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COP29邁向COP30,高市府辦《南方淨零倡議行動論壇 X 淨零解決方案展覽》
高市府環保局於2月20及2月21日於淨零學院舉辦《COP29到COP30:南方淨零倡議行動論壇X淨零解決方案展覽》,高雄市長陳其邁致詞時強調,高雄市碳排放量佔全國五分之一,負擔沉重,但若能協助產業轉型,減碳潛力也是最大,期許透過這次產官學齊聚一堂的機會,討論更多減碳方案與執行細節。
高市府淨零學院於這兩天舉辦的《COP29到COP30:南方淨零倡議行動論壇X淨零解決方案展覽》邀請了市長陳其邁市長、日月光行政長汪渡村、賴瑞隆委員、以及中鋼、中油、永豐餘…等產官學代表,齊聚一堂,透過「國際趨勢、綠色金融、多元綠能、循環經濟、新興淨零科技」等五大倡議的討論與技術展覽,向外界展現高雄近年攜手...
歐盟ESG規範鬆綁,80%企業可能免除報導要求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後,發布了包括退出巴黎協定、終止聯邦政府多元平等共融(DEI)政策等一系列「反ESG」的行政命令,其主要訴求在於擔憂美國全球領導地位及產業競爭力流失。在海洋另一端向來更為擁護環境、人權與社會正義的歐洲大陸,歐盟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近日亦推動一系列措施,旨在重新檢討、鬆綁或延遲生效近幾年更加嚴格的ESG相關規範,以鞏固歐盟境內企業的競爭力。
歐盟ESG揭露規範鬆綁
此波受到檢討的ESG規範,包括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
全球冰川融化速度驚人!中央大學團隊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全球冰川正在加速融化,不僅讓當地的淡水資源減少,也讓海平面上升得越來越快。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鄭懷傑及其研究團隊參與的跨國合作計畫,近日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全球冰川損失日益嚴重,並關注冰川消融對全球海平面上升及淡水資源的影響。
圖1. 阿拉斯加丘加奇山脈顯示冰川不斷消退,融水流入前方的湖泊和河流;圖片來源:歐洲太空總署提供
這項集結來自全球35組科研團隊的研究,對過去23年間全球冰川質量變化進行了詳細統計與分析。根據研究結果,自2000年以來,全球冰川平均每年流失約2730億噸冰。2000年時,全球冰川(不包括格陵蘭和南極的大陸...
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示,環境部新發布兩項管理辦法
為鼓勵並管理產品碳足跡計算及標示,環境部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於3/19發布「自願性產品碳足跡核定標示及管理辦法」及修正「溫室氣體認證機構及查驗機構管理辦法」部分條文,讓產品製造、輸入或販賣業者從產品製程及供應鏈掌握碳排放量並有一致性計算及揭露,提供民眾消費參考,進而帶動產品綠色設計及低碳生產,促進溫室氣體減量。
環境部表示,台灣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示行之有年,目前市面上有效碳足跡標籤636件,以日常生活所使用各種產品為主,包括食品、食用油、飲料、清潔用品,也有包括交通運輸服務類等。112年「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布施行,其中第37條第2項將自願性產品碳足跡申請核定、查驗及標示等納入規...
《 TAIPEI AMPA 2024 》碳中和成永續經營關鍵, 汽機車供應鏈聯手提升綠色競爭力
由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所組成的“ESG”,被視為是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已經開始對全球各種產業產生重大影響。TAIPEI AMPA今(2024)年舉辦ESG永續講堂,邀請領先推動ESG的參展廠商分享實績,協助汽機車零配件及車用電子產業提升綠色核心競爭力。
範疇三才是減碳最大的目標
國際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範疇,可分為直接排放(範疇一)、能源間接排放(範疇二)以及其他間接排放(範疇三)三類,現階段企業承諾或達成淨零排放的範圍,多只限於範疇一及範疇二的溫室氣體。範疇三是間接性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例如原料採購、產品的運輸、員工的通勤與異...
