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虛擬人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
AI虛擬人(Virtual Human)是一種基於先進AI技術創造出的人工智慧角色,可以像人類一樣進行交談、回應和交流,並達成特定的工作任務。隨著元宇宙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各大工作領域中對於人工智慧需求的不斷增加,預期AI虛擬人市場將在未來幾年持續攀升,娛樂、廣告、零售、遊戲等不同產業都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AI虛擬人應用,並創造出全新的市場商機。
虛擬人是隨著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XR)、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 AI)等沉浸式科技發展下催生的數位...
AI工具提示詞寫作的挑戰與應對方案
AI工具的提示詞寫作極具挑戰,需精準描述關鍵細節,以簡練語言驅動AI。由專業提示詞工程師開發的AI工具,會比讓每個人學習寫提示詞更有效率,而這也是實現AI賦能大眾的可行路徑,因此企業主應該要慎重考慮雇用提示詞工程師,以避免在AI浪潮中落於人後。
描述自己就已經很困難
在真正談AI提示詞寫作的難度前,不妨先想想用文字描述一件自己再熟悉不過的事物有多難。大部分人肯定都有寫過自傳,即使是身為公司老闆,撰寫商業計畫書時也難免遇到這類挑戰。這些都是在試著用語言文字去描述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但恐怕沒有人會認為這是容易做的事情。
描述技術的挑戰
用語言文字描述一項技術,即使對技術專家而言都不是一...
《 TAIPEI AMPA 2024 》碳中和成永續經營關鍵, 汽機車供應鏈聯手提升綠色競爭力
由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所組成的“ESG”,被視為是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已經開始對全球各種產業產生重大影響。TAIPEI AMPA今(2024)年舉辦ESG永續講堂,邀請領先推動ESG的參展廠商分享實績,協助汽機車零配件及車用電子產業提升綠色核心競爭力。
範疇三才是減碳最大的目標
國際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範疇,可分為直接排放(範疇一)、能源間接排放(範疇二)以及其他間接排放(範疇三)三類,現階段企業承諾或達成淨零排放的範圍,多只限於範疇一及範疇二的溫室氣體。範疇三是間接性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例如原料採購、產品的運輸、員工的通勤與異...
氫能於淨零碳排占重要地位:全球氫能發展預估及我國發展策略簡介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指出若於2050 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氫能需至少占整體能源使用13%;2022 年3月台灣國發會發佈「2050 年淨零碳排路徑圖」亦提及未來我國2050 年電力供給,氫能需佔比9-12%,以達到整體電力供應的去碳化。由此可見,氫能,尤其是綠氫,是一種淨零排放的能源形式,可以應用於各種領域,包含能源生產、交通運輸、工業製造和許多其他領域,為各國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要素。
勤業眾信(Deloitte)近期發布了《綠氫如何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全球氫能源市場展望》報告 (下稱《報告》),根據Hydrogen Path...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研析
中國似乎尚未在機器人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其國內生產和採用正在迅速增長,並且政府已優先投入該產業發展,即便關鍵技術取得越發困難,但在資源挹注下,中國機器人企業取得領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隨著人工智慧、MEMS(微機電系統)和機器視覺等軟硬體的進步,機器人變得更加多功能,因此,它們很可能成為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技術之一,機器人已廣泛應用於各種應用和產業,包含製造、物流、酒店、醫療保健、建築和許多其他領域,並看似能扭轉當前全球生產力放緩的局勢。從歷史回顧,美國發明機器人技術,但面對外國競爭對手時失去領導地位,部分原因是業者缺乏耐心,而其他國家的公司願意進行長期投資。
如今,領先的機...
