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報稅季啟動!個人及企業需在4/15前完成申報
2024年美國報稅季已經開始,個人與企業所得稅的申報、展延及繳稅的截止日期皆為2025年4月15日。納稅義務人最多可申請六個月的申報期限展延。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醒,不僅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及美國企業需要履行美國稅的申報義務,台灣居民或企業如符合美國稅法中對稅務居民的認定標準,也可能需要進行相關的申報及履行納稅義務。
企業外派員工,應留意是否需繳稅
此外,近兩年來外派到美國的台灣員工數量有所增加,這些外派員工需檢視自身在美國滯留的天數,以確定是否符合美國對稅務居民的標準,進而產生申報義務。居住在海外的納稅義務人可以自動享有延至6月15日的申報截止日期。然而,這些納稅義務人仍需要在4月...
USPTO為Patent Center用戶推出強化安全的身分驗證流程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於3月27日公告已為Patent Center用戶引入現代化的身分驗證平台「ID.me」。此平台的目標在於進一步簡化申請流程、提升效率,並加強抵禦外部威脅的能力。
ID.me驗證流程可完全在線上完成,無需公證人認證,從而減少用戶的額外成本。該平台大幅加速驗證程序,用戶僅需30分鐘即可完成身分驗證。通過ID.me驗證的用戶可自行註冊Patent Center,並立即使用所有功能。
USPTO指出ID.me的主要優勢如下:
(1) 防詐騙:降低惡意行為者盜用帳戶的風險。
(2) 數據安全:為Patent Center提供更強的網路安全防護,進一步保障...
韓國智慧財產局啟動「高價值專利戰略」 全面革新智財生態圈
為扭轉「專利大國、收益小國」的困境,韓國智慧財產局(KIPO)於3月26日宣布成立跨領域「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小組」,聯合產學研法四大界別共15家機構,推動以「奢侈品級專利」(Luxury Patent)為核心的政策典範轉移。此舉被視為韓國因應美中科技戰與全球專利佈局競賽的關鍵戰略升級。
專利「量體膨脹、質效不足」 年損百億美元技術權利金
根據KIPO最新統計,儘管韓國專利申請量占GDP比例(73.1件/1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一,但工業產權貿易逆差持續惡化:
近三年逆差規模:2022年6億美元 → 2023年16.6億美元 → 2024年預估18.4億美元...
外交部攜手農業部籌組「智慧新農業顧問團」
外交部長林佳龍與農業部長陳駿季24日在農業部召開雙部長會議,會中決議籌組「智慧新農業顧問團」,將整合政府、產學研機構及農產業界等公私部門資源,發揮「總合外交」精神,共同推動「榮邦計畫–智慧新農業」旗艦計畫,透過與友邦及友好國家加強AI、數位科技等在精準農業等方面的運用,攜手夥伴國家發展「智慧新農業」,推動農業的「Taiwan + N」模式,協助台灣農企業布局全球,同時與夥伴及友好國家合作強化全球糧食安全、提升農業永續韌性,共同應對極端氣候變遷。
榮邦計畫
陳駿季表示,從過去的農技團海外援助到現在的海外示範園區設置,農業部和外交期都是密切合作的夥伴,也共同行銷台灣的外交軟實力。而在面對全...
Google智慧眼鏡新專利:調整視線跟踪演算法,提升追蹤準確性
根據WIPO公告,Google公司近日獲得了一項智慧眼鏡相關的專利,通過電容傳感器和IC,即時監測眼鏡框架相對於用戶頭部的姿態變化,並調整視線跟踪演算法,以確保視線跟踪的準確性。
Google智慧眼鏡專利涵蓋了一種電腦實現的方法,在啟動智慧眼鏡時,透過在眼鏡框架中設定多個電容感測器,偵測眼鏡框架相對於使用者頭部的姿態。這些感測器由積體電路驅動,透過多個通道接收資料。在偵測到至少一個資料變化時,系統會確定眼鏡框架使用者頭部的更新姿態,並隨之調整由視線追蹤設備實現的視線追蹤演算法,以保持視線追蹤的準確性。
這套系統涉及檢測未來Google智慧眼鏡框架位移的系統和方法,會反覆偵測眼鏡...
