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再寫AI生成模型新里程碑:Sora的優勢與風險何在?

0
2024年2月15日,OpenAI推出人工智慧影片生成模型Sora,並公開了一系列示範影片,展示Sora極其逼真的動畫製作能力,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透過提示詞描述一個想法,就能在幾秒鐘內看到它以高真實的影片形式呈現在你眼前,這就是Sora的力量。 OpenAI將Sora技術報告取名為「Video generation models as world simulators」,展現OpenAI打造「世界模擬器」的企圖。Sora是AI發展進程的里程碑,將加速超越人類的「通用人工智慧」(AGI)到來,Sora不僅推動上游AI伺服器、光通訊和晶片產業發展,影視、廣告行銷、IP等內容產業,未...

ASML規劃2036突破0.2nm,摩爾定律仍將延續

0
半導體製程的不斷演進,是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多年來,在摩爾定律的指引下,半導體產業不斷創新,推動晶片性能的持續提升。然而,隨著製程節點的微縮,半導體產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物理極限的逼近,使得傳統的微縮方式難以為繼,晶片設計和製造的門檻也越來越高。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國際知名的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和曝光設備巨頭ASML帶來了令人鼓舞的消息。他們分別在最新的技術路線圖和曝光機研發計劃中,展示了突破當前瓶頸、延續摩爾定律的可行之路。這些創新方案涵蓋了從電晶體結構到曝光製程技術的各個方面,為半導體產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終端應用的不斷擴...

從入門者到專家:如何精通AI提示詞的撰寫

0
在北美智權報349期《 低成本的AI時代 讓個人與大企業站在同一起跑點上》一文中, 筆者提到目前主流的LLM (large language model, 大語言模型) AI,其最主要的特性就是通用性、共用性,因而衍生出AI變得很廉價的結論。只要任何一個人輸入適當的提示詞,就能讓AI執行特定領域的任務,而產生商業價值,更驚人的是還不僅限於使用者已經很熟悉的領域。 低成本的AI將顛覆許多產業模式 LLM AI的誕生,對於既有的商業模式、工作模式都將帶來極大的挑戰與變革,很容易讓原本的產業巨頭變得很普通,但原本不起眼的個人與小公司卻都可能反過來成為巨頭。就以晶片行業的Intel與NVIDI...

中國AI半導體乘勢而起,卻面臨泡沫化危機

0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AI晶片作為推動商業化應用的核心元件,受到各國高度重視。中國政府也將AI晶片作為戰略方向推動發展。在國家政策扶持下,中國AI晶片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但結果不如人願,中國的AI晶片產業被過度高估,產業基礎實力與外界評價和預期不符。也因此,在2023年生成式AI大爆發之後,中國AI半導體產業快速泡沫化,被國際大廠拋在腦後,營收普遍出現嚴重虧損。 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支持AI晶片產業發展,但成效極為有限。儘管有政策扶持,但客觀看來,中國AI晶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仍然非常不足,無論是在架構設計還是演算法方面,核心技術仍然依賴國外進口,產品性能與...

AI帶動半導體產業,成為驅動相關供應鏈2024年業績的主要動力

0
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為半導體產業帶來新的成長動能。根據產業分析,人工智慧相關應用將為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貢獻約10%的成長。人工智慧需要大量計算資源來訓練模型和進行推理,這將推升對高效能計算晶片的需求,包括圖形處理器(GPU)、應用專用集成電路(ASIC)、以及人工智慧專用晶片,甚至相關的儲存需求等等,隨著人工智慧在產業應用的不斷普及,相關半導體需求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驅動2024年業績的主要動力。 人工智慧應用是由訓練和推理建立起來的服務框架,需要龐大的計算能力,因此高速且並行處理能力強的GPU一直是企業建立人工智慧服務的首選。目前主流的GPU廠商如NVIDIA和AM...

英特爾與聯電展開製程合作,但成熟製程過剩格局恐不利於發展

0
近年來,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各大晶圓代工廠紛紛積極布局,希望在這塊版圖上取得更多的份額。英特爾正致力於轉型發展代工業務,而聯電長期以來專注於成熟製程,都渴望能在先進製程上有所突破。雙方日前宣布,將在12奈米FinFET製程技術上展開合作,希望能發揮各自優勢,擴大產能與市場佔有率。 英特爾希望透過提供代工服務,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擴大其角色與影響力。然而,英特爾目前在晶圓代工領域的發展方向仍以先進製程技術為主,像是10奈米以下的製程節點。 相較之下,聯電多年來專注於提供穩定可靠的成熟製程代工服務,例如28奈米、22奈米等技術節點。聯電一直有意願跨足更先進的FinFET製程...

特斯拉2024:技術創新與市場挑戰的展望

0
隨著2024年的來臨,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源自於多個方面,包括市場競爭的激烈化、政府對電動車補貼政策的調整,以及消費者需求和預期的轉變。 首先,市場競爭方面,其他汽車製造商如大眾、通用、寶馬等都在加速推出各自的電動車型,這些新進入者不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在價格和功能上與特斯拉展開了正面競爭。這種競爭不僅限於傳統汽車製造商,新興的電動車公司如NIO、小鵬等亦在迅速崛起,這使得特斯拉在原本相對獨享的市場中面臨壓力。 其次,政府補貼的減少或調整也是一大挑戰。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政府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正在發生變化,這可能對特斯拉的銷售造成影響。補貼...

低成本的AI時代 讓個人與大企業站在同一起跑點上

0
在AI時代的創新與競爭中,現在個人和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擁有同等的起點。LLM(Large Language Model)大型語言模型的出現,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AI的核心特點在於其廣泛的知識基礎,但這並不意味著AI真正「理解」他所掌握的數據與任務的內在意義。相反,它僅僅只是模仿人類的知識和行為模式。人類必須深入地了解AI的特性和局限性後,再透過適當的提示詞 (prompt) 才能從AI擷取出AI本來就『知道』的東西,才能在AI時代中找到更適合的生存方式。 LLM與傳統AI的差別 傳統AI系統 (例如自動駕駛) 通常需要人類設定明確的規則和參數,才能實現特定的功能。這種方式需要大量的AI...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上路 評估因應措施刻不容緩

0
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已於2023年10月1日進入過渡階段,進口商的第一個報告期將於2024年1月31日結束。進口商需完成採購相對應的CBAM憑證,產品才能進入歐盟。CBAM初期管制為5大高碳排產業,包括水泥、鋼鐵、鋁、化肥、電力和氫氣。勤業眾信指出,CBAM 試行期申報雖不用納稅,但仍注意其作為未來歐盟查核參考之影響。 歐盟官方報告《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指出,CBAM 最初將適用於某些商品和特定前驅物的進口,這些商品和特定前驅物的生產屬於碳密集且碳洩漏風險最大,包括水泥、鋼鐵、鋁、化肥、電力和氫氣等5大項。隨著範圍的擴...

COP28氣候大會達成歷史性成果,台灣進入低碳轉型關鍵時期

0
聯合國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今年在杜拜舉辦,原訂12月12日閉幕卻延後了一天,就是為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性決議。 在經過激烈的討論與協商後,終於在2023年12月13日這一天,全球氣候大會協議史上第一次將「脫離化石燃料」(transitioning away from fossil fuels)寫入決議文:未來將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轉型脫離化石燃料,並在2050年前透過科學性方式實現淨零排放。 日前資策會舉辦「電子資訊業碳盤查數位工具暨成果分享」研討會,安侯碳資源服務公司總經理黃力家指出,「脫離化石燃料」是在以往27屆氣候大會裡都不曾出現過的重要決議,因為產油國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