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與閉源AI模型的戰爭:現在與未來

0
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重塑科技行業的格局,而開源與閉源AI模型之間的競爭已成為這一變革的核心議題。2025年,隨著Meta、Google、Open AI等科技巨頭在開源與閉源策略上的分歧日益明顯,這一議題變得更加複雜且具有深遠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開源與閉源AI模型的現狀、資金動態、性能比較、安全與道德考量,以及未來趨勢,並分析企業在這一變革中的應對策略。 開源與閉源模型的現狀 開源模型的支持者,如Meta和xAI,主張透明性和可定制性。Meta的CEO Mark Zuckerberg多次公開表示,Meta致力於開源AI,並認為開源生態系統將成為未來的標準。Meta的Llam...

新興電池技術:電動車搭載半固態電池,預估2027年滲透率將突破1%

0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半固態電池作為新興電池技術,結合傳統液體電解質電池和固態電池的優點,於2020年以前已進入試生產。受制於使用成本、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半固態電池普及於電動汽車的速度尚不及市場預期,預計未來幾年全球車廠將陸續增加配備半固態電池的車型,有望帶動這款電池技術在電動車市場的滲透率於2027年超越1%。 TrendForce表示,2022年中國車廠率先於電動車上裝載半固態電池,近年贛鋒鋰電、孚能科技和衛藍新能源等電池廠皆積極發展這項技術,並已實現百萬度(GWh)等級的量產。 據TrendForce統計,2024年全球車載半固態電池的使用量不足2GWh,滲透...

2030年全球5G用戶將達到63億,5G獨立組網將成行動產業下一波發展重點

0
2024年至2030年底,全球行動網路數據流量預計將成長近200%,5G用戶數持續成長,預計到2024年底戶數將占行動用戶總數的四分之一,預計到2027年,5G用戶數將首次超過4G,成為主要的行動接入技術。雖然5G的人口覆蓋率正逐步提高,但除了中國大陸外,全球 只有約30%的基地台部署了5G中頻。為了充分發揮5G的潛力,需要進一步增加中頻 站點的密度,並擴大5G獨立組網(SA)的部署規模。 愛立信發布最新一期《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分享最新行動通訊產業發展與趨勢、區域分析以及應用案例。報告調查指出,為了實現效能導向的商業模式,並提供用戶差異化服務,5G獨立組網(SA)和 5G Advance...

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小幅成長2.4%、新能源車將維持穩定增長

0
拓墣產業研究院近日發布2024年全球汽車產業動態及2025年趨勢預測,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包含燃油車、電動車)銷售量預估小幅增長2.4%,且2025年汽車市場需求預計增加有限。 主要汽車市場趨勢 中國在2024年實行以舊換新政策,且在2024年7月25日提高補貼金額,將乘用車補貼金額提高一倍,車企趁機迭加優惠以刺激銷售,報廢車輛的數量快速增加。但以中國市場2024年前三季表現來看,仍未能擺脫年衰退風險。 美國市場方面,儘管通膨緩解和供應鏈改善使新車平均車價略有下降,但對於面臨生活成本上升壓力的消費者來說仍是一大負擔,因此2024年9月雖開始降息,但對市場刺激效果有限。 ...

從專利視角看礦物資源「鎵」與「鍺」出口限制之因應

0
出口管制長期以來,是美國用來管理與中國複雜關係的手段,而關鍵礦物資源的出口限制也是近來中國反制美國的武器之一。在關鍵礦物中,中國是「鎵」和「鍺」專利受理量最多且成長最強的國家,本篇文章將從專利分析視角,探討如何因應中國礦物資源的出口限制。 從地理區域專利受理趨勢 尋找新的供貨源分散供應鏈風險 前文曾經介紹過鎵與鍺的專利申請分析趨勢,中國是相關技術專利受理量最多且增長趨勢最強的國家,由於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大多由中國國內企業所申請,顯示中國對於關鍵礦物的提煉純化及應用相關技術仍持續進行中。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台灣專利方面,目前在鎵、鍺礦物現階段並無明顯變化,而澳洲則是在鎵、鍺相關領域的專...

