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掀起生成式AI大對決
2022年11月30日,OpenAI 推出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以一種橫空出世之姿,在全世界贏得了熱烈的目光和討論。根據Similarweb的資料統計,ChatGPT是有史以來成長最快的應用程式,兩個月內累計用戶超過1億,狠狠打破過往TikTok以九個月破億的速度;2023年2月平均每天有2500萬個獨立訪客使用ChatGPT,平均每天訪問量成長3.4%。ChatGPT 讓OpenAI營收大幅成長,預計2023年將達2億美元、2024年收入預計超過10億美元。
ChatGPT徹底顛覆了過去搜尋引擎的生態,不僅動搖Google的搜尋霸主地位,其他科技龍頭又將如何與之結盟或正面...
稀土在發光材料上的各類應用
稀土發光材料已廣泛應用在影像顯示、半導體照明、新光源、雷射晶體、閃爍晶體、X射線增光螢幕等各個領域,成為節能照明、訊息顯示、醫學設備、光電探測等領域的關鍵材料,以下就稀土與發光材料知識的基礎上,闡述介紹照明裝置及LED用稀土發光材料、醫學設備稀土發光材料(含X射線、閃爍體)、稀土長餘輝發光材料、電致發光等各種稀土發光材料的專利應用。
照明裝置用稀土發光材料
稀土發光材料的應用領域中,照明是其應用最廣泛的領域。照明系統之螢光粉效能和流明維持率(lumen maintenance)可採用合適的離子,例如稀土離子,摻雜螢光粉而得以提高。因為稀土離子通常具有比晶格缺陷更高的載流子(charge...
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專利: 中國本土申請量最多
淨零轉型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環保課題,為了協助廠商了解全球專利布局,智慧財產局在2023年1月公開「國際碳捕捉技術專利趨勢分析研究報告」,以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簡稱CCUS)為三大主軸,利用Derwent Innovation專利資料庫蒐集全球CCUS的專利,整理分析在2021年12月底以前公開/公告有關CCUS相關技術領域的專利趨勢。
北美智權報325期曾介紹 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經由智慧局整理、篩選分析後的CCUS相關技術的專利,截至2021 年底 有關「碳捕捉」技術的公開(公告)案件...
歐盟醫療資料數位轉型之發展與願景
在先前數期,陸續介紹過歐盟為實現數位單一市場所擬定的多項政策、計畫與法律規定,數位化與自動化儼然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即使是高度敏感的醫療資料,亦迴避不了此番發展。這也是現代公民必須接受的未來社會面貌之一。
根據2017年歐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調查顯示,有52%的受訪者希望能夠線上取用醫療健康記錄,而有65%較願意與醫生及醫療專業人員分享該資料,願意與民間企業分享的受訪者僅占14%,至於與政府機關(即使匿名且基於研究目的)分享的比例也只有21%。
歐盟執委會(Commission)已在《數字單一市場策略期中檢討》報告中採納前述數據,進而提出數位醫療照護領域的三大...
全球永續報告趨勢觀察
根據KPMG《2022全球企業永續報告大調查》,全球已有近八成的領導企業皆發布永續報告書,全球營收前250大的企業(G250)多數已設定減碳目標,越來越多企業了解必須在實踐氣候目標上發揮關鍵角色,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簡稱TCFD)的企業也有近倍數的成長。然而調查中發現,僅有64%的G250企業認為氣候變遷對其業務構成風險,且只有不到一半的企業將「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喪失納入風險考量,這些都是未來需要加速推展的關鍵領域。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安...
淨零轉型重要推手: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隨著減緩氣候變遷的意識逐漸提高,《格拉斯哥氣候協議》明確表述減少使用煤炭的計劃,並建立全球碳市場基本規則。國家發展委員會也在2022年3月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策略總說明」,並將「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簡稱CCUS)列為十二項關鍵戰略的其中之一。本篇文章將摘要智慧財產局近日完成的「國際碳捕捉技術專利趨勢分析研究」報告,協助台灣廠商了解「碳捕捉、利用及封存」相關技術的發展概況。
碳捕捉是指以各種方式從發電或工業生產中提取二氧化碳的技術,利用捕捉技術將二氧化碳從排放源中分離出來。由於二氧化碳捕...
2022年中國AI專利技術趨勢回顧
中國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日前發佈了《中國人工智慧專利技術分析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截至2022年9月,中國深度學習、智慧語音、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申請相關專利分別為23萬餘件、8萬餘件、18萬餘件、8萬餘件,專利申請呈現穩步成長的態勢,其中又以百度、騰訊、中國國家電網、華為四家網路科技企業在相關AI技術領域表現最為突出。
中國AI基礎技術專利申請趨勢
在眾多基礎技術中,中國的電腦視覺技術起步較早,在人工智慧技術早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2013年以後,伴隨多層神經網路技術的突破,基於反向傳播演算法的深度學習技術大幅進步,在中國技術與政策...
2023年半導體發展趨勢:晶片設計中的人工智慧
在極其複雜的半導體設計任務中,人工智慧(AI)正在迅速成為晶片工程師的得力助手。根據勤業眾信預測,2023年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將在用於設計晶片的內部和第三方AI工具上花費3億美元,並在未來四年內將以每年20%的速度成長,到2026年將超過5億美元。AI 設計工具使晶片製造商能夠突破摩爾定律的界限,節省時間和金錢、緩解人才短缺,引領舊的晶片設計進入一個新時代。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近期發布《2023全球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趨勢預測》(Deloitte TMT Predictions 2023),探究科技在高度連接世界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其中,AI設計未來晶片將是2023年需特別...
台灣綠色技術專利申請及審查實務
2050年淨零排放為全球目標,各國都在致力於減碳轉型,淨零更成為未來經濟成長的新動能。為了回應此一趨勢,產業界正在加強綠色技術的專利布局,日前全國工業總會剛舉辦的「2022年兩岸專利論壇」,亦將焦點放在綠色技術專利發展,利用專利加速審查制度協助產業界提早進行專利布局,把握淨零排放帶來的新商機。
工業總會智慧財產權委員會顧問鍾文正在兩岸專利論壇中,以「台灣綠色技術專利申請及審查實務」為題進行分享。歐洲專利局(EPO)一份名為《專利與能源轉型: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的全球趨勢》的報告發現,除了2014年至2016年的低迷外,過去二十年低碳能源技術的全球專利數量一直在上升,與2015年以來化石燃...
深科技如何對未來產業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深科技為許多「能解決重大問題的技術」的複合體,深科技要能成功發展,需要大量人才、資金、時間來達成。在技術不斷朝相容發展,以及全球面臨如糧荒、人口過剩、環境污染等大型挑戰下,深科技已逐漸崛起;美國、歐盟、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等國家皆積極投入深科技的研發。
先發後至、影響力極大的深科技儼然成為技術趨勢
當企業在數位轉型與淨零碳排兩大議題中周旋時,卻忽略其實這兩者運用到的技術已落入深科技(Deep Tech)的交集中,相對於深科技,光譜的另一端為通用科技,兩者最大的差異並非技術種類,而是技術解決問題的規模與範疇。深度技術需要相當深入的學術知識,創業者多為博士級研究人員,因此年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