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推力接連出現,通膨問題如何解?

0
從2020年第3季開始,物價高漲成為最受關注的社會議題。然而與肺炎疫情不同的是,並非每個國家在當前都有物價上漲的問題;就算有,其背後的成因也不盡相同,想要有效緩解自然難上加難。 首先,在全球四大主要經濟體:美國、日本、中國、歐元區中,真正在2021年出現通貨膨脹現象(連續數月CPI年增率超過2%)的,只有美國與歐元區而已:日本是從2020年底開始CPI年增率就維持了近一年的負成長,直到2021年9月才終於轉正,而中國的CPI年增率雖然在2021年之內均維持正成長,但大多都控制在相當溫和的1%上下,物價上漲的壓力並不明顯(圖1)。 細究美國與歐元區的CPI年增率趨勢,也可以發現些...

三大科技巨頭加持,引爆2022年元宇宙商機

0
元宇宙(Metaverse)相關話題從2021年迅速增溫,加上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裝置的出貨量將在2022年快速成長,預計將帶動市場創造更多虛擬實境的應用內容,2022年有望成為虛擬世界發展大爆發的一年,企圖心最旺的Meta、創新的蘋果、致力發展AR的Google,都準備發布相關新品… 根據TrendForce預估,2021年全球虛擬實境應用內容市場規模達到21.6億美元,至2025將達83.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40%。TrendForce表示,其中最主要的應用內容仍以遊戲娛樂、影視、社群互動為主,由於虛擬世界的建設和應用內容發展難以單就少數廠商獨立完成,因而會更加注...

競爭加劇!面板市場進入價格修正期

0
2021年對面板產業而言,上下半年的市場需求冷暖差異極大。上半年面板市場持續承接2020年延伸而來的強勁需求,更衍生了缺貨問題,加劇面板需求的熱度。但進入下半年後,隨著主要區域疫苗覆蓋率提升,以及消費動能的放緩,持續帶動成長的引擎逐漸熄火,面板市場需求開始出現轉弱的訊號。展望2022年,觀察面板產業供給需求端的變化,劇烈的市場競爭及價格修正恐將難以避免… 全球Monitor市場概況 近兩年終端對於面板需求強勁,帶動筆電顯示面板市場出貨表現暢旺,根據TrendForce統計顯示,2021 年全球筆記型電腦顯示面板市場出貨量預估將高達2.8億片,年成長達25.3%。回顧2021上半年需求強...

2022年新開始,企業跨國營運應注意的新法規

0
KPMG安侯法律事務所日前舉辦《 2022國內外法令展望研討會》,針對企業跨國營運時會遇到的法律議題探討。2021年美國開始實施《企業透明法》,要求美國公司在設立時要揭露背後的受益所有人,即使是在法案生效日期之前的既存公司,最晚也要在2023/1/1前完成申報。而在中國營運的企業,則會面對從去年11月開始實施的《個人資訊保護法》,若未依規定提供個人資訊保護影響評估報告,最高可處人民幣5,000萬元罰鍰,甚至被吊銷營業執照。 因應美國《企業透明法》,留意申報截止期限 長久以來,在美國成立「股份有限公司」(Corporation)或「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

NPE愈來愈強大,科技業者必須強化專利管理能力

0
NPE(非實施專利實體)的訴訟和授權案例,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反而愈發蓬勃,而隨著5G技術投入商業應用,相關的專利權爭議在未來也絕對是只多不少,使科技業者的專利訴訟風險愈來愈高。這個時候,業者們該如何趨吉避凶呢? 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這兩年亂世,全球專利活動發生了相當戲劇性的變化。就拿最具指標性的美國專利侵權訴訟來說,疫情當中的訴訟案量和被告人數都雙雙增加,而且NPE更在其中居於關鍵性地位。 根據研究機構RPX統計,在2017至2019年間,美國每一季的專利侵權訴訟被告人數大約800為上下,其中由NPE發起的佔比大多在60%以下;但到了2020至2021年,每季的被告人數均在80...

