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強化學研機構對營業秘密的保護能力,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智慧局)分別於於7月16日及18日舉辦了兩場「學研機構營業秘密管理強化工作坊」,邀集包含工研院、生技中心在內共19家法人研究機構、約60位代表參與,藉由實務案例分享與風險情境分析,協助機構健全保密制度,提升研發成果保護效能。
智慧局指出,隨著半導體、淨零減碳及循環經濟等關鍵技術快速發展,學研機構在創新研發與技術轉移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企業也反映,儘管內部已建立基本保密措施,但與學研機構合作研發時,若對方缺乏完善的營業秘密管理機制,仍可能面臨機密資訊外洩風險。
為此,智慧局於去年(2024年)公告《學研機構營業秘密管理實作要領》,內容涵蓋入門、基本與強化三階段,共計13項管理措施,作為法人機構檢視與升級保密制度之依據。此次工作坊即是以該要領為核心,進一步提供實務操作指引。
在課程設計上,智慧局特別安排常見管理疏漏情境引導與案例探討,如:營業秘密缺乏明確定義與標示、離職員工未明確要求歸還資訊、教育訓練無成效評估機制、資訊銷毀程序未經授權確認等問題,協助機構進行制度盤點與改善。
智慧局強調,透過此次工作坊,引導學研機構之研發部門、商業化單位及內部評鑑團隊共同參與風險辨識與制度強化,不僅有助於防範潛在洩密風險,也為我國產學研發成果建立更堅實的保護網絡,強化創新鏈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