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法上之惡意: 歐盟普通法院判決Coinbase v EUIPO – bitFlyer
按歐盟商標規則(Regulation (EU) 2017/1001,EUTMR)第59(1)條規定,宣告商標無效之事由有二:一是該商標註冊違反同規則第7條規定,另一是該商標申請時係基於惡意。是否為惡意,需參酌各項相關客觀證據加以定奪。
本案原告Coinbase, Inc.於2014年6月4日取得文字標識「COINBASE」指定歐盟之國際註冊(註冊號1216587)(以下稱在先商標),優先權日為2013年12月6日,並於2015年7月20日在歐盟就尼斯分類(The Nice Classification)第9、36及42類之商品及服務獲得保護。
捲入本訴訟案的關係人 bitFly...
商標善意先使用
繼北美智權報336期介紹《商標合理使用》 後,本刊期繼續介紹《商標善意先使用》。
善意先使用制度是按在他人商標註冊申請日前,善意使用相同或近似之商標於同一或類似之商品或服務者,不受他人商標權之效力所拘束。但以原使用之商品或服務為限;商標權人並得要求其附加適當之區別標示,商標法第 36 條第 1 項第 4款有明文規定。
按商標權之取得,雖賦予商標權人專用及排除他人使用之權利,惟為避免阻礙市場自由競爭及調合商標先註冊主義與先使用主義之衝突,商標專用權之效力仍須受到一定之限制,故商標法第36條特別規定得合理使用他人註冊商標之各種態樣,而第 36 條第 1 項第 4款則是針對「善意先使...
艾曼塔起司是一種起司種類而不得註冊為產地商標? 歐盟普通法院2023年Emmentaler Switzerland v EUIPO案
瑞士人將埃曼塔起司(Emmentaler)當成是來自瑞士艾曼塔地區生產的起司。該地區的產業協會,2017年向歐盟智慧財產局申請將Emmentaler註冊為產地團體商標。但瑞士以外的歐洲國家,則認為Emmentaler是指一種大孔起司。故歐盟智財局認為,這個字乃是對起司種類的描述,不得註冊。該協會上訴到歐盟普通法院,普通法院於2023年5月底作出判決,支持歐盟智財局的決定。
根據維基百科介紹:埃曼塔起司(Emmentaler)「...又稱大孔起司,是瑞士著名起司,產自瑞士中部伯恩州埃曼塔地區。」「埃曼塔起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起司之一,需要1200公升的奶製造。這種起司的外殼平滑,具淡黃色,...
TTAB推翻USPTO之商標聲明不專用要求: TTAB 2022年In re Lego Juris A/S案
丹麥商Lego Juris A/S公司(Lego公司)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申請註冊兩個組成元素相同,僅排列組合方式有異的商標。商標審查官要求Lego公司就其商標圖樣中不得註冊部分聲明不專用(disclaimer)。Lego公司以其商標雖為聯合式商標(composite marks),但已構成單一商標(unitary marks),故無不得註冊之部分為由,拒絕審查官之要求,申請案因此遭到核駁。Lego公司遂向美國商標審理暨上訴委員會(TTAB)提出上訴,尋求翻案……
商標聲明不專用與單一商標例外
在美國商標法上,聲明不專用指聯合式商標之註冊人(registrant),表示其註冊...
美國最高法院為商標侵權境外效力劃界線: 2023年Abitron Austria GmbH v. Hetronic Int’l, Inc.案
美國最高法院1952年曾判決,在某些情況下,美國商標法可以管到境外的侵權行為。此後,下級法院分別發展出不同標準。2021年美國第十巡迴法院判決,被告在歐洲的商標侵權須賠償美國原告約9600萬美元。被告上訴後,2023年6月29日,美國最高法院對作出Abitron Austria GmbH v. Hetronic Int'l, Inc.案判決,認為下級法院發展出來的標準不妥當,應該以「美國境內商業上的侵權使用」作為判斷基準,決定是否適用美國商標法。
1952年的Steele v. Bulova Watch Co.案
美國最高法院在1952年的Steele v. Bulova Watch ...