中研院宣布突破高效太陽能關鍵技術,電池效率突破31%!

0
中央研究院攜手國內頂尖學者組成下世代太陽能電池研發團隊,整合來自中研院、成功大學、清華大學、明志科技大學等高效太陽能光電技術的研究專長。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表示,研究團隊以2年的時間成功開發出光-電轉換效率超過31%的下世代(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元件,這項重要成果較目前市售最新太陽能電池產品高出三成以上;如果與早期佈建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相比,效率提高接近五成!此成果不僅證實台灣太陽能電池技術可與國際並駕齊驅,更有助未來升級太陽能發電裝置,在不增加土地使用面積的條件下提高太陽光發電量,更接近淨零排放的目標。 太陽能電池面臨的挑戰與突破 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開發低碳或零碳潔淨能源成...

高階自駕、物流需求帶動光達市場產值,2029年達53.52億美元

0
根據TrendForce最新《2025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與品牌策略》報告,目前光達(LiDAR)於車用市場主要用於乘用車、無人計程車(robo-taxi)等,在工業市場則支援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和物流等應用。受到Level 3及更進階的自動駕駛系統和物流運輸帶動,預估光達市場產值將從2024年的11.81億美元成長至2029年的53.5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5%。 面對市場競爭壓力,汽車製造商除了積極採用自適應性頭燈(ADB Headlight)、貫穿式尾燈(Full-Width Taillight)等先進技術,也持續在乘用車導入光達技術以實現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Level 3自...

2025智慧終端裝置發展趨勢:人形機器人走向智慧商用的關鍵時刻!

0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延續CES 2024年「AI無所不在」的主題,相較於2024年的創新發想,CES 2025強調AI將更「深入」(Dive in)人類生活、以人為出發,以務實角度增強AI體驗,在終端產品中搭載更為符合實際需求的AI應用。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CES 2025焦點包括AI 智慧終端、人形機器人以及智慧生活,AI技術透過各種終端型態融入日常生活,更加全面性的實現創新應用。 AI PC瞄準2025年商用與電競換機需求 資訊工業策進會(MIC)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分析師黃馨指出,迎接2025年電腦換機潮,AI PC與電競PC同樣精彩。202...

Lam Research 科林研發的乾式光阻技術可建立 28 奈米間距的高解析度圖案化

0
Lam Research 科林研發宣佈其創新的乾式光阻(dry resist)技術可直接印刷 28 奈米間距之後段(BEOL)邏輯製程,適用於 2 奈米及以下先進製程,現已獲得在奈米電子與數位技術領域中具領導地位的研究與創新中心 imec 認證。乾式光阻是科林研發推出的先進圖案化技術,可提高極紫外光(EUV)微影的解析度、生產量和良率,而極紫外光(EUV)微影是生產下世代半導體元件的關鍵技術。 科林研發技術長暨永續長 Vahid Vahedi 表示:「科林研發的乾式光阻技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低缺陷率、高解析度的圖案化,我們很高興向 imec 及其合作夥伴提供這項技術,作為先進半導體元件...

台灣科技產業的創新能量:揚智攜手光禾感知打造智慧機上盒

0
全球領先的 IC 設計公司揚智科技與AI公司光禾感知科技(OSENSE)宣布展開技術合作,共同推動智慧機上盒的創新發展,為用戶帶來突破性的家庭娛樂體驗。雙方合作將結合揚智科技新一代無風扇機上盒晶片技術與光禾感知科技的 Qubby AI 智能客服,創造更個性化、直覺且高效的影音互動服務。光禾感知科技執行長王友光指出,此次合作不僅是AI與硬體整合的一次成功實踐,更展現了台灣科技產業的創新能量,為全球市場樹立新標竿。 圖1.揚智科技攜光禾感知打造智慧機上盒,以AI Agent 驅動家庭娛樂新體驗;圖片來源:光禾感知科技 透過這次合作,兩家公司將致力於開發機上盒的 AI 功能,讓觀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