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TO《AI發明人指引》:發明有自然人重要貢獻即可申請美國專利
USPTO公告《AI輔助發明發明人判斷指引》及說明例,明示發明專利申請案所請發明若屬AI輔助創造之產物,不會因使用AI就逕自歸類為非可授予專利類型。然而,一發明若沒有自然人的重要貢獻(significant contribution),該發明就無法依現行法規在美國取得專利保護。
為因應席捲全球的AI浪潮,USPTO 2024年2月13日於美國《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公告《AI輔助發明發明人判斷指引》(89 FR 10043)及說明例(以下簡稱《AI發明人指引》),明示發明專利申請案所請發明若屬AI輔助創造之產物,不會因使用AI就逕自歸類為非可授予專利類型,但其...
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4:其他USPTO動態
北美智權報繼349期《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3:PTAB動態 》一文後,繼續回顧過去一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本刊期進入《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最終章,重點放在「其他USPTO動態」。
在其他USPTO動態方面,涵蓋規費、電子化、MPEP改版……等等,林林總總,約略分述如下。
USPTO規費訊息
美國趕在2022年12月29日完成Consolidated Appropriations Act, 2023(P.L. 117-328)立法頒布程序,美國微實體及小實體專利規費優惠幅度,自當天起分別由50%及75%調升為60%及80%。隨後,USPTO於202...
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3:PTAB動態
北美智權報繼348期《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2:美國法院動態 》一文後,繼續回顧過去一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本刊期將重點放在「PTAB動態」。
PTAB先例意見
USPTO局長Kathi Vidal 2023年指定數件PTAB決定作先例意見,其中Penumbra v. RapidPulse案相關PTAB決定說明,Fed. Cir.的Dynamic Drinkware案教示僅適用pre-AIA FTI舊制案件。而AIA FITF新制案件,Entitled to Priority ≠ Entitled to Claim Priority,後者依35 U.S.C. 102(d...
「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鬆綁申請人資格 2024年1月1日生效實施
智慧局TIPO於112年1月1日試行之「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下稱《此方案》)已於112年12月31日屆滿,為使更多新創公司參與此方案,智慧局進一步鬆綁此方案之申請人資格:只要為新創公司申請此方案時為發明專利申請案之申請權人即可適用,不再限於一開始申請專利時必須已成立新創公司。此方案修正內容主要刪除「新創公司須為發明專利申請案申請時之申請人」之限制,此修正方案已於113年1月1日生效實施。
智慧局TIPO的為使其「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下稱《此方案》) 更加完善,已於112年12月1日修正,並再試行 1 年;此方案自 113 年 1 月 1 日起開始受...
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2:美國法院動態
北美智權報繼347期《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1: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 》一文後,繼續回顧過去一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本刊期將重點放在「美國法院動態」。
回顧2023年,美國法院動態相關動態重點回顧可分「美國最高法院」及「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Fed. Cir.)」分別觀察。
美國最高法院
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美國最高法院2023年拒絕了多數的專利案件調卷令,這也使得Amgen v. Sanofi一案的35 U.S.C 112(a)可據以實施要件(enablement)判決格外引人矚目:系爭專利採上位概念請求項(genus claim)寫法,僅以功能界定專利抗體,...
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1: 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
時序進入12月,即將揮別2023年的此刻,《北美智權報》會依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美國法院、PTAB動態及USPTO其他相關動態,分4刊期回顧過去一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首篇以「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揭開序幕。
回顧2023年,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重點回顧可歸納為「藥品及生物製劑」、「半導體裝置製造」、以及「人工智慧」三大項,現分述如下。
藥品及生物製劑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21年上任後,即於同年7月9發布第14036號行政命令,提示多項行動計畫,希望能加大處方藥取得管道、降低相關藥品價格,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美國白宮發布AI行政命令 提示2024年USPTO重點工作項目
美國總統2023年10月30日發布AI行政命令,在專利事務部分,責成USPTO於2024年發布AI發明人指引,並釋明AI相關發明的專利適格性問題。惟,若美國公眾要求放寬AI發明人定義,不是USPTO按現行法規所能處理,將需等待美國國會討論及修法。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23年10月30日針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開發使用發布行政命令(以下稱AI行政命令),智慧財產是其中關鍵,為促進AI產業發展,美國著作權局(United States Copyright Office,簡稱USCO)、美國專利商標局(United Sta...
USPTO修訂37 CFR 1.704(d) 有意最大化美國Patent Term者務須注意
USPTO修訂37 CFR 1.704(d)法條文字,若提交IDS但不希望被計為申請人延誤、倒扣PTA天數,自2023年7月17日起,須以指定方式提交USPTO制式表格。
USPTO 2023年6月15日公告修訂37 CFR 1.704(d)法條文字:若申請人提交IDS,但不希望被計為申請人延誤、倒扣專利權存續期間調整(patent term adjustment,簡稱PTA)天數,須使用USPTO制式表格,並以指定方式提交IDS。
依37 CFR 1.704(d),凡屬37 CFR 1.704 (c)(6)、(c)(8)、(c)(9)、(c)(10)、(c)(12)應扣PTA...
販賣仿冒品之行為與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計算
仿冒品常困擾認真研發的廠商,而專利權則是廠商能選擇的保護手段。假設在專利民事訴訟中,專利權人成功克服侵權人的專利無效抗辯,損害賠償的計算將是雙方爭執的重點。本文意在介紹四件利用「實際損害法」計算賠償金的案例,以供實務參考。
專利法對於損害賠償計算之規範
台灣專利法第97條第1項明訂三種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計算方法;其中第1款稱為「實際損害法」,其規定「依民法第二百十六條之規定。但不能提供證據方法以證明其損害時,發明專利權人得就其實施專利權通常所可獲得之利益,減除受害後實施同一專利權所得之利益,以其差額為所受損害」。另第1款之前段稱為「具體損害法」或「具體損害計算說」;而但書部分稱為「差額...
CAFC Cellect案判決料將影響美國延續案申請策略
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簡稱CAFC)Cellect案已於日前宣判 。本案曾有多個組織提交法庭之友意見(brief of amicus curiae),包括數個生技製藥類協會、廠商,立場各異,而CAFC合議庭三名承審法官最後全員肯認PTAB見解。部分報導評析指出,若本案判決結果未於後續程序翻案,對習用延續案(continuing application)模式申請同族專利的申請人可能有較大影響,宜密切關注本案有無後續進展,並審慎考慮如何處理相關案件。
背景說明
顯微影像解決方案供應商Cellect 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