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矽應用成長快速,2027年產值挺進60億美元

0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Yole)的最新預測,全球碳化矽(SiC)元件市場成長超乎預期,將從2021年的10億美元成長到2027年的60億美元以上。隨著SiC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將伴隨新一輪產能擴張和供應鏈整合浪潮,而全球主要競爭廠商的新產品應用,也將進入汽車、工業和能源等各大領域,SiC元件更扮演著推動電動車走向未來的關鍵角色。 特斯拉在2020年、2021年發布的多款電動車,變壓器都採用SiC元件,讓SiC元件在2021年銷售突破10億美元關卡,SiC元件正在推動電動車走向未來。工研院電光所組長莊凱翔指出,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非常多元,SiC是一種寬帶隙...

軟體定義汽車:未來,你也能「一鍵更新」汽車功能!

0
曾經有人估計,電動車所使用軟體的複雜度將不亞於5架波音787飛機的規模,若再考量到感測器、網路通訊等的各類運算,對晶片數量和效能的需求也會大幅增加。這也反映了在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 Defined Vehicle)風潮下,傳統汽車產業將逐漸與資通訊產業相融合,讓更多元的應用創意在新世代的電動車上百花齊放。 本刊前文(Arm:半導體晶片專門化發展趨勢已經成形)曾經報導過,為因應多樣、複雜的新興需求,專門化運算將成為未來半導體晶片的應用趨勢。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方興未艾的電動車產業。 安謀(Arm)亞太區車用市場資深總監鄧志偉表示,汽車的電動化已經是個不可逆的趨勢,而且...

開展智慧醫療新商機,醫療資訊必須再升級

0
經過多年的嘗試和探索,台灣的資通訊業者與醫療院所間開展了不少的合作案。有了資訊科技的資源挹注,每家醫療院所都累積了許多醫療大數據,但這些數據若不能互通互聯,應用價值必然大打折扣。因此,若要看到台灣的醫療產業發展出新商業模式,共通數據平台將不可或缺。 台灣的醫療與資通訊產業合作,可望在近期看到顯著進展。根據媒體報導,衛福部將從明年開始推動5年期的「次世代數位醫療資訊升級計畫」,建立醫療院所的資訊系統互通標準,以利後續的AI應用導入、國際合作和介接醫療儀器。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更表示,這個計劃的最終目的,是讓目前分散在各家醫療機構的病歷資料,在未來能改以病人為中心,達到「病例帶著走」的目標。...

從零開始認識核能發電:核能安全

0
臺灣處在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因此需要嚴謹的核能電廠防範天然災害要求。在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於2011年5月31日公告的《核能電廠安全管制的作法》」中提到:「因為核能電廠防範天然災害的要求,所以核能電廠設計上必須考量地震、海嘯、颱風、洪水等天然災害所可能帶來的影響。核能電廠必須考量廠址所在地地質環境與歷史曾發生最嚴重的地震、海嘯,分析最低耐震與防海嘯要求,以設計核能電廠結構與設備。」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於2011年5月3日公告的《核能安全防護強化措施》指出「核能電廠之設計,採用重要安全設備『硬體分離』佈置、『多重與多樣性』、『地震安全停機』、『多重設備組件』的規劃,且重要安全組件...

從中國專利申請看R-T-B系永久磁鐵研發方向

0
2022年9月,中國廈門鎢業與北方稀土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優先保障廈門鎢業控股企業對於鐠、釹、鑭、鈰等稀土金屬的採購供應。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是中國南北兩大稀土集團在稀土領域的強強聯手,對於提升中國稀土產業集中度和國際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在稀土材料方面有完整的研發機構,如中國科學院及包頭稀土研究院等,在產業方面有廈門鎢業、有研稀土及金龍稀土等,其中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廈門鎢業)的營運架構,包含鎢、鉬、稀土、能源新材料及房地產,主要從事鎢精礦、鎢鉬中間製品、各種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發光材料、磁性材料、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其他能源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鎢冶煉產品的生...

