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專利而認定粉紅色陶瓷髖關節之商標具有功能性?2025年CeramTec v. Coorstek案
立體商標或顏色商標若具有功能性,不能獲得商標保護。但如何認定其具有功能性?倘若該立體形狀或顏色特徵曾經獲得專利,是否能以這點強烈推定這個特徵具有功能性?2025年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eramTec GmbH v. CoorsTek Bioceramics LLC案,涉及陶瓷髖關節組件粉紅色外觀是否具有功能性的爭議。
粉紅色外觀的人工髖關節商標
CeramTec公司製造的人工髖關節組件採用經氧化鋯強化的氧化鋁(ZTA)陶瓷,並以「Biolox Delta」為品牌進行銷售。這種陶瓷材料中含有氧化鉻(chromia),使其呈現出獨特的粉紅色。CeramTec已通過美國專利號5830816(燒結...
乙內醯胺類抗生素藥物之顯而易見性探討:Merck Sharp & Dohme Corp. v. Hospira, Inc.(Fed. Cir. 2017)
在臨床上經常使用抗生素來治療感染症,但在美國藥物專利訴訟中,涉及抗生素藥物之判決卻較少見。因此,本文擬藉由與抗生素藥物相關的美國判決Merck Sharp & Dohme Corp. v. Hospira, Inc. (Fed. Cir. 2017) 來探討關於乙內醯胺類抗生素藥物之顯而易見性議題。
西元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 (Alexander Fleming) 教授在倫敦聖馬利亞醫院 (St Mary's Hospital London) 的實驗室中觀察到黴菌對葡萄球菌具有裂解作用 (lysis) ,經過進一步的黴菌培養後,弗萊明教授發現了可以對抗細菌的物質,因為...
韓國登頂全球防脫髮用品專利榜首
在全球脫髮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當下,韓國憑藉技術創新與傳統醫學的融合,成為防脫髮化妝品領域的領航者。根據韓國智慧財產局(KIPO)最新分析,2002至2023年間,韓國在五大專利局(韓KIPO、美USPTO、中CNIPA、歐EPO、日JPO)的防脫髮用品專利申請中,以42.9%的占比位居榜首,展現其對全球市場的技術主導權。
傳統智慧與現代科研的結合
韓國企業的創新靈感,往往源自古籍與傳統醫學。例如,一家化妝品公司從《東醫寶鑑》(동의보감)及韓國藥典中篩選發酵中藥材,成功開發出專利防脫髮成分,並推出洗髮精、精華液等系列產品,技術橫跨韓、日、中三國市場。另一家企業則受《東醫寶鑑》啟發,以草本...
2025智慧健康產品新趨勢:AI於數位健康領域持續深化
2025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且隨著壽命延長,人口的年齡結構將進一步高齡化,對醫療照護的需求隨之攀升。資策會MIC觀察2025年智慧健康產品新趨勢,從健康管理到數位療法,都朝向全方位、全天候、連續型管理與促進健康的方向發展,人工智慧(AI)也在健康、醫療、照護三大領域,持續推出嶄新產品與深化應用。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許桂芬表示,綜覽2025美國消費電子展(CES)電子大廠與新創業者推出的新品,有智慧手錶廠商跨出既有領域,推出多元的生理監測產品,如尿液檢驗分析、心電圖掃描、手持式連網診療器、AI功能智慧鏡子,此外,有傳統醫療大廠首度推出非處方箋的血糖監測產品,也有廠商推出無須配戴...
FDA小分子新藥申請三大途徑解析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作為全球藥品監管的權威機構,對於藥品的審核流程在國際間有著指標性的影響。根據美國《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 FD&C Act)第505條款,針對小分子藥物,FDA提供了三種主要的新藥(New drug)申請途徑,分別為505(b)1、505(b)2和505(j),每種途徑各具特點,並適用於不同類型的藥物申請,505(b)1及505(b)2又可稱為「新藥申請」(New Drug Application,NDA),505(j)則可稱為「簡化新藥申請」(Abbreviated New Drug ...
