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剛剛熱鬧落幕。在今年智慧局主辦的發明競賽中,共有超過500件作品角逐最高榮譽,最終選出14件鉑金獎得主,其中一座就來自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國原院)。研發產能向來豐沛的國原院,一直是發明競賽的常勝軍,也是唯一連續四年獲得雙鉑金的機構。國原院前身為核能研究所,除了聚焦核能與輻射應用的技術研發,為響應低碳社會與能源轉型,也投入新能源與系統整合、放射性同位素的新藥研發、核醫藥物製備等各項領域,進一步串接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應用,積極布局國內外科技交流與技術移轉,讓研發成果走出實驗室。
改制行政法人滿兩年
國原院前身為核能研究所,1966年《原子能法》公布後,為研究機構的提供了設立的法源依據。1968年核能研究所正式成立,初期由中山科學研究院代為運作,直到1988年行政院核定將核能研究所歸建於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並在1990年公布實施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組織條例。
2023年5月,在台灣政府組織迎來大變革的背景下,立法院三讀通過將核能研究所改制為行政法人,同年9月27日「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正式成立,也就是現在廣為人知的國原院,在國原院院長高梓木的帶領下,改制至今剛滿兩週年。行政法人打破以往政府、民間體制上的二分法,在傳統行政機關之外,成立公法性質的法人,將不適合由行政機關及民間辦理的公共事務,改由行政法人來處理。行政法人相較行政機關更具有人事及財務自主性,並透過績效評鑑制度強化經營責任及成本效益。
一般人聽到「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最直覺的想法就是「研究原子能的機構」,或是停留在研究核能的印象,雖然國原院的主要定位是原子能科技的研發與應用,致力研究核能安全、核後端(如核設施除役、放射性廢棄物處理),以及核醫製藥、輻射應用等原子能科技的相關領域,其實除了「核能安全研究中心」外,國原院下轄高達10個研究所,業務範圍包括材料、化學、電機及資控、輻射防護、化學工程、物理研究、同位素應用等等,將原子能科技朝向「新能源與跨領域系統整合」延伸,意即不只是傳統核能技術,而是結合能源轉型、低碳社會等議題全面性發展,拓展到更廣的能源與技術整合領域。而國原院「行政法人」這樣的新身份,更有助於跨領域整合,並與國內外展開合作技術移轉與產業化。

研發成果榮登R&D 100國際殿堂
自2023年改制為行政法人以來,國原院持續深化三大科技領域的研發能量,並四度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展現原子能科技堅強實力。在2021~2023年期間,國原院陸續以「智慧配電網路管理系統技術」(iDNMS)、「低碳生產、低成本之創新電致變色玻璃量產技術」(IDIMPT)、「森林廢棄物轉高價值綠色化學品之負碳生質精煉技術」(FixCarbon)等能源與永續科技,三度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2025年再度以醫藥創新技術「多蕾克鎵正子肝受體造影劑」(Dolacga Empowers Every Liver Function Decision)入選並摘下獎項。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獎美譽,至今已有63年歷史,過去醫藥品獲獎案例極為罕見。截至2024年為止,全球亦僅有3件醫藥品獲獎,國原院能代表台灣拿下獎項,顯示除了原子能科技本業外,國原院已將研發實力成功延伸至民生健康照護,同時也展現多年核醫藥物創新耕耘的成果。這次拿下「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項目是國原院投入開發逾15年的重點藥物多蕾克鎵(Dolacga),繼去年於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榮獲銀牌後再獲R&D 100肯定。國原院計畫未來將透過產學研合作加強技術轉化,與既有原子能科技研發成果相輔相成,加速研發藥物的應用推廣。
專利技術再獲2025創博會鉑金大獎
在2025年創博會中,國原院抱回一座鉑金獎,還有4金、3銀、5銅等共13項獎項。其中獲得大會分組最高榮耀鉑金獎殊榮的「腦功能影像數據擴增方法」,是由輻射防護研究所所研發出的專利技術,能生成具生理意義的腦功能影像數據,突破傳統資料庫限制,並有效擴充影像數據,顯著提升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於疾病分類、分析與預測的表現。該技術已實際應用於失智症輔助診斷,獲得醫學界高度肯定,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研究與臨床應用,為失智症早期發現與精準醫療開啟新方向。

國原院於本次展會中提出18項參賽作品,不僅展現原子能在科技上的多元應用,更結合AI技術於醫療診斷、能源管理、環境監控等領域,強化資料分析、智慧決策與自動化能力,展現創新研發實力,其中包括「控制零電流輸出之功率調節系統及其方法」,能夠提升電力調節效率與穩定性,助力智慧電網與儲能應用;「含氮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則針對高污染廢水,提供高效環保處理方案,促進產業永續發展;化學工程所提出「一種進行碳酸化反應以捕獲二氧化碳的反應系統及方法」技術,呼應全球減碳趨勢,推動碳循環再利用;「轉輪式深度除濕裝置」則強化工業製程環境控制,提升設備運作效能。這些金牌技術不僅展現國原院在電力、環保、碳管理及機械領域的跨域創新,更積極回應產業升級與永續發展需求。

國原院掌控台灣原子能科技發展的火車頭,致力於保障核安全與妥善處理核廢料,更肩負著將高門檻的原子能衍生技術,應用於醫療、新能源等領域。未來國原院將持續與各界攜手合作,讓原子能科技從研究室走入生活、從台灣走向世界舞台,並激發年輕世代對科技創新的熱情,共同開創永續、安全與智慧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