從蘋果創新開發機器人回收稀土,看企業如何實踐ESG

0
二次大戰後美國曾經主宰全球石油秩序並控制中東油田,但世紀交替,新能源時代來臨,「稀有金屬」一躍成為「新石油」。全世界對稀有金屬了解的人可能不多,且應該都是相關產業的人;但活在這世上的人,只要不是與世隔絕,相信都用過稀有金屬。稀有金屬顧名思義是量很少,故稀有珍貴。另一涵義也可能是很難取得,但在各產業卻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被稱呼為關鍵(原)材料或者稀貴金屬等。稀有金屬掌握在少數國家,尤其是中國,難以取得的特性,會受到國際政治局勢的影響而將其視為戰略物資。中國稀有金屬資源豐富,往往限制其出口管制作為國際經貿往來博弈的利器,稀土便是一例。 Vander Hoogerstraete等人於2014年...

製備成本下降、應用範圍增廣:氫能源未來充滿想像空間

0
本刊在前文(EPO專利報告:製備氫燃料,水電解技術未來可期、WIPO發佈氫燃料電池專利報告,中國專利申請量領先全球)曾經介紹過在淨零排碳的國際趨勢化,氫氣產業有著極大的發展潛力。那麼,氫能源到底有什麼魅力,引得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呢? 隨著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漸漸成為全球共識,揚棄傳統碳能、擁抱再生能源也成為各國政府與企業的首要目標。而在眾多能源選項中,過去總被認為成本高、效益低的氫能,漸漸成為明日之星。 舉例來說,台灣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中,氫能在電力、非電力部門都扮演重要角色。在非電力部門中,年排碳量必須從現在將近150Mt(百萬公噸)大幅降到22.5Mt,需求缺口的部分...

異質整合系列-2:先進封裝技術發展趨勢

0
北美智權報於異質整合系列-1:藍圖及應用概觀 一文中,已詳細介紹過異質整合技術的興起及願景,文中曾指出異質整合可以說是半導體未來的關鍵技術方向,雖然現在許多大廠 (如AMD、Intel、Samsung、華為)的處理器已應用了異質整合的系統級封裝技術,但還是有許多領域待摸索及發展的。本文藉由《 【35th MIC FORUM Fall】 賦能 》研討會,進一步探討異質整合封裝技術的發展現況及未來趨勢。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分析師鄭凱安於《 【35th MIC FORUM Fall】 賦能 》研討會中,發表了以「異質整合封裝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為題的研究報告,首先從宏觀角度檢視整...

商標指定商品及服務:綠色產業

0
為了配合我國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智慧局(TIPO)特於「產業申請商標指定商品及服務策略手冊」中新增「綠色產業」章節,並分為「綠色能源」、「乾淨能源運輸」、「碳權、碳權經濟及相關電能商業交易」、「污染處理及再生利用」、「綠建築到零碳建築」、「綠色產業相關驗證標章、驗證輔導與教育訓練」等六項領域,期使產業能清楚掌握自身本業所應保護的商標權範圍,於申請商標註冊時正確選擇指定的商品或服務,並針對行業別及尼斯分類商品及服務名稱進行對應參照,歡迎各界參考運用。 迄今全球已超過130個國家宣示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我國除了持續推動「2025非核家園」能源轉型外,行政院會亦於2022年...

運用國際合作開發中國以外稀土供應鏈, 設立稀土原料庫存機制

0
除了中國以外,越南、巴西、俄羅斯、印度,依序位居全球稀土儲存量的前五名,美國、緬甸、澳洲等國的稀土產量僅次於中國。在中國主導全球稀土的儲存量和產量之下,西方國家無不積極在全球各地尋找中國以外的稀土供應來源,並開發中國以外的稀土供應鏈,以穩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運用國際合作建立多元稀土料源之取得 全球7%的稀土資源用於軍工領域,美軍的軍工稀土大部分都是仰賴中國進口,這也是為什麼美中科技戰後美國積極尋找稀土資源。開發中國以外的稀土供應鏈,除了境內開設新礦之外,因應壟斷及斷貨危機,亦可運用國際合作,建立多元稀土料源之取得。 北極圈裡的稀土之戰 隸屬於丹麥的格陵蘭島是全球最大的島嶼,島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