韓國專利糾紛新解法 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全面推動「審判-調解聯動」 加速平定紛爭
為解決專利訴訟耗時冗長、成本高昂的痛點,韓國專利局(KIPO)轄下的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특허심판원,類似美國的PTAB) 宣布,自2025年起全面實施「審判-調解聯動制度」。此制度允許當事人在專利審判程序中隨時轉向調解,由熟悉技術與案情的審判委員擔任調解人,目標將爭議解決時間縮短至6個月內,並降低企業訴訟負擔。
韓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委員長徐乙洙指出,隨著科技產業競爭加劇,專利糾紛案件逐年攀升,傳統訴訟程序動輒耗時1至2年,不僅拖慢技術商用化進程,更消耗大量司法資源。新制「審判-調解聯動」以「彈性轉換程序」為核心,當事人在無效審判或權利範圍確認等對審程序進行期間,只要雙方同意...
中國發布涉外智財糾紛新規:企業維權指南與國家反制機制雙軌並行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於2025年3月21日簽署第801號國務院令,正式公布《國務院關於涉外知識產權糾紛處理的規定》,新規將於同年5月1日施行。此舉旨在因應全球化競爭加劇下,中國企業頻繁遭遇的跨國智財爭議,透過「政府引導、企業合規、多元解紛、反制歧視」四大主軸,建構系統性應對框架。以下為簡要的政策解讀。
核心措施:從預警到維權的全鏈條支持
政府角色升級:情報支援與風險預警
國務院知識產權局、商務部等部門將建立「國外智財法律制度動態監測網」,定期發布重點國家法律變更、典型案例分析及風險提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須結合區域產業特性(如科技業、跨境電商),提供在地化糾紛應對指引。...
蘋果的發布新專利:不只聽音樂,未來AirPods還能監測健康!
根據蘋果公司一項新專利顯示,未來可以使用機器學習讓AirPods 監測使用者各個方面的健康狀況,讓AirPods不僅僅只是音訊設備,還能當作健康和健身追蹤工具。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2025年3 月 20 日發布了蘋果的一項專利申請,該申請說明了AirPods 未來可能的健康功能發展。蘋果將利用 AI 技術,透過 AirPods 監測用戶的步態分析、心肺功能等特徵,協助使用者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使用 AirPods 偵測用戶生理數據
蘋果指出,由於疾病進展或老化而引起的變化會在數月或數年內緩慢發生,因此個人或其醫生很難在半年或年度檢查期間觀察到這些變化。個人會根據骨...
AI跨域創新無界!百萬獎金與企業育成助攻夢想實現:《2025 AI創新獎》即日起開放報名
政府攜手企業驅動AI創新,共創產學合作新契機
因應產業需求,國科會首度攜手仁寶電腦、台北市電腦公會(TCA)及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共同舉辦 「2025 AI創新獎」 (2025 AI Innovation Award),期望激發改變未來的跨域AI解決方案,並藉此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企業參與,與團隊共同合作讓創新解決方案落地應用;《2025 AI創新獎》即日起開放報名至5/30。
此獎項由企業需求出發,企業不僅贊助獎金,更提出選題領域與育成計畫,確保獲選團隊能與企業形成實質合作,讓競賽成為企業與創新應用團隊的橋樑,除發掘具潛力創新應用團隊,與企業共同開發新市場...
國科會TTA國際展會徵案開跑 4月15日前號召全台科技新創挑戰法國VivaTech 2025
國科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於3月20日舉辦國際展會徵案說明會,鎖定歐洲最大科技新創展-法國科技創新展覽會(VivaTech),向全台科技新創發出召集令。國科會基於台灣新創團隊在拓展國際市場上單打獨鬥的不易,因此以TTA台灣科技館名義集結資源,號召大家以團體戰方式,向全球展現台灣新創科技實力,也為自己爭取國際商機與訂單。
VivaTech2025六月登場 法國百大企業出題 吸引各國新創解題
VivaTech 2025將於今年6月11日至14日在法國巴黎登場,此次參展將是國科會TTA第七度率團前往。今年大會主題為「前沿創新引領未來」(The 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