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科技預算1,800億元,國科會科技發展重點規劃出爐!

0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公告2026年度科技發展計畫,將編列科技預算1,800億元,整合跨部會落實推展「五大信賴產業」及「國家希望工程」,並建構晶片台灣隊「Chips Team Taiwan」,落實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 國科會1月14日召開第13次委員會議,由國科會提報「2026年度政府科技發展重點規劃」,說明國家整體科技布局及科技預算籌編規劃;國科會並提報「科學園區發展與均衡台灣」,規劃科學園區未來發展須兼顧產業發展及地方共榮,透過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帶動園區周邊整體蓬勃發展;另由環境部提報「利用新興科技監測與治理空氣品質」,秉持「用數據說話,讓智慧行動」精神,運用衛星資料及AI技...

KIPO分析報告:AI機器人專利申請呈爆炸性成長 LG電子大幅領先

0
韓國智慧財產權局(KIPO)日前發佈了一項分析報告,指出在過去10年間(2012年至2021年),全球5大局(IP5:韓國、中國、歐盟、日本及美國)所收到的整合人工智慧(AI)技術之機器人相關專利申請量,呈現驚人的成長。數據顯示,AI機器人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率達到 58.5%。2012年僅有 20件相關專利申請,但到了2021年,年申請量激增至 1,260件。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企業 LG電子 在AI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上居首位,展現了領先地位。 從申請人國籍來看,中國以 60%(3,313件) 的專利申請量高居榜首,而韓國則以 24.7%(1,367件)位居第二,美國以 8.1%...

2025 CES四大趨勢一次看 

0
匯集全球頂先品牌和新創企業參與的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已於1/10順利落幕,CES 2025聚焦終端消費性產品擴大AI的投入與深化,今年亮點除了人形機器人互動性繼續提升,AI代理(AI Agent)更是全面進入工作與生活領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整體而言,CES 2024聚焦AI從雲端落地終端,CES 2025則聚焦終端消費性產品擴大AI的投入與深化。歸納四大觀展重點:一、人形機器人互動性提升,開發平台推出將驅動互動升級;二、AI PC劃分高階與主流市場差異,高階效能更接近工作站等級;三、AI Agent全面進入工作與生活領域,軟硬整合Edge AI A...

全球電動汽車及儲能市場需求預期好轉,2025年第一季電芯價格穩定

0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4年中國動力及儲能電芯價格歷經長期下跌後,至第四季跌幅收斂。隨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及儲能市場需求預期好轉,供應商漲價減虧訴求強烈,有望支撐2025年第一季磷酸鐵鋰、鋰電銅箔和電解液等電池原料價格,進而穩定電芯均價。 TrendForce表示,2024年整體動力電池價格雖然下跌,但受益於下半年旺季需求效應延長,第四季價格跌勢明顯放緩。展望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持續受以舊換新等政策激勵,銷量上看年增30%。由於需求端的增長預期較為樂觀,電池原料價格將保持平穩,預計一月動力電芯價格將與前一個月維持相近水準。 2024年儲能市場除了繼續於中、美、...

2050全球氫能市場達1.2兆美元 亞太地區占一半 技術領先歐美

0
亞太地區正處於潔淨氫能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作為實現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工具,氫能在減少碳排放、推動能源轉型和經濟增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鋼鐵製造、化工、航空、航運等高排放產業的逐漸轉型,亞太地區對氫能的需求正在急速增長。根據預測,亞太地區的氫能需求將從2030年的6700萬噸增加至2050年的2.35億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氫能需求市場。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24年12月下旬舉辦了《氫供給『政』加速實現減碳未來》研討會,聚焦探討氫能政策與基礎建設之重要趨勢,希望能共同加速擴大氫能供給;並同步發布勤業眾信《亞太地區的潔淨氫能:啟發思維的燃料》報告 (下稱《報告》),...

