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怎麼課徵?伺服器和筆電會被課對等關稅嗎?

0
美國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企業界對於相關稅務問題有諸多疑問待解。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表示, 4/5起除商品原有稅率外,先加10%基礎關稅;但4/9課徵對等關稅後,就是原有稅率加32%對等關稅,不須再加10%基礎關稅。雖然半導體和藥品在本次課稅的豁免清單裡面,但只是暫時不須課稅,將來還是有可能被課徵對等關稅或其他額外關稅。 美國對等關稅適用常見的幾個問題,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李益甄提供以下解答,協助企業快速掌握課稅重點不踩雷: 4/5生效的基礎關稅10%,和4/9即將生效的對等關稅,需要疊加課稅嗎? 不用。以台灣為例,4/5起除商品原有稅率外,先加10%基礎關稅;但4/9對等關稅...

美國對等關稅來襲,台商布局常見國家最高稅率46%!

0
美國白宮於2025年4月2日發布行政命令,表示美國作為世界上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對進口至美國之貨物課徵低廉關稅,然而美國的貿易夥伴卻對美國出口貨物實施高額關稅,這種缺乏互惠的貿易關係長年下來造成美國龐大的貿易逆差。美國總統川普因此宣布,自4月5日起美國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基準關稅,並針對包含台灣等對美國課徵高額關稅的國家,自4月9日起加徵對等關稅,其中對台灣的額外關稅高達32%。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未來將視各國行動(如取消對美國的不平等關稅等),美國才可能取消或調整對等關稅,並強調在美國製造的廠商不會面臨高額關稅以保持競爭力。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醒,布局新南向的台商企業需關注東南亞的關稅...

台灣首顆低軌通訊衛星,計畫於2027年發射

0
太空通訊技術方案供應商CesiumAstro宣布已與台灣國家太空中心(TASA)簽訂合約,將成為台灣的第一個低地球軌道(LEO)通訊衛星星系,提供軟體定義無線電(SDR)太空通訊酬載和地面用戶終端系統,象徵台灣打造自主低軌通訊設施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台灣國家太空中心1日公告B5G實驗衛星計畫的1A衛星通訊酬載得標廠商為美商CesiumAstro,雙方已啟動合作,這顆衛星計畫於2027年發射。台灣國家太空中心執行的B5G低軌通訊實驗衛星星系計畫由2顆衛星組成,衛星本體由台灣國家太空中心自製,1A酬載採取國際合作模式,1B由國內自製。 台灣第一個自主低軌通訊衛星 總部設於美國德州奧...

原料藥是藥品專利權期間延長期間的侵權物嗎?

0
藥品專利權期間延長期內的侵權仍是專利侵權,但卻不是以申請專利範圍為判斷基準,而是以第一次許可證記載的[有效成分及用途]為基準。因此如何被認定是否為第一次許可證,以及第一次許可證記載內容為何,就非常重要。 專利權於各國法規中都有一定的存續期間,只要期限屆滿,專利權利消滅,變成公共財產,任何人就可以加以利用,不會被認定為侵害專利權。因此,原則上是不可以延長。但是,醫藥品、農藥品或其製造方法發明專利權之實施,在依法必須先取得許可證方可實施前提下,在未取得許可證之前,都無法實施上市,惟專利權期間是不等人,一直在走。為此,以補償專利權人為出發點的專利權期限延長法規便產生,台灣專利法第53條規定...

美國電力需求創歷史新高 能源產業面臨轉型關鍵期

0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Deloitte)於3月中發布了《2025能源、資源與工業產業趨勢展望系列報告》,《報告》以美國場域說明電力需求持續成長,歸因於電氣化擴大、數據中心增設與製造業回流等趨勢。預計至2030年,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將對公用事業帶來電力需求增長和必須考慮轉型之挑戰。《報告》歸納5大趨勢供公用事業參考作為解決方案:(1) 分散式能源整合將為電網增加韌性與彈性;(2) 公用事業將採用先進技術提升電網效率、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和儲能技術應用;(3) 公用事業加強碳捕捉(CCS)與碳移除(CDR)等多元碳管理技術,以全面減少碳排;(4) 在勞動力方面,公用事業應積極招聘能源轉型專業...

