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邁向AI轉型新紀元:從信任出發,從制度落實
全球正邁入AI驅動的全新發展紀元,企業紛紛競相探索跨領域應用,挑戰人類思維極限,開創無界AI未來。同時,在川普就職新政策的牽動下,全球經濟格局發生變動,台灣ICT產業亦受到深遠影響。企業該如何在這波總體經濟變遷中精準應對,掌握未來競爭優勢?
地緣政治推動AI晶片自主浪潮,中美雲端巨頭齊拚自研ASIC晶片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AI server需求帶動北美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加速自研ASIC晶片,平均1~2年就會推出升級版本。中國AI server市場則受四月美國新晶片出口管制影響,預料外購NVIDIA、AMD等晶片比例會從2024年約63%下降至2025年約42%,而華為等中國本土晶片供應商在國有AI晶片政策支持下,預期2025年占比將提升至40%,幾乎與外購晶片比例分庭抗禮。
四大CSP在AI ASIC的進展
TrendForce表示,CSP為因應AI工作負載規模逐步擴大,同時計畫降低對NVIDIA、AMD的高度依賴,因此積極投入ASIC開發進程,以便能達到控制...
TrendForce:SiC基板市場2024年營收年減9%, 8吋基板布局成焦點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4年汽車、工業需求走弱,SiC基板出貨量成長放緩,與此同時,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2024年全球N-type(導電型)SiC基板產業營收年減9%,為10.4億美元。
進入2025年,即便SiC基板市場持續面臨需求疲軟、供給過剩的雙重壓力,然而,長期成長趨勢依舊不變,隨著成本逐漸下降、半導體元件技術不斷提升,未來SiC的應用將更為廣泛,特別是在工業領域的多樣化。同時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加速企業整合的力道,重新塑造產業發展格局。
四大供應商合計市占達82%, Wolfspeed維持第一
分析各供應商營收市占狀況,Wolfspe...
經濟部舉辦台灣最大AI競賽「智慧創新大賞」,37國、1253個團隊搶攻AI至高榮耀
經濟部為號召更多企業及學子投入AI應用技術的研發,及孕育更多AI專業人才,3日辦理首屆「智慧創新大賞」決賽暨頒獎典禮。本屆共有來自36國、1,253個團隊參賽,最終決賽由233個隊伍中遴選出93個獎項,而8個金牌分別由「網威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鈺立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悠由數據應用股份有限公司」、「振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及英國、菲律賓等團隊得獎。
來自36個國家參賽
經濟部何晉滄政務次長在頒獎典禮中指出,AI正在快速改變全球產業結構,從製造、醫療、金融以至於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服務,幾乎沒有一個領域不受影響。「智慧創新大賞」以競賽平台將人才培育...
成大攜手產官學界實踐ESG,首屆「成功永續金質獎」得主公布
國立成功大學「永續金融科技產學小聯盟」(SFTA聯盟)所主辦的第一屆「成功永續金質獎」,共分設「環境金質獎」、「社會金質獎」、「治理金質獎」以及「成大鳳凰永續金質獎」四大獎項,並於4月19日舉辦頒獎典禮,在產官學各界共同見證下,表彰在環境(E)、社會(S)及治理(G)三大領域具卓越表現的企業與機構代表,並且分享傳承各家企業機構推動永續實務管理的寶貴經驗,創建一個交流永續管理傳承與成功典範的平台。
為積極接軌全球對永續發展議題的高度關注,國科會於2023年2月支持成立SFTA聯盟,協助國內企業推動數位驅動及低碳淨零雙軌產業轉型,強化國際貿易與產業供應鏈的競爭力。而SFTA聯盟於2024...
用AI輔助發明到底能否當發明人?USPTO《AI輔助發明之發明人指引》之具體案例分析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在2024年2月公布《AI輔助發明之發明人指引》(Inventorship Guidance for AI-assisted Inventions),除了強調專利發明人必須是真人外,也肯定人類若僅是利用AI輔助發明仍可以獲得專利,但前提是人類對發明之構思須具有重要貢獻。本文以USPTO假設案例的幾種情境,說明當人類利用AI輔助發明時,人類所付出的貢獻是否足以作為發明人?
以Pannu案之判準判斷人類貢獻
USPTO在2024年2月公布《AI輔助發明之發明人指引》,其引述1998年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在Pannu v. Iolab Corp.案對「誰足...
勤業眾信攜手策略夥伴 探討科技驅動企業成長新動能 — 2025 Deloitte E & A Summit-1
勤業眾信於4月15日~16日舉行了《 2025 Deloitte Ecosystems & Alliances Summit》(E&A Summit),匯聚了勤業眾信專家與眾多全球頂尖策略聯盟夥伴共襄盛舉,共同探討企業如何透過科技創新與協同合作,推動有效轉型與可持續成長。本次高峰會聚焦科技浪潮之下,如何運用新興技術與企業轉型策略,為企業創造更大綜效,探討議題包括: AI 在金融業的應用、跨國企業如何運用科技在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取得平衡,以及供應鏈韌性與科技管理等核心挑戰。透過專題演講、深度對談與工作坊,勤業眾信與聯盟夥伴攜手分享最新趨勢洞察與見解,協助企業掌握市場變革帶來的新機遇。
公私協作啟動智慧引擎 AI應用與資料治理佈局探究 — 2025 Deloitte E & A Summit-2
勤業眾信《2025 Deloitte Ecosystems & Alliances Summit》 (E&A Summit)於4月16日 進入第二天,活動嘉賓陣容包括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華碩雲端暨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叡揚資訊董事長張培鏞、高通通訊科技業務總監呂承翰、聯華電子資深副總經理吳宗賢、友達數位執行副總經理趙新民、中國信託副總經理宋政隆、國泰金融協理顏勝豪,以及凱基金融協理鄒政倫。
微軟發佈《2025工作趨勢指數》報告,超過8成台灣企業預計於未來18個月內導入Agents
發佈最新《2025工作趨勢指數》報告,深入探討AI對工作職場的深遠影響。研究結果指出,新型組織形態「AI前瞻企業」正逐步崛起;這類企業正善用垂手可得的智慧工具,透過建立人類與Agent協同運作的團隊來推動企業轉型。隨著Agent的加入,員工將成為「Agent管理者」,負責建立、指派和管理Agents,從而提升工作效能。
《2025工作趨勢指數》研究涵蓋來自31個國家、31,000名員工的調查結果,並結合LinkedIn勞動力市場趨勢、生產力數據,以及來自AI原生新創公司、學者、專家訪談等多方資料彙整而成。根據調查顯示,全球有71%的「AI前瞻企業」員工表示自己的公司正蓬勃發展,一般企...
台日續簽署合作協議,深化災防科技合作
國科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防科技中心)於4月21日在日本筑波市與日本文部科學省國立研究開發法人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arth Science and Disaster Resilience, NIED)正式續簽防災合作協議。由於日本與台灣地理環境與災害風險極為相似,深化防災科技合作是提升彼此韌性與社會安全的關鍵。
國科會歷年持續推動防災科技研究與落實,經由整合學術能量針對颱風、地震、坡地災害、氣候變遷與社會脆弱度等課題,推動跨領域研究,並鼓勵進行實質國際合作。國科會災防科技中心於4月21日與日本文部科學省國立研究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