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圖片提出創作過程紀錄才能證明原創性?從2025年貓咪晶鑽吊墜案看中國法院對「人類具原創性」認定標準

0
中國北京互聯網法院(下稱北京法院)近日於9月16日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刊登一篇介紹貓咪晶鑽吊墜案判決的文章 — 內容是關於北京法院審理一起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生成圖片創造是否具有著作權侵害之最新案例。北京法院針對此案件提出一最新判定標準,認為原告若要證明利用Gen AI生成的創作具有原創性,有義務說明其創作思路、輸入指令內容、對AI生成內容選擇和修改的過程,並提交相應的證據。 事實背景 本案的原告周某,為中國文化創意行業的內容創作者。其在與被告中國北京某科技公司合作創業期間,獨立使用Gen AI軟體「Midjourney」生成「貓咪晶鑽吊墜」一圖(圖1),並在其微信群聊中公...

EPO自2025/10/01開始接受線上送件彩色及灰階圖式

0
如先前報導,2025年9月5日EPO正式公告:2025年10月1日起,透過Online Filing 2.0、ePCT、EPO Contingency Upload Service、MyEPO等方式線上提交者,EPO將接受其彩色、灰階圖式送件,且將以該局收件的原樣圖式開放公眾查閱。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對專利評價報告書司法意見批復

0
眾所周知,中國的專利權評價報告書係針對實用新型與設計專利而出的文件,等同於台灣的新型的技術報告書,都不是行政決定,無法對此文件的決定提出訴願與行政訴訟。

【北美智權報388期】火熱出刊:從智財局2026預算看戰略:TIPO、USPTO、KIPO比一比

0
隨著2025年進入下半年,全球創新與智財發展的脈動愈加緊湊。從各國智財局公布2026年度預算,到AI技術在產業鏈全面推進,再到地緣政治與永續議題的深刻影響,無不揭示智慧財產已成為科技、經濟與社會治理交會的關鍵戰場。《北美智權報 388期》聚焦多元視角,帶領讀者從政策數字讀懂戰略意圖,從法律案例洞察規範挑戰,並從產業趨勢探尋台灣的機會與風險。

以實例說明在地老店商標取得「著名性」的困境 建議認定範圍應從寬

0
在地老店具備「單一店面、經營長達數十年或百年、營運人員以家族成員為主,並事業至少傳承到下一代且仍有意繼續傳承下去」等特徵。作為商業單位,「商標權」是在地老店法律面上不能少的智慧財產保護。即使對於沒有取名的店家 — 名氣在消費者口耳相傳中已留下品牌印象,而會有被私自命名的情況發生。然而,在地老店能否受到著名商標的保護,有其本質上的限制。本文藉由《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113年度民商訴字第9號民事判決》(涼心案)為例,來探討在地老店在商標保護與遭遇著名商標認定上的困境。 背景 原告暨商標權人WangSL於雲林縣北港鎮大同路上經營「涼心青草茶」攤位。「涼心青草茶」的原創辦人WangJT為原告父親...

歐盟提起的SEP禁訴令爭端落幕:WTO仲裁裁定中國禁訴令違反《TRIPS協定》

0
近五年來,手機通訊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 SEP)的訴訟若在中國法院提起,法院會核發禁訴令,不准當事人在他國法案提起訴訟,避免與其認定有所矛盾。歐盟(EU)認為中國法院這種作法違反WTO下的《TRIPS協定》(Agreement on Trade 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全稱為《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請求WTO進行仲裁(WTO DS611案)。原本第一階段的DSB專家小組報告對中國方有利,但經上訴後,2025年7月仲裁庭推翻專家小組報告,認為中國法院的禁訴令(anti-...

如何保障受刑人通訊隱私及其著作權?淺析新加坡Syed Suhail bin一案判決

0
受刑人是否與一般公民同樣就其通訊享有隱私與著作權保護?本篇介紹新加坡上訴法院(Court of Appeal,下稱法院)針對此一議題所為之判決。 本案源自於Syed Suhail bin Syed Zin等13名關押在樟宜監獄之受刑人(後稱上訴人),指控新加坡總檢察署(Attorney-General’s Chambers, AGC)與新加坡監獄署(Singapore Prison Services, SPS)違反民法賦予之保密權(right to confidentiality)並侵害其著作權。所涉及之個人通訊內容包括四大類:(1)寄給公共機構或政府機關之書信;(2)與新加坡律師公...

以實例說明,台應參酌「物品專利所生產之物」計算專利侵權損害賠償

0
物品專利權人可根據台《專利法》第58條主張「他人未經同意而使用該物之行為」屬專利侵權行為,但如何依同法第96條請求損害賠償?而能否以專利物品所生產的產品來計算?值得討論。本文將先以《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2年度上字第25號民事判決》(25案)為例,來說明目前台灣司法實務的問題,再透過2則美國判決來建議台法院應如何參酌侵權人實施其物品專利所生產之物,計算專利侵權損害賠償。 25案之問題 25案系爭專利為新型專利證書號第105185號「壁紙包含發泡材料於浪板內層之浪板製造機結構」。該製造機生產含隔熱材料之多層式浪板,為建築業界所採用之簡單架構式構築材料。該浪板以數個金屬面層板材所組成 — ...

民事確認訴訟中可否主張移轉專利權登記給真正權利人?

0
專利申請權係有權利之人方能提出申請,而當被非權利人提出專利申請且經智慧局核准審定領證取得專利權者,真正專利權人可以在確認訴訟中,主張非真正權利人應移轉登記系爭專利給真正權利人所有嗎?

韓國假貨治理進入3.0時代:AI預防+重罰制度,全面守護品牌與國民安全

0
為防堵假冒商品對國民健康安全、企業創新與韓國品牌形象造成的衝擊,韓國政府宣布將全面升級打擊假貨的策略。韓國智慧財產局(KIPO)於7月底公布了《打擊假冒商品流通全面對策》,強調將以更精密的科技與更嚴格的制度,構築跨部門合作的全新假貨治理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