大學學術創新轉化實際應用,中國醫藥大學奪「113年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獎金牌
大學的學術創新轉化為實際應用已是大勢所趨,中國醫藥大學研究團隊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剛揭曉的「113年國家發明創作獎」中,拿下發明獎金牌。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親自指導校院科研發展,近年來注入3P概念:落實知識產業化,老師寫paper希望能夠技轉,可以申請專利,然後又有產品,將學術創新轉化為實際應用,進而提升社會與產業價值......
圖1.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左三)與該校細胞治療研究團隊;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提供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13年國家發明創作獎 」評選剛在今(2025)年初揭曉;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細胞治療研究團隊,以「基因工程間充質幹細胞及其...
2024醫療科技脈動報告:醫材產業投入研發、併購比重趨緩
安永最新的「2024醫療科技脈動報告」(Pulse of the MedTech Industry report 2024)指出,近一年全球醫療科技產業研發和併購二大成長性投資的比重,創下過去十年來的第三低紀錄,醫療科技產業面對成長趨緩的挑戰,產業下一波成長動能從何而來?台灣又該怎麼做?
報告指出,醫療科技產業2023年針對研發、併購和股東返還現金的總資本配置中,研發和併購的投資只占了63%,是過去十年中第三低的比率,相較於過往動輒7、8成以上的水準,這類成長性投資比重明顯有趨緩現象。同時,醫療科技產業以股息和股票回購的形式向股東退還大量現金,2023年高達239億美元,是安永醫療科...
國衛院研究:提升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率可有效降低再次骨鬆性骨折風險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王貞予助研究員團隊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傅紹懷醫師、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骨科Olivier Q. Groot醫師合作,分析台灣健康福利資料中10年間髖部骨折患者的抗骨鬆藥物使用情形及再次骨折風險。這是第一個用真實世界資料搭配嚴謹研究設計分析,證實增加長效型抗骨鬆藥物的使用不但能改善服藥順從性,還能有效降低臨床骨折風險。此研究成果已在2025年1月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ayo Clinic Proceeding》發表。
台灣面臨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及其引發的骨鬆性骨折已成為重大的公共健康議題,骨鬆性骨折不僅增加個人身體與生活負擔,更...
類紀實科普影片《上醫》誕生 告訴你如何精準健康
國衛院首次跨領域與東臺傳播製作團隊攜手合作,特別推出一系列由國科會補助的科普新片《上醫》,將精準全齡健康、精準智慧醫療的研究成果,以類紀實的戲劇手法來呈現,讓科學知識更容易被社會大眾瞭解。
拜醫療水準日新月異之賜,再加上食品安全衛生意識高漲及運動風氣盛行,台灣人追求平均壽命超過81歲和縮短不健康餘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智慧醫院與智慧照護的普及、偏鄉醫療人力與技術和長照等問題,成為了台灣當前社會的最關心的議題。
國家衛生研究院作為衛生福利部的核心智庫,主要任務是為台灣解決民眾重要疾病與健康問題、以及發展醫藥科技。自2018年開始建構國家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累計已...
RNA技術再升級! 新式環狀RNA合成法增加抗病毒應用範圍
mRNA疫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展現了強大的研發潛力,像是莫德納疫苗、輝瑞BNT疫苗等,都屬mRNA疫苗。然而,線狀RNA本身的不穩定性和易於降解的特性,仍是現今mRNA研發及應用上的限制,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余佳益副研究員團隊,在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獎助計畫與院內計畫經費的支持下,研發新式環狀RNA(circRNA)合成法,利用順式作用的連接酶核酶(ligase ribozyme, RzL)將線性的RNA進行環化,有效提升了環狀RNA的純度和合成效率,不僅可望讓疫苗開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更好,也為未來基因治療、癌症治療等領域開闢了嶄新道路。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8月發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