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美國著作權局《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第二部分:哪種使用AI的創作方式可獲得著作權保護?
美國著作權局在2025年1月發布《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下稱《報告》)第二部分,討論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生成內容是否受著作權保護(Copyrightability)的問題。其認為,單純輸入提示詞、由AI生成內容並非人類創作,無法獲得保護。但若人類利用AI協助其創作,人類對創作有貢獻,仍可獲得保護。
美國著作權局在撰寫《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前,先對外徵求意見,收到超過10,000份回覆意見,其中大約有一半涉及著作權保護資格的問題。絕大多數回覆者同意,完全由AI生成的內容不具備著作權保護資格,但人類利用AI作為創作工具,只要具有人類貢獻(human contribution...
從傳統流行音樂創作經驗談AI音樂創作之著作權人身分認定方式
隨著利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 AI)提供音樂創作服務的APP越來越廣泛,甚至有公司特別舉辦AI音樂創作大賽來推廣APP使用。對於這些使用AI APP工具創作音樂的使用者而言,即使透過APP工具創作出有商業價值的音樂,其能否因此獲利仍主要取決於著作權的歸屬認定。本文意在透過以往傳統流行音樂的創作經驗,來探討目前改為使用AI APP輔助的音樂創作者如何取得著作權人身分的議題。
歌詞發想過程
傳統歌詞創作常有「故事」作為背景,例如以下三例。首先,〈大齡女子〉一曲的創作者 — 陳宏宇表示其在創作該曲副歌歌詞第一句「女人啊,我們都曾經期待,能嫁個好丈夫」後,以...
法律資料涉及AI訓練資料庫之首件著作權侵權判決出爐:淺析Thomson Reuters v. Ross一案
針對法律資料庫巨擘Thomson Reuters與競爭對手Ross Intelligence自2020年掀起之侵權爭議,德拉瓦州聯邦地院終於定調,Ross構成著作權侵害且不符合理使用。
本案原告Thomson Reuters擁有知名法律研究平台Westlaw,為使用者提供判例法、州及聯邦法規、期刊論文、專論等法律資料。Thomson Reuters指控Ross Intelligence抄襲Westlaw資料庫提供之裁判要點(headnotes),Ross則質疑該資料庫中之要點及其法律分類系統「Key Number System」是否受法律保護,並主張合理使用。負責審理本案之Bibas...
訓練 AI 模型的著作權風險:當資料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台灣有何策略?
在二月初時,國科會表示為了建置主權 AI,需要完整、高可信度的資料庫,並直指要鬆綁著作權法,以將政府的開放資料用在 AI 研發,來解決缺乏訓練資料的問題,此提議引起學界譁然。
為了推動 AI,修法放寬聽起來勢在必行,但修訂著作權法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要如何顧及著作權人的權益?目前業界用於訓練 AI 的資料,除了使用無著作權,以及合法授權的資料外,大多還需加入一些灰色地帶的資料,例如網路新聞、部落格文章、論壇留言等,這些其實都屬於未授權之使用。若進行修法,勢必要考量是否會有連帶影響。
與現行著作權法規的衝突
目前已有許多 AI大廠因為著作權議題而被告上法院,例如:
通用A...
借鏡美國著作權局《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第一部分:建議立法創設個人形象之數位仿造權
美國著作權局(United States Copyright Office)將陸續公布三份《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Copyrigh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下稱《報告》),第一部分已於2024年7月底公布,主要是分析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深度偽造問題的法律因應方式。美著作權局認為必須修法,賦予每個美國公民擁有是否同意其形象被人工智慧(AI)數位仿造(digital replicas)之權利。而美國參議員也於同一天提出《No Fakes Act》(反偽造法案),採用美著作權局《報告》提出的每一項建議。
數位仿造(digital replicas...
