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亞洲生技大展》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專訪:生技中心獲2025 BIO ASIA AWARD組織大獎桂冠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0
1453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榮獲2025年「BIO Asia Award」組織獎(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 Award)桂冠,也是本屆唯一榮獲組織大獎的單位。此次由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獎章委員會提名,生技中心代表台灣參賽,並從印度、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多國機構中脫穎而出,象徵國際對台灣生技產業和生技中心的高度肯定。而今年7月剛走馬上任的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也在2025亞洲生技大展中接受《北美智權報》專訪,介紹DCB今年展出的亮點技術。

圖1.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獲頒2025年「BIO Asia Award」組織獎,左起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博士、行政院長卓榮泰、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攝影:北美智權/吳碧娥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表示,為了促進亞洲地區跨域交流合作,由國際委員會評選,遴選第二屆BIO Asia Award,以表彰機構或個人在亞洲地區生技整體發展與公衛服務的貢獻。BIO Asia Award 是目前亞太生技產業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獎項之一,該獎項與諾貝爾獎、唐獎等國際大獎同樣著重「創新價值」,但核心宗旨更聚焦於「推動亞太地區整體生技產業發展的實質貢獻」。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強調,獲獎者必須在科技創新、產業鏈結、政策規劃與推動、公共衛生與防疫等面向展現長期且具體的貢獻和影響力,不只是「做出突破性成果」,更在於「將成果化為社會與產業的具體價值」,而非僅止於實驗室的基礎研究或技術突破。

生技中心已成功技轉17項創新技術

BIO Asia Award為亞洲生技產業最高榮譽,過去得獎機構包括:武田藥品、DEFTA Partners等國際巨擘。此次生技中心脫穎而出,象徵台灣生技實力已躋身國際舞台核心,未來將持續引領亞太生技新篇章。評審團指出,生技中心對於台灣和亞太地區生技產業發展的貢獻非常全面,不僅展現優異的研發實力,更長期扮演區域生技產業與國際鏈結推動的關鍵角色。生技中心自投入新藥開發近20年來,已成功技轉17項創新技術,研發領域橫跨新藥、疫苗、基因與細胞治療等新興醫療技術,並將研發成果成功衍生成立台康、啟弘、台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等6家生醫新創公司,大力推動台灣研發成果商品化與產業化。

生技中心成立40年來,在國際串連與技術合作方面成果斐然,並與AMGEN、Insilico、IONIS 、Alnylam等國際大廠有多項合作,積極串接海外研究資源與商務平台,成功促成多項跨境專案,建立台灣作為「亞太生技重要樞紐」的關鍵地位。COVID-19疫情期間,生技中心亦協助政府推動防疫科技並協助防疫產品的取證與應用,展現高效應變與系統整合能力。

在創新育成與創業輔導方面,生技中心迄今已孵化逾200家生技新創,近年導入MassChallenge等國際加速器資源至台灣,吸引眾多國際企業布局亞洲,並廣泛串聯美國、日本、東協及歐洲資源,加速創新能量轉化為商業應用,協助台灣新創接軌全球資本與市場。

生技中心副執行長李財坤剛在今年7月接任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表示,生技中心肩負政府託付,扮演新藥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與產業的關鍵角色,多年來協助生技產業穩健技轉、承接計畫、拓展國際、優化營運,未來將繼續服務產業,開發前瞻技術,為國家生醫藥產業的發展奠下良好基礎。

圖2. 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介紹生技中心用於治療肺部發炎疾病的FPR1拮抗劑;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2025生技中心可技轉技術介紹

呼吸疾病用藥新選擇:嗜中性白血球相關發炎疾病專一性FPR1拮抗劑

肺部是人體至關重要的器官,維持呼吸與生命運作的核心,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十大死因中有三項與肺部相關。面對空氣污染、高齡化與疫情後遺症等導致的肺部發炎疾病人口攀升,但目前對此類肺部發炎相關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等缺乏有效治療藥物。為此,生技中心開發出市場首見用於治療肺部發炎疾病的FPR1拮抗劑,生技中心現任執行長李財坤指出,FPR1拮抗劑可在細胞膜外直接作用,避免進入細胞造成干擾,具高專一性與安全性,可有效調節嗜中性白血球活性,降低肺部發炎反應。該藥物動物實驗顯示療效優於現有藥物Elaspol,且副作用顯著降低,未來更可發展為吸入式劑型,實現藥械合一精準治療新世代。

技術簡介:

嗜中性白血球在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在內的各類發炎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嗜中性白血球表現的甲醯胜肽受體(FPR1)調控其趨化性及活化,利用FPR1拮抗劑可抑制嗜中性白血球的過度活化,達到治療發炎疾病的目的。生技中心化藥所所開發的FPR1拮抗劑,在體外試驗中能有效減少嗜中性白血球釋出的發炎介質,在急性肺損傷的動物模式中,可減少嗜中性白血球在肺組織中的浸潤、並減少IL-1b、IL-6、TNFa等發炎相關細胞因子。本系列化合物已申請PCT及中華民國專利。

