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財服務業AI應用報告:專利翻譯及商標檢索應用最普及且品質受肯定

0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席捲全球的浪潮中,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IP)領域也免不了身陷其中,正悄悄的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變革。Questel於2025年發布的《知識產權行業前瞻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AI已不再是實驗性工具,而是重塑產業格局的核心力量。從工具應用邁入策略轉型,從流程輔助走向決策驅動,智慧財產權的未來,正在AI的演算之中被重新定義。

台灣團隊突破光學極限,讓腦組織「放大」六萬四千倍!

0
一個「讓腦組織放大」的技術突破,成功讓光學顯微鏡看到奈米尺度的神經世界。在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的支持下,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陳壁彰研究員團隊,近期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突破性的研究,開發出超高解析度光學成像技術 「聚丙烯酸鉀膨脹層光奈米顯微術(KA-ExM)」。此技術巧妙結合「樣品空間放大」與「貝索層光顯微鏡」方法,成功讓科學家以光學顯微鏡進行果蠅全腦的三維成像,解析度高達約 10 奈米,接近電子顯微鏡水準;同時仍保有多色螢光標記等光學成像優勢。 傳統光學顯微鏡因「繞射極限」所限,解析度僅能到 200 奈米,間距低於200奈米...

2025 G7高峰會將在加拿大舉行,量子技術列為優先議題

0
2025年七大工業國組織(Group of Seven,G7)高峰會預定將於6月15日~17日在加拿大亞伯達省Kananaskis舉行,加拿大總理Mark Carney在G7高峰會召開前夕宣布,加拿大將以主辦國推動量子技術進入全球安全與經濟決策之高層對話平台。 圖片來源:G7官網 G7是一個由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等世界七大已開發國家經濟體組成的政治論壇,主席國每年由成員國輪流擔任,通過定期會晤和磋商,討論和協調國際社會面臨的重大經濟和政治問題。 加拿大的G7優先事項 50年前,面對動盪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G7會員國致力於合作、穩定和共同繁榮的論壇。2...

塑戰速決!台灣首座「循環再設計中心」開幕,推廣循環產品及設計

0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循環經濟是實現淨零轉型的關鍵戰略,「百億投資」、「市場串連」、「完善法規」是環境部推動循環經濟的具體三箭,而循環設計、循環採購、綠色行銷,將是驅動消費行為改變與社會邁向永續的關鍵力量。環境部選擇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宣布正式設立「循環再設計中心」,象徵台灣以實際行動呼應今年的倡議主題「塑戰速決(Beat Plastic Pollution)」,致力於從產品生命週期出發,推動循環設計與再生資源利用,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與廢棄物產生,實踐資源保育與永續管理的政策目標。環境部將持續推動跨部會、跨產業合作,鼓勵設計界與產業界共同參與,讓全民皆可成為循環經濟的實踐者,建構「產業、設計、消費...

清大動機系團隊成功開發「雷射低碳製造技術」:製程縮時、碳排大降!

0
為協助我國製造業強化製程優化能力,提升製造業生產產品之加工效率,國科會積極推動智慧製造創新技術研發。在國科會長期支持下,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李明蒼教授團隊針對光電半導體產品開發出「雷射低碳製造技術」,可大幅縮短製程工序時間及材料成本,同時具備靈活的製程與設備整合彈性。

川普力推SMR核電拚2028上線 打造AI算力與國防戰備不斷電根基

0
2025年5月17日,核三廠二號機停機並正式進入除役階段,至此,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同年同月,美國在川普總統領導下,將開啟核能復興新時代。歷經數十年停滯與反應爐關閉後,川普為核能創新指明道路,於5月23日簽署了行政命令 (下稱《命令》),要求快速部署先進核技術以支持國家安全目標,包括為人工智慧(AI)計算基礎設施和國家安全設施供電。該《命令》指示陸軍部長制定建設計劃,在三年內於國內軍事基地建造並運作一座核反應堆;並要求能源部長將位於能源部設施內或與其協作運行的AI數據中心指定為關鍵國防設施,並將其供電核反應堆列為國防關鍵電力基礎設施;《命令》同時允許在能源部實驗室進行反應爐設計測試,為聯邦土地上的核設施建設掃清障礙以保障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並透過要求核能管理委員會及時作出許可審批以破除監管壁壘。

小反應爐,大戰略 — 美國推動SMR為AI供能,台灣能源政策新選擇浮現?

0
在人工智慧與能源安全成為國際戰略核心的2025年,美國前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迅速簽署一項引發全球關注的行政命令。[1]這項命令不僅揭示了「AI + Nuclear」的新戰略組合,更明確宣示:為保障國安與科技競爭力,將快速部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 SMR)於軍事基地與能源需求龐大的AI運算設施之中。這場核能復興運動背後,不只是技術轉型,更是能源地緣政治板塊的重塑。

開源技術在AI潮流下的重要性:風險與進步共存

0
隨著專有人工智慧(AI)模型的成本面考量、雲端基礎設施的普及化,以及開源技術(open source technology)社群逐漸成熟和活躍,使開源AI模型蓬勃發展,如由Meta開發的Llama、由Google推出的Gemma及由Microsoft開發的Phi-2等代表性基礎模型,可兼顧運算效能、輕量化與企業部署彈性,且提供使用者/開發者客製化地調整、部署並整合至特定應用情境中。

法院駁回音樂出版商對AI公司的初步禁制令聲請:2025年Concord案

0
2023年10月18日,原告包括Concord Music Group在內的8家音樂出版商(以Concord方統稱)於美國田納西州中區聯邦地區法院起訴AI公司Anthropic,指控其擅用受著作權保護的歌詞來訓練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模型,侵害Concord方的著作權。

美國著作權局《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第三部分:使用資料訓練Gen AI是否構成合理使用?

0
美國著作權局於5月9日公布《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下稱《報告》)第三部分,討論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系統開發時使用他人著作當作訓練資料,是否造成侵權及可否構成合理使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