兩岸人工智慧AI相關專利審查匯總

0
雖然AI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及市場應用已有多年歷史,但真正起飛也不過是這幾年的事。隨著AI技術日漸成熟,其市場應用也益發蓬勃。為了保護相關的技術研發成果,AI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在近幾年也是急遽上升。雖然AI技術已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但到目前為止,仍是急速發展中,換句話說,並不如通訊或半導體這些相對成熟的技術,已經大致「定型」;因此,面對與日俱增的人工智慧AI相關專利申請,專利審查人員也很頭疼。主要原因有二:因為AI人工智慧很多時候都與電腦程式或軟體有關,因此很難判斷其專利適格性;其次,由於AI人工智慧涵蓋領域廣,包括製造、金融、教育、運輸、醫療等等,審查人員很難專精那麼多領域,因此在審查AI人...

鼓勵中小微型企業數位轉型,「臺灣雲市集」上線!

0
2021年疫情真的來了,臺灣中小企業面臨營收衰退的嚴峻挑戰,在財務能力沒有大型企業健全的情況下,超過3,700家中小企業被迫結束營業。另一方面,疫情加速消費行為的改變,新消費型態在疫情過後將成為永久性的改變,舊有的營運模式勢必面臨挑戰。數位轉型是企業未來競爭的主要差異關鍵,今年政府大力推動「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計畫,首創政府資源補助全數位化的「臺灣雲市集」平台,目前已經有超過1.4萬家中小企業提出申請,期望加速中小企業的數位轉型。 為鼓勵中小微型企業善用數位科技創新發展商業模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正在推動的「臺灣雲市集」,整合臺灣市場上各類雲端服務,透過規劃數位點數補助機制,遴選資訊服...

2021年FinTech新創五大重點回顧

0
2020年COVID-19疫情大爆發後,全球發展深陷前所未見低迷中。為了力抗疫情衝擊,許多新興科技晉升成為抗疫利器,而金融科技(FinTech)也順勢在疫情當道下,協助企業經營加速應變、提供民眾金流服務,與FinTech相關的新創商業模式因而受到市場關注,甚至在2021年逆勢成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楊政霖指出,各大產業近期競相搶搭數位轉型風潮,驅使數位轉型成為當前產業發展新顯學。數位轉型重點在於借助新興科技力提升顧客體驗,因此能賦予金流服務創新體驗的FinTech新創,近期備受市場矚目。MIC從企業、銀行、創投與加速器等投資FinTech新創的近況,梳理出...

台灣科技醫療投資發展與趨勢

0
KPMG安侯建業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主持會計師連淑凌指出,KPMG在《2021科技醫療投資調查報告》中,針對台灣已投資、以及預計將投資生醫領域的大型科技業者進行問卷調查,企業認為未來三年,「檢測」、「遠距」、「照護」最具投資潛力,代表科技醫療的發展也隨時代而有變化,未來的發展趨向於改善目前醫療環境,以及提供「預防」能量。受訪者普遍認為「健康照護」將持續是未來最具潛力的領域,可作為科技業者未來的策略參考方向。 觀察台灣科技產業發展,許多科技大廠在生技醫療領域已發展多年,只是過去大多以ICT醫材製造研發為其布局重心,隨著AI、5G的前景愈顯明朗,政府與各大企業皆看見台灣醫療市場龐大的潛力...

新冠肺炎疫情逐漸流感化,疫苗產業機會在哪裡?

0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年底又有反撲趨勢,但長遠來看,也必然走向流感化,人們也必然得定期接種疫苗來預防感染。這對於疫苗產業來說,固然是個值得投入的商業機會,但本刊前文(提升新冠肺炎疫苗全球普及率,專利強制授權是唯一解?)已經分析過,疫苗產業的運作實務與一般藥品其實大不相同,除了技術開發、臨床試驗之外,又該注意哪些地方? 2021年即將步入尾聲,世人皆認為2022年全球可望逐漸恢復疫情前的常態生活,偏偏剛出現的Omicron變種病毒,為這份期待硬是打上一個大問號。從11月初在南非發現這個新的變種後,接連在英國、荷蘭、日本發現確診案例。雖然目前案例多為輕症,但由於傳染風險更大,而且接下來將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