資產之監管與規範亦逐步成形。為深入解讀虛擬資產最新發展趨勢下的機會與挑戰,PwC Taiwan近日舉辦「解讀虛擬資產新趨勢:創...

訓練 AI 模型的著作權風險:當資料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台灣有何策略?

0
在二月初時,國科會表示為了建置主權 AI,需要完整、高可信度的資料庫,並直指要鬆綁著作權法,以將政府的開放資料用在 AI 研發,來解決缺乏訓練資料的問題,此提議引起學界譁然。 為了推動 AI,修法放寬聽起來勢在必行,但修訂著作權法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要如何顧及著作權人的權益?目前業界用於訓練 AI 的資料,除了使用無著作權,以及合法授權的資料外,大多還需加入一些灰色地帶的資料,例如網路新聞、部落格文章、論壇留言等,這些其實都屬於未授權之使用。若進行修法,勢必要考量是否會有連帶影響。 與現行著作權法規的衝突 目前已有許多 AI大廠因為著作權議題而被告上法院,例如: 通用A...

中國發明與實用新型援引加入制度再說明

0
中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在2023年12月21日公布,新增多項制度,諸如:專利權期限調整、優先權主張的恢復、增加與改正、局部外觀設計開放申請…等,其中對於援引加入事項則是接軌PCT的規範,於此再對此制度的規範予以說明,讓讀者更清楚CNIPA的作業規範,以活用此項制度。 中國知識產權局於2023年12月21日正式公布專利法實施細則,並自2024年1月20日開始施行。其中有項新增規範給予申請人更大的優惠,於此僅針對[援引加入]的規範加以說明如下: 2024年1月20日施行的細則的第44條第1項第1款以及第46條規定: 第44條  專利申請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