2025行動通訊產業新趨勢

0
根據GSM協會(Groupe Speciale Mobile Association,GSMA)發布的《2025年行動經濟報告》,2023年全球使用行動網路用戶將達55億、行動服務與數位技術經濟產值將達11兆美元。展望2025年,國際電信大廠把焦點望向正在開始起飛的5G獨立組網(5G SA),而為將人工智慧(AI)技術應用在無線存取網路(RAN)上,AI-RAN生態聯盟也逐漸成形中。 根據GSMA發布的《2025年行動經濟報告》發現,2024年,行動科技和服務將創造全球GDP的5.8%,相當於6.5兆美元的經濟價值,隨著世界各國越來越多地受益於行動服務和數位技術,包括5G、物聯網和人...

從專利申請看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0
自2019年以來,全球醫療健康專利申請量已突破36.3萬件,其中,中國的申請量持續成長,已超過18.7萬件,占全球醫療健康專利總量的51.7%,遠超其他國家。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醫療健康技術的專利申請,總量已超過11萬件,占比超過三成,AI已成為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中國知識產權出版社近期發表《醫療健康行業2024年專利分析白皮書》,針對170個國家及地區進行專利資料統計,在2019至2024年期間,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專利申請總量超過36.3萬件。2019至2021年,專利申請數量呈現穩步成長趨勢,但自2022年起,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的專利申請數量出現下降,整體專利申請未能延續...

日本智高法院大合議庭裁定:豐胸用組成物專利侵權案,醫療行為與產業利用性新詮釋 — 2025年東海醫科株式會社訴Y醫師案

0
日本智慧財產高等法院(裁判長:本多知成)大合議庭於2025年3月19日作成劃時代判決,針對兩大爭議明確表態:首先,使用人體提取物(血液)作為原料製備、最終將回輸人體之組合物發明,具備《專利法》第29條 (文中所指為日本專利法,下同) 所要求之產業實用性;其次,醫師為實施豐胸手術而調配該組合物之行為,因不符合《專利法》第69條第3項「醫師調劑免責條款」,應負專利侵權責任。 案情背景與審理歷程 原告東海醫科株式會社(TI)於2013年取得一項豐胸用組合物專利 (專利號第5186050號),其技術特徵包含「自體血漿」、「鹼性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b-FGF)」及「脂肪乳劑」三項核心成分。202...

2025歐盟登記制設計專利RCD時代的結束,EU Design長存 – 3:歐盟註冊設計、申請程序與展望歐盟設計法的未來

0
北美智權報第375期優先介紹了歐盟設計新法對設計保護體系的影響、並於北美智權報376期接續介紹歐盟設計新法在EU實體法上的重大變動。 本次第377期將介紹這些歐盟設計新制適用於已註冊的歐盟設計(REUD)和/或未註冊的歐盟設計(UEUD)(視情況而定)和未來歐盟(EU)在設計保護上的展望。本系列全文可至查詢。 註冊設計通知(Design notice) 在促進外觀設計保護方面,REUD或已註冊國家外觀設計的權利人現在也可以透過使用註冊符號來引起人們對其智慧財產權的關注。權利持有者可以透過在包含該外觀設計或應用該外觀設計的產品上顯示字母「Denlated」來告知公眾該外觀設計已註冊...

中國搶裝潮太陽能發電設施,帶動2Q25太陽能產業鏈價格集體上漲

0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中國政策刺激太陽能產業整體需求,增添太陽能板供給緊張氣氛,預期2025年3月和4月的需求將出現小高峰,順勢帶動第二季產業鏈價格上升。 中國於2025年1月底、2月初接連公布太陽能發電、新能源電價相關規定,若太陽能發電設施於5月31日後併網,將不再享有固定收購電價,回歸市場供需決定價格,因此引發「搶裝潮」,尤其是設置在用電戶所在地或附近的「分布式」太陽能發電設施,將於今年第二季達到裝機高峰。 由於太陽能產業維持自律,以及中國「531新政」刺激,下游需求快速回暖。近幾個月最上游的多晶矽材料商維持低稼動率,短期尚無增加產量的跡象,預計矽料價格上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