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推出首部綜合性知識產權法規,10/1正式實施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0
3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福建省推出首部綜合性知識產權法規《福建省知識產權保護與促進條例》,剛在10/1正式施行。福建省在「十四五」期間,致力推動創新發展策略,不僅發明專利量大幅成長,並培養出超過1.5萬家國家級的高新技術企業。

《福建省知識產權保護與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共7章55條,圍繞著創造和運用、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社會共治、服務和管理,明確規範著作權、專利、商標、地理標示、積體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各類知識產權發展的基本路徑與支援措施,並銜接中國民法典、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等上位法,進一步完善福建省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環節,有利於整體的產業保護創新。

鼓勵民間文藝作品進行版​​登記

為了強化強化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條例》特別設立了「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專章,以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整合、提升經濟競爭力。此外,《條例》也明確保護民間文藝版權,尤其是福建的閩都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地域文化,福建省鼓勵民間文藝作品進行版​​權登記,設立民間文藝作品登記專門通道,為民間文藝作品提供實質幫助, 2024年,福建省民俗文藝作品登記達125萬餘件,居全中國第二位。

福建省新指標大幅成長

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出,「十四五」期間,福建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策略,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2020年的6,400餘家,到2025年上半年超過1.5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也倍數成長,從2020年800餘家到2025年上半年超過4000家。

截至2025年8月,福建省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42萬件、年增18.92%;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1.46萬件、年增15.16%;並有17項專利獲第25屆中國專利獎。自2024年以來,福建省專利移轉授權案超過2000件,促進專利技術轉化為產業與市場價值。

福建推行「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案,著眼於發展新一代資訊科技、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海洋高新等七大新興產業,並推動20項科技創新發展措施,累計補助7,726家企業投入研發。

資料來源:

  1. 2025/9/30,東南網「福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15000家」。
  2. 2025/9/24,法治網「福建省推出首部綜合性知識產權法規」。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