從電動車到AI,看馬斯克開放原始碼背後的商業盤算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電動車和AI領域頻頻祭出開放原始碼大旗,無私地推動產業創新。然而,若深入剖析其開放原始碼策略,卻發現馬斯克的慷慨背後,藏著精心設計的商業算盤。這場看似利他的開放原始碼大秀,實則是一齣商業利益最大化的好戲。
眾所矚目的馬斯克,向來以特立獨行和言語犀利著稱。他的一舉一動總能引發市場的震盪,他的一言一行也常成為輿論的焦點。而眾所周知,他在電動車或者是AI技術領域都有極佳的技術水準,不僅軟硬體整合技術領先業界,甚至擁有自研半導體與平台的能力。近年來,他把開放原始碼掛在嘴邊,甚至也實際做出開放特斯拉電動車部分硬體技術,以及對其AI大模型Grok進行開放原始碼,吸引了開放原始...
尋找新一代鋰電池負極材料,解決石墨材料供應與性能問題
石墨(Graphite)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除了石墨之外,碳原子的同素異形體還包括鑽石、富勒烯、奈米碳管與石墨烯。石墨為層狀平面結構,層內每個碳原子的週邊以共價鍵鍵結其他三個碳原子,以蜂巢式多個六邊形排列,每層間有微弱的凡得瓦力。因晶體結構中存在大量游離電子而能自由移動,屬於導電體,且化學性質不活潑,具有耐腐蝕性。
電動車主要動力來源是電池,而石墨是電動車動力來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自20世紀80年代成功開發後,石墨一直是鋰離子電池(簡稱鋰電池)的負極材料,成為碳系負極材料之主流。
石墨的生產流程
石墨負極的生產流程長,製作過程有多道程序,且不同企業的生產流程存在一定差異。石墨分...
AI晶片不止NVIDIA,科技巨頭與新創期望迎頭趕上
人工智慧(AI)技術的突破與應用正在經歷爆炸式成長。從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到自動駕駛,AI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各個面向。而推動AI發展的關鍵之一,正是專為AI運算打造的晶片。隨著AI應用的熱潮席捲全球,AI晶片的需求也急遽上升,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新戰場。
AI之所以能夠如此盛行,背後有幾個重要原因。首先,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演算法的重大進步,讓AI系統能夠從大量資料中自主學習、提煉出有價值的見解。這些算法的突破,例如卷積神經網路(CNN)在影像識別方面的卓越表現,大幅提升了AI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其次,網際網路時代累積的大量資料,為AI提供了豐富的"養分"。
據估計,全球每天產生的數...
2024年生成式AI趨勢與挑戰
2024年在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下,各種生成式AI核彈級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將AI產業推向了另一波新高峰。AI正在進行一場資訊工業革命,以半導體製造聞名全球的台灣,雖是世界上首波受惠於AI的少數國家,但生成式AI帶來的機會很大、風險挑戰亦然。
KPMG顧問部營運長謝昀澤表示,企業投資生成式AI主要著重於三大面向:強化雲端基礎建設與運算效能、拓展業務規模,以及訓練生成式AI。2023年企業裡常見的AI應用,包括課程影片整理重點筆記、自動為會議錄影生成會議記錄、使用者上傳文件或圖片與AI對話、多語言翻譯內部重要文件;觀察2024年趨勢,和去年的生成式AI相比,今年可以生成更高質量的合成媒體,...
AI生成無限可能:晶創台灣方案奠基未來10年科技國力
台灣站在生成式AI革命的浪頭上,生成式AI的導入將重新定義百工百業,開創生成式AI的新未來。國科會今(2024)年1月啟動「推動各產業導入生成式AI先期計畫」,預計投入新台幣1億元,集結政府跨部會資源、產學公私部門能量。此計畫以需求調查及擴散計畫、垂直領域示範應用、競賽選拔深度輔導等「廣、深、快」三大重點,協助百工百業導入生成式AI,共創台灣GenAI新世代。
2023年初ChatGPT引爆生成式AI趨勢浪潮,歷經一年多的發展,生成式AI技術快速演進,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融入產業應用之中。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在2024年《十大戰略性科技趨勢》指南中預測,隨著AI導入的門檻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