生成式AI與著作權相關議題備受關注,「2025臺歐生成式AI研討會」報名開放中
2022 年 11 月 ChatGPT 橫空出世,只要透過對談就能快速生成內容,改變人們使用資訊科技產出內容的方式,自此生成式 AI 風潮席捲全球,各類生成式 AI 服務應用百家爭鳴,其利用大量的資料訓練模型,所涉及之著作權議題,也一直是國際討論的焦點。
為促進我國與歐盟在智慧財產權議題的雙邊交流,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將於1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與歐洲經貿辦事處 (EETO) 在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共同舉辦「2025臺歐生成式AI研討會」活動。本次會議主軸聚焦在生成式AI與著作權之相關議題,包括歐盟人工智慧法、全球著作權法制動向觀察,以及生成式AI發展實務現況與挑戰,由台歐雙方之專...
英國展開第二次著作權與人工智慧議題進行公眾意見諮詢
英國政府於2018年發布人工智慧(AI)部門政綱(AI Sector Deal),宣示英國成為全球AI科技領頭羊的決心。在探討AI發展與智慧財產權的關係後,英國政府認為英國《著作權法》(Copyright, Designs and Patents Act 1988, CDPA)對AI訓練的不友善,使英國在AI科技競爭上,處於相對劣勢地位,然而歷次針對AI進行修法改革皆在權利人的反彈下無疾而終。2024年7月新上任的英國工黨政府將再接再厲,持續朝建立有利於AI發展的著作權環境而努力。並在決定以立法手段重新校正著作權與AI的關係後,宣布於2024年12月17日起舉行為期10週以「如何在AI模型訓練...
從利用AI軟體所完成之著作談著作財產權歸屬問題
AI軟體輔助人類所創作之內容物應受著作權法保護,才能使著作權法迎合當代人類的藝術創作模式。假設著作權法將AI著作創作者之身份賦予AI軟體背後之程式編碼者或訓練者,或是視AI軟體為「擬制著作人」,則使用AI軟體完成之著作(稱「使用者著作」)是否為共同著作,該問題會影響使用者著作的歸屬。
假設情境:音樂創作
為方便討論,假設AI軟體是用於協助使用者進行歌曲創作,並以行動裝置上的APP形式來提供創作服務,稱「音樂創作APP」。該APP所連結之資料庫內儲存AI著作資料,而AI著作乃藉由AI軟體所生成的旋律。輔助創作之方式是使用者在利用該APP時,透過軟體回饋機制來挑選相關AI著作,以進一步整合...
商標權與著作權的藕斷絲連: 著作權要不要向中國政府機關辦理登記?
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小米」)認為泉州廣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申請註冊之「橙米」商標與自己使用多年,並花費大量金錢推出行銷廣告之「小米」商標有混淆誤認之虞,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之商標局提出異議,並獲得異議成功之決定;導致「橙米」商標被撤銷註冊,顯示有關當局打擊攀附他人有名商標之行為不遺餘力。但此案又和著作權相連,為何?
首先,先來了解一下小米商標當初設計的意義以及改變外型的隱藏意欲何在。
小米成立於2010年4月6日,並於2011年8月首次發表小米手機進軍手機市場,是一間以智慧型手機、智慧型硬體和IoT平台為核心的消費電子及智慧型設備製造公司。其產品非常多樣,包括小米手環...
談多媒體著作的分散式創作過程而生之著作權議題
多媒體著作可由文字、圖畫、照片、音樂、影片、影像、程式軟體等元素所構成,而通常由數個人就不同類型的著作為創作,再由製作單位集結與編輯而成。涉及數個創作者的問題在於著作財產權歸屬的釐清不易。本文藉由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111年度民著上更一字第3號民事判決所涉及的電腦遊戲著作,來討論相關的著作權議題。
基本事實
「Wulin電腦遊戲著作」為ZK公司於2001年所發行,屬於以功夫幫派為主題之角色扮演類遊戲。2016年間,ZK公司對發行「Shock電腦遊戲著作」的HL公司(C先生為負責人)指控該款遊戲侵害其「Wulin電腦遊戲著作」的著作權,進而在2017年6月間在智慧財產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一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