鍺的環保回收及先進半導體製程應用
鍺是一種半導體材質,電性質介於一般金屬和絕緣體之間,可用於製造電晶體和各種電子裝置,因此鍺的特性可應用於半導體、核物理探測、光纖通訊、紅外光學、軍用夜視鏡、太陽能電池、化學催化劑、生物醫學等終端應用。鍺也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目前已經被用在半導體先進製程環繞式閘極(Gate all around: GAA)的製作中,以矽鍺磊晶的方式製成環繞式閘極電晶體。本文關注鍺在這方面相關應用及其環保回收綠色技術的國際間重要專利,啟發國內業者面對出口管制的因應措施,除了友岸外交、建立結盟網絡之外,強化綠色循環回收技藝不失為一個解決之道,同時從3奈米邁向2奈米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中,鍺在其中亦扮演關鍵角色。
...
全球氣候訴訟倍增,企業須留意漂綠風險
近年來隨著永續發展概念興起,越來越多公司使用永續性作為行銷策略,讓消費者以為購買這些公司的產品,可以為循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這種使用未經充分證實的環境聲明被統稱為「漂綠」(Greenwashing),透過在廣告中使用「環保」、「綠色」等描述性詞語,聲稱公司正在實現淨零排放,實際上卻沒有制定可以實現目標的具體計劃。但企業這種漂綠的做法,不僅是在誤導消費者,並對環境產生有害的負面影響。因此,在今(2024)年 1 月,歐洲議會正式批准了一項新的漂綠指令,要求成員國針對企業使用環境聲明制訂更嚴格的規範。
根據《2023全球氣候訴訟報告》顯示,自從第一份相關報告發布以來,氣候變遷案件的總數增加了...
《2024年全球ESG盡職調查報告》:ESG列為併購重要考量,最高可獲10%溢價!
KPMG安侯建業日前發表《2024年全球ESG盡職調查研究》,在過去12⾄18個月中,「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盡職調查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且會持續上升。由於併購活動疲軟、經濟不確定性以及某些地區的ESG強烈反對,原本預期ESG因素在併購活動中的重要性會下降,結果卻是相反。全球五分之四的交易者表示,ESG考慮因素已列入其併購議程、55%受訪者願意為ESG成熟度高的併購標的,支付最高10%的溢價。
KPMG今年針對35個地區的600多名投資者進行了《2024年全球ESG盡職調查研究》,訪問50家全球領先的交易者,以了解全球投資者如何利用ESG盡職調查,結合商業、營運和財務來減輕潛在...
高科技產業出口限制下的綠色循環回收新技術:以鎵金屬為例
地緣政治下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為報復美國對中國計畫性實施高科技產業出口限制,中國商務部發布自2023年8月1日起對關鍵礦物「鎵」實施出口管制作為反制,衝擊化合物半導體、顯示器面板、光電材料、太陽能電池等諸多產業原物料市場。
在穩定關鍵礦物供應的因應對策中,發展回收再生綠色技術不失為一解決之道。涉及這類技術的國際專利,涵蓋了從不同來源提取和純化鎵的各種方法,以下羅列幾個重要專利說明其對綠色環保、可持續性和高回收率的貢獻。
支撐式液膜結合分散反萃
台灣專利TWI398526B揭示了一種從含有銅和鎵的進料溶液中回收鎵的方法。該方法利用支撐式液膜(supported liquid mem...
廢物利用已不稀奇,CO₂廢氣再利用技術研發正夯
在21世紀20年代的今天,廢物利用已經不稀奇。在環保風潮勢不可當,節能減碳政策雷厲風行的情況下,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已成為人們的日常。然而,鮮有人知道廢氣也可被捕集、封存、再利用。其實,如果仔細觀察我國的能源結構,即會發現在2023年的發電量中,再生能源占9.47%;在9.47%再生能源中,廢棄物占1.20%、生質能0.08%。廢棄物和生質能即是廢氣再利用的其中一種,明顯可見占整體能源結構比例非常低,也顯示發展潛力非常大;其中又以碳捕集與封存再利用(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US)技術最受關注。
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就2020年數據而言,在不同溫室氣體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