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登全球創新榜,看中國大灣區知識產權最新發展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0
96
圖片來源: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官方網站

中國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勁的區域之一,近年來在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產權(中國稱知識產權)領域的發展成果,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興建大灣區被視為中國一項重大的國家級戰略,目標是共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官方政策與資源的推動下,大灣區的知識產權系統正努力打通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一條龍,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最新發布的「2025年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排名」,核心由大灣區構成的「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躍居全球首位,超越了東京、矽谷等傳統創新重鎮。此外,「澳門—珠海集群」也連續兩年進入全球百強,充分展現了大灣區的創新活力。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圍繞中國珠江三角洲和伶仃洋組成的城市群,包括廣東省九個相鄰城市: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和副省級市與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肇慶七個地級市,以及香港與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占廣東省土地面積的30%左右,截至2022年人口達8,600萬,生產總值超過人民幣13萬億元,是中和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最高,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之一。10月31日,中國知識產權局在廣州舉辦「知識產權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記者會,分享大灣區如何推動知識產權發展。

圖1. 中國知識產權局舉辦「知識產權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記者會現場;圖片來源:CNIPA

專利與商標總量佔中國六分之一

從知識產權數量來看,大灣區的存量和增長速度皆呈現高成長性。截至今年6月,經中國官方授權的有效發明專利累積達81.7萬件,有效註冊商標累積達852.4萬件,兩者均佔中國全國總量的約六分之一。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大灣區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高達1.35萬件,相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三成,顯示大灣區的創新成果正加速走向國際市場。

知識產權綜合改革先行試驗區

在頂層設計方面,官方支持廣東省先行先試,進行知識產權領域的綜合立法探索。例如,推動「中新廣州知識城」深化知識產權運用及保護的綜合改革,推出了數十項改革措施。同時,廣州、深圳兩大城市也開展了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的優化試點工作,圍繞推進科技成果賦權、支持創新主體海外維權等重點任務進行深入探索。中國官方強調發揮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重要合作平台的作用,積極在知識產權貿易、營運轉換、跨國保護等領域,加強與香港、澳門的知識產權工作銜接及機制對接,以促成跨境合作。

為提升國際一流的經商環境軟實力,大灣區建構了完善的保護體系,支持建設了6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及8個快速維權中心,以及6個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工作平台,為高端製造、新能源等重點產業提供服務。

開闢專利審查綠色通道、建構知識產權轉化

為提升審查效率,官方開闢了專利審查綠色通道,並實施了港、澳申請人在內地發明專利申請優先審查試點項目,同時開設了針對香港創新主體的專利快速預審服務,以縮短港澳企業獲取專利的等待時間。在執法層面,大灣區積極開展知識產權業務執法協作,建立線索通報移送、證據互認等跨區域合作溝通機制。在糾紛解決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已建立包含60餘名港、澳籍調解員的專業調解員隊伍,累計調解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已超過1,700件。

另一方面,大灣區也致力將知識產權轉換為可在市場運用與產業轉換的價值,大灣區加速培育高價值專利,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珠海、廣州三地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均遠超全中國平均數量。廣東省已完成全省175所大學及科研機構近10萬件存量專利的盤點工作,並發布推廣「先用後轉」專利成果2100餘項。此外,橫琴、前海知識產權綜合營運服務中心及南沙粵港澳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台的建置,積極推動跨境專利技術的對接轉換、開放授權、質押融資、證券化等業務。特別是在深圳河套地區設立的國家知識產權營運國際轉化試點平台,已推動120餘件高價值專利達成交易意向,成為國際科技成果轉移的重要樞紐。

深化中國內地與港澳合作

在公共服務方面,大灣區支持大型知識產權活動,佈局建置了46個國家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並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建置了14家技術與創新支援中心。上線的粵港澳知識產權大數據綜合服務平台,提供了超過2.9億條全球各類的知識產權數據。同時,為了便利港澳居民,不僅連續五年在香港設立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考點,更與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共同推動專利審查業務文件資訊交換系統上線。

在人才培養方面,大灣區與北京大學合作共建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打造國際化知識產權人才培育新平台。透過為香港審查員提供內地培訓實習,並為澳門官員及科研機構人員提供技術分析培訓,促進了三地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的交流與融合。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華常駐代表機構中,有7家設在廣東,顯示大灣區在中國知識產權服務業對外開放水準的領先地位。

資料來源:

2025/10/31,CNIPA:「知識產權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新聞發佈會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