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永續觀念成為企業升級轉型側邊助力?
數位轉型、淨零碳排、經營傳承已成為當前家族企業遭遇之三大議題,也是許多第一代業者的難言之隱。當前總體環境變化相當快速,外部的通貨膨脹、供應鏈挑戰、技術迭代、社會文化,到內部的傳承接班輪番上陣,挑戰經營者面對不確定環境的應變能力。在這當中,發展「永續力」可能是最合適的對策,透過永續發展來維持企業下個三十年的競爭力。
一代企業主傳承首重本業的轉型升級
全球企業當前在面臨數位轉型與淨零碳排議題時,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評估現況、爾後進行轉型升級。除了外部環境壓力外,來自內部的傳承接班議題也從原先「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型態逐漸浮上檯面。根據PwC(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調查指出,第一代企業主最重視...
極端氣候衝擊日益加劇,科技部提供臺灣氣候變遷衝擊評析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繼去年8月9日公布第一工作小組(WGI)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AR6 Climate Change 2021: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後,今年2月28日公布第二工作小組 (WGII)「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報告(Climate Change 2022: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下稱《報告》)。《報告》指出,全球暖化效應將在短期(2021-2040年)內升溫至1.5°C ,並無法避免的增加...
新加坡主權基金投資對台灣淨零碳排的啟示
政府協助產業創新轉型的資金未必一定要直接進入企業,從旁提供資源串接、平台建立、促成聯盟也是可行方式。從淡馬錫的例子可得知,該公司已不僅從事投資業務,而是將自己定位為平台企業,同時處理投資與國際資源建立的角色,這在應對如數位轉型或是淨零碳排等大規模、影響範圍涵蓋全產業的議題時相當有效,避免只侷限在單一做法中,事實上,我國產業在綠色轉型的關鍵可能需要仰賴新創的技術,這些新創多半可能為在國外,或是由國際企業分拆出來,若不具備足夠連結能力,單靠政府之力難以加速產業綠化,因此不應自我侷限,而是開放對國外投資。
資金投入為推動新加坡永續發展關鍵要素
無論對企業或是國家來說,永續發展都是相當浩大的工...
淨零排碳目標下的風險與商機,任何產業都無法輕忽
本刊前期文章(三大推力接連出現,通膨問題如何解?)分析過,因替代能源價格高漲造成的「綠通膨」,將是未來數年全球經濟的關鍵要角。不過,若從整個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物價上漲恐怕只是最輕微的影響。隨著全球暖化現象日益劇烈,各界對零碳排的呼聲也愈來愈高,對於廣大科技製造業已經形成難以忽視的壓力。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出爐的年度全球風險報告,在5至10年內,全球前十大威脅當中,來自氣候、環境面向的就佔據了前五個。「其實,不管在短期的2年內,還是在中期的2至5年內,極端氣候以及氣候變遷因應行動的失敗,都已經是全球的最大威脅,」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指出,縱使當前全球危機重重,但氣候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