《專訪智慧局局長廖承威》-1 繼往開來 打造充分受智財權保護的友善營商環境
2023年3月27日,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第5任局長廖承威正式上任。從第1任局長陳明邦開始,歷任局長均是從中央標準局或國貿局轉戰智慧財產局的,且具備商貿或法律背景。唯現任局長廖承威於2000年以經濟部專利商標審查人員考試三等考試及格的成績進入智慧局,屬於智慧局正式改制後首批專利審查官;且具專業理工背景。在迥異的背景及不同專業的首長帶領下,智慧局是否會有一番新局面?實在令人期待。
作為智慧局的新任局長,廖承威所面對的與大部分新任首長是一樣,首要任務就是「繼往開來」。前者幾乎是毫無難度的,一路從專利助理審查官、科長、專利高級審查官、組長、副局長,到現在扛下智慧局局長的重責,廖承威在智慧局有2...
科技公司必須要注意的三種竊取營業秘密行為:台灣案例
台灣營業秘密法自2013年起導入刑事責任。同法第13條之1規定侵害營業秘密罪;第13條之2乃加重處罰「意圖」在境外使用受侵害營業秘密之行為;第13條之4則規定法人、被代理人、與雇用人之連帶責任。
營業秘密法意在制裁四類犯行:(1)「以竊取、侵占、詐術、脅迫、擅自重製或其他不正方法而取得營業秘密,或取得後進而使用、洩漏者」;(2)「知悉或持有營業秘密,未經授權或逾越授權範圍而重製、使用或洩漏該營業秘密者」;(3)「持有營業秘密,經營業秘密所有人告知應刪除、銷毀後,不為刪除、銷毀或隱匿該營業秘密者」;(4)「明知他人知悉或持有之營業秘密有前三款所定情形,而取得、使用或洩漏者」。
本文在...
《專訪智慧局局長廖承威》-2 鼓勵及刺激新領域創新 提供企業全方位智財權資源
相對於對岸早年直接大灑金錢補助企業申請專利,以便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專利申請量,其他國家多是以刺激及鼓勵創新為主,特別是在新興科技領域,而不是只重視量的提升。就我國智慧局為例,並不直接補助企業申請專利,而是提供了大量資源,協助企業了解前瞻產業趨勢、進行專利佈局、並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優質專利。
刺激高新領域創新
縱觀近期各國智慧財產局的政策趨勢,對於刺激新領域創新大致可分為兩個重點。第一是扶植資源短缺的群體,如中小企業、微型實體、少數族群及女性。除了在規費方面給予優惠,也提供許多輔導資源,使其充分發揮創新能力,並獲得妥善的保護。第二,積極與大企業或學研機構互動,例如製作國家...
《專訪智慧局局長廖承威》-3 面對地緣政治及國際市場競合 台灣廠商如何在智財權布局上突圍?
近年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開啟後,台灣產業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越來越高,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地緣政治一方面影響了科技產業的市場與發展,但另一方面,科技產業也成為各國在地緣政治競逐的籌碼,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因此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在半導體產業鏈的帶動下,各國尖端科技大廠也紛紛於台灣成立研究中心,以期藉不同的合作方式,達到雙贏局面。面對國際市場競爭、地緣政治、兩岸競合,台灣廠商該如何展開智財權布局?智慧局局長廖承威提出了他的看法。
廖承威表示,台灣一向以優越的技術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台灣的高科技核心技術也成為各方覬覦的對象。因此,如何保護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特別是科技產業...
商標合理使用
立法院院會於2023年5月9日三讀通過商標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要點有5大項:(1) 導入加速審查機制,可彈性因應我國企業即時取得註冊商標的需求;(2) 建立商標代理人管理制度;(3) 簡化商標權人受海關通知進行侵權認定的程序;(4) 增訂適格的申請人主體;(5) 明定指示性合理使用不會構成侵權疑慮的情形,使司法實務判斷原則趨於一致。其中最後一項對於商標權人尤其重要,因為與判定商標是否被侵權有很大關聯性。
按商標權之取得,雖賦予商標權人專用及排除他人使用之權利,惟為避免阻礙市場自由競爭及調合商標先註冊主義與先使用主義之衝突,商標專用權之效力仍須受到一定之限制,故商標法第36條特別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