抗癌藥物:開發針對NTSR1標的蛋白的新型 ADC藥物用於癌症治療

技術簡介:

根據2011年衛福部報告,頭頸癌為台灣第五大常見癌症。目前臨床治療以化療及免疫療法(如PD-1/PD-L1抗體)為主,雖在患者存活率與症狀緩解方面有所進展,但總體反應率(ORR)仍不理想,顯示疾病治療存在未滿足的醫療需求。近期文獻指出,神經降壓素受體1(NTSR1)在多種惡性腫瘤,包括頭頸癌的進展、轉移及預後中扮演關鍵角色,因而被視為癌症治療的新興靶點。為開發針對NTSR1相關疾病的首創藥物,DCB與NHRI採用三甘露醣鍵結技術,成功研發新型NTSR1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命名為DCBAD2301。研究顯示,DCBAD2301在NTSR1陽性頭頸癌細胞模型中展現高特異性與親和力,並在體外及體內試驗中證實優異的腫瘤抑制效果。臨床前動物模型進一步顯示,DCBAD2301具備良好的藥物代謝動力學(PK)特性與低毒性。此外,生技中心已建立高產量的CHO細胞生產株。整體而言,DCBAD2301展現出新穎性、科學進步性及市場競爭力,為頭頸癌治療提供潛在突破。

圖3. 用於頭頸癌治療的新型藥物NTSR1-ADC;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抗癌藥物:口服專一Raf激酶劑精準抗癌藥物UB-941

技術簡介:

UB-941為具選擇性之Raf激酶抑制劑,對於B-Raf、B-Raf (V600E) 與C-Raf之半抑制濃度皆小於5 nM,可專一毒殺具B-Raf變異之癌細胞,並可有效的抑制B-Raf變異癌細胞中RAF下游訊號通路的活化,且具有良好的藥動特性與口服性。於口服給藥的情況下,單一用藥即可有效地抑制具BRAF變異之黑色素瘤與結腸癌的腫瘤生長 (TGI>80%),總體藥物抗癌療效與藥物安全性皆優於標竿藥物Vemurafenib與Dabrafenib。目前UB-941已取得台灣與美國的新藥臨床試驗核准,且藥物結構也已取得多國專利保護。

抗癌藥物:專一鍵結之B7-H3靶向抗體藥物複合體應用於癌症治療

技術簡介: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是一類新興的抗癌治療藥物,以連接子連結可識別癌細胞的抗體與具有細胞毒殺作用的小分子藥物,成為可治療效果不佳的癌症標靶藥物,以達到精準打擊腫瘤細胞的效果。B7-H3被報導大量表現於多種癌症組織,並與預後不良、腫瘤進程和腫瘤轉移、抗藥性以及總體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下降有關,被視為熱門的潛力靶點。目前DCB運用具專利之三甘露醣(trimannosyl)鍵結技術,開發出專一性鍵結且均質化之anti-B7-H3抗體藥物複合體候選藥物,候選藥物具備高親和力及專一性,可有效的毒殺B7-H3陽性細胞,並且對於大、小腫瘤、PDX動物模式等皆能展現出顯著的抗癌療效,藥物體內穩定性及安全性高,相關技術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亦申請美國及PCT專利。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智權報385期文章列表

吳碧娥 《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完美落幕,AI創新成果展現台灣智慧醫療與生醫研發實力
吳碧娥 《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 展出亮點:廠商篇
吳碧娥 《2025亞洲生技大展》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專訪:生技中心獲2025 BIO ASIA AWARD組織大獎桂冠
李淑蓮 台灣生醫雙星齊耀桃園:2025 ISOMRM 與 BIOMED-X 強強聯手,共創醫療創新未來
李淑蓮 「國防自主 × AI創新」:2025台北航太暨國防展9月登場,引領亞太科技防衛新紀元
李淑蓮 在地緣政治陰影下逆風求生 ─ 台灣企業的永續創新與全球再布局戰略
葉雪美 《東協工業設計實質審查的共通指南》工業設計註冊的形式要件 — 4:產品說明、分類與標示
蔡佑駿 轟動一時的Trump關稅政策真的引發美國通貨膨脹問題?或許結果並不如經濟學者預期
盧頎 傳授健康長壽新對策! 2025國衛院科普論壇「長者生活指南」
吳碧娥 台灣在全球關稅海嘯下淨零因應對策
黃鐙輝 從四個事件看AI正在推動社會改變
黃蘭閔 PCT案進入EPO收Rule 161/162 communication 可以不回覆嗎?
楊智傑 Meta訓練其寫作生成式AI也構成合理使用?Kadrey v  Meta Platforms案判決
喻韜 由G 1/24號決定看EPO與USPTO在解釋請求項上的實務差異
陳秉訓 以美《專利法》第284條判例法為基礎,從Paper案判決反觀台灣專利侵權在損害賠償上的計算
許慈真 後註冊商標的混淆誤認與假冒案例:新加坡商標判決Sunrise Plus v  Sunrider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