《2024氣候科技現狀報告》:AI應用為氣候投資亮點、能源新創獲得更多資金青睞

0
PwC近期發布《2024氣候科技現狀報告》(State of Climate Tech 2024),在歷經三年投資高峰後,全球對氣候科技新創企業的投資交易放緩,但人工智慧(AI)應用、氣候變遷調適及前瞻性能源解決方案的新創企業,仍然受到資金青睞。 在氣候科技投資達到高峰三年後,2024年開始出現反轉。氣候科技融資金額從2022年第四季到2023年第三季的790億美元,下降到2023年至2024年同期的560億美元。從事AI相關技術的新創公司2024年前三季籌集60億美元,占氣候科技總投資的14.6%,主要投資領域包括自駕車以及農業、智慧家庭和智慧能源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氣...

「大南方新矽谷」串聯半導體S廊帶  構建AI產業生態系

0
為落實賴政府施政目標,推動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提出了「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於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興建「AI創新應用大樓」,並於2025年1月3日舉行「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暨「AI創新應用大樓」招商啟動典禮。本方案將以台南沙崙為核心,於嘉義、台南、高雄、屏東規劃建置科學園區與科技產業園區,串聯半導體S廊帶,構建以AI為核心的產業生態系,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推動全產業數位轉型應用,全面提升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的競爭力。 三項任務 四大策略 國科會指出,「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 (下稱《推動方案》)主要有三項任務,涵蓋技術研發、系...

2025邁入「AI代理」新階段,AI正在全面翻轉專利產業!

0
2025年的到來,象徵著人工智慧正邁入「AI代理」(AI Agent)的新階段,AI將取代傳統的工作方式,並能自主執行任務。對專利產業而言,這樣的趨勢亦不容忽視,那就是AI正在改變專利實務的遊戲規則,企業必須善用AI改變專利運營的戰略。經過機器學習和模型訓練後,目前利用AI專利翻譯的技術成熟度最高可達90%,可替企業省下大幅的專利翻譯成本與時間;AI語義分析可涵蓋欲檢索標的之技術全貌,縮短檢索時間、加速初步判斷專利無效的可能性。透過AI工具的輔助撰寫專利,可以改善人工撰寫專利申請書曠日費時、成本昂貴的問題,並將更多時間用在提升專利品質。 AI正在從各種層面翻轉產業生態,專利產業當然也...

2024年台灣人工智慧發展概況與未來展望

0
台灣目前在發展人工智慧(AI)的議題,無論在產業上是否投資新創、政府作為等面向上皆尚待提升。或許,找到下一個能發展的AI大題目是凝聚台灣產業及政府對發展AI共識的方法?本文主要針對2024年台灣在AI產業發展現況,並於國際間AI競爭趨向白熱化的狀況下台灣能掌握的機會、遭遇挑戰及解決方法進行分享。 台灣AI發展現況 根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指出,2024年AI發展趨勢之重點在於「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的運用及其影響。到2024年底,AI體現在企業上的價值主要基於熟悉的AI技術項目,無論是獨立還是與Gen AI相結合,並透過標準化作業流程(SOP)來幫助實施。同時,...

從利用AI軟體所完成之著作談著作財產權歸屬問題

0
AI軟體輔助人類所創作之內容物應受著作權法保護,才能使著作權法迎合當代人類的藝術創作模式。假設著作權法將AI著作創作者之身份賦予AI軟體背後之程式編碼者或訓練者,或是視AI軟體為「擬制著作人」,則使用AI軟體完成之著作(稱「使用者著作」)是否為共同著作,該問題會影響使用者著作的歸屬。 假設情境:音樂創作 為方便討論,假設AI軟體是用於協助使用者進行歌曲創作,並以行動裝置上的APP形式來提供創作服務,稱「音樂創作APP」。該APP所連結之資料庫內儲存AI著作資料,而AI著作乃藉由AI軟體所生成的旋律。輔助創作之方式是使用者在利用該APP時,透過軟體回饋機制來挑選相關AI著作,以進一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