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電動車發展八大趨勢

0
2024年將成為電動車(EV)行業的轉折點,預計將迎來一系列創新和變革。本文深入探討了八大趨勢,包括電動車增長率的放緩、純電動車製造商的市場主導地位、中國製造商的國際擴張、進軍歐洲市場的策略、電動卡車市場的競爭、電池交換技術的興起、電池化學成分的變化,以及政府對電動車激勵措施的調整。這些趨勢不僅展示了市場的動態變化,也預示著電動車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隨著2024年的到來,電動車(EV)行業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交匯點。新年度的到來不僅代表著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張的新階段,也預示著產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從全球銷售增長的放緩到技術突破的加速,從市場競爭格局的重塑到政策環境的調整,這些因素共同繪...

能源轉型帶來四大需求,台灣儲能產業商機上看2,800億元!

0
2022年3月3日,興達電廠因操作人員失誤,未依照標準程序填充絕緣氣體,導致9台發電機組無法送出電力,電力輸出能力瞬間下降694 MW(兆瓦),1秒鐘後台灣南北電網連結跳脫、南部電廠頻率急遽下降,造成大規模停電,全台共有549萬用電戶受到影響,這是大家記憶猶新的興達發電廠停機事故。 時隔一年,2023年3月3日,在同樣一天也發生了發電機組跳脫的事故,電力輸出能力瞬間下降640 MW,但因此時台灣已經安裝有150 MW的電池儲能系統(BESS),透過儲能系統快速調度電力,最終沒有任何一個用戶受到停電的影響。同樣跳電事件,結果可說大不相同…… 電池儲能系統(BESS) 為電網智慧化的關...

亞洲企業在氣候行動上將扮演更關鍵角色

0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若從溫室氣體排放量來看,中國大陸、印度、日本、印尼、南韓為主要排放國,排放總量達亞洲整體的51%,主要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在國際供應鏈以電業、製造、土地等相關生產工作為主,換算後亞洲應有需要擔負起53%碳排放的責任。不過,亞洲的減碳速度相對緩慢:預期在 2030 年之後才會加速脫碳。 亞洲碳排放量為全球最高,企業減碳不如預期 2022年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第 27 屆氣候會議(COP 27)的亮點為在參與國同意下成立「損失與損害基金」,計劃在2024年由24個國家組成委員會來決定基金的形式、籌措方式、國家與組織出資類別 (COP 27,2022年),與資金未來流向。雖然德國...

2023年WIPO全球獎揭曉, 看中小企業如何利用智財權獲取成功

0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近日公佈了2023年全球獎名單,從548份參賽申請中挑出最終7家獲獎企業,包括兩家中國企業:開發多場景智慧、綠色解決方案的上海西井科技公司,和全面數位化解決方案供應商西安可視可覺網路科技公司;其他5家企業分別來自法國、肯亞、墨西哥、新加坡和斯洛維尼亞,業務範圍從空氣品質測量儀器到定向給藥的奈米技術平台,再到擴增實境(AR)、生物材料技術不一而足。這些獲獎的中小企業(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ME)不僅利用智慧財產權取得了商業成功,並對經濟、社會和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因而獲選成為第二屆年度競賽的獲獎者。 誰可以申...

人工智慧賦能無人機,風電太陽能廠都受惠

0
隨著電子、資通訊與材料技術的快速發展,品質輕、效率高的無人機設備不斷湧現,使得無人機能夠在高空長航程下進行較為高效便捷的工作,特別在資通訊、人工智慧和電腦視覺等新興科技日益成熟的加持之下,無人機智慧巡檢工作已日益普及,成為無人機應用類別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在巡檢監測的應用領域裡,無人機幾乎可以完美應用於諸如風電、太陽能電廠等各行業。 風機葉片運維重中之重 根據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指出,每年平均每200個風力機葉片就會有1個以上發生故障,且隨著風機逐漸朝深水域及大型化發展,葉片侵蝕及磨損程度將日益嚴重,風機葉片的檢查成為離岸風電運維的...

無人機助力風電市場,空中生物也從中受益

0
隨著全球對海上風能投資的不斷增加以及風電技術在深水危險環境中的快速部署,風電機組及其相關基礎設施的在役檢測對風電場的安全高效運行具有重要作用,使得近年來使用無人機對風能基礎設施進行遠程和近程的檢查受到了廣泛關注。 圖1顯示無人機能夠在空中懸停並從不同位置和角度拍攝風力渦輪機部件的高畫質影像,透過電腦分析這些影像能夠識別風力渦輪機缺陷或損壞的早期跡象,以利採取適當的維護措施和預防故障發生,不僅可以減少人員前往和爬上風力渦輪機的次數,還可以減少執行危險檢查工作所需的重型起重設備的數量,並能縮短檢測缺陷和從整個系統收集診斷訊息所需的停機時間。 除此之外,像是風電行業看不見的製程設施破...

淨零排放目標之達成與全球專利佈局戰略 -由UKIPO CCS專利分析報告談起

0
今(2023)年立法院在農曆春節前夕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氣候法原身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歷經8年修法,為我國於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之目標提供法源基礎。氣候法奠定我國未來淨零策略之法制架構,更展現我國未來將氣候變遷的議題融入國家發展政策,以及產業策略重要面向。 2050淨零目標之設定 根據聯合國官網的資訊顯示,地球上的氣溫比19世紀末升高了1.1°C。過去十年(2011-2020)則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十年。氣候變化的後果包括極端乾旱、缺水、重大火災、海平面上升、洪水、極地冰層融化、災難性風暴,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為了避免氣候變化對地標環境產生嚴重影響,並因此保...

氫能源專利分析:歐盟石化業與日本汽車業居領先地位

0
本刊前文(製備成本下降、應用範圍增廣:氫能源未來充滿想像空間)曾經介紹過氫氣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兼具交通運輸燃料和生產工業原料的特性,被看好成為節能減碳風潮下,唯一能替代傳統石化產品的選項。 事實上,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創投資金,還有各大產業龍頭,在過去十年來已經默默佈局氫能源的上下游產業鏈和相關技術。隨著碳排放的法規要求日益嚴格,還有人類社會對能源的需求節節高升,在下一個十年,就能看到氫能源經濟慢慢開花結果。 根據歐洲專利局(EPO)的統計分析,從2015年至今,國際創投在氫氣相關的新創企業投資金額和案量節節高升,例如2021年時,在風險較高、可能還停留在原創技術概念的早...

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專利: 中國本土申請量最多

0
淨零轉型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環保課題,為了協助廠商了解全球專利布局,智慧財產局在2023年1月公開「國際碳捕捉技術專利趨勢分析研究報告」,以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簡稱CCUS)為三大主軸,利用Derwent Innovation專利資料庫蒐集全球CCUS的專利,整理分析在2021年12月底以前公開/公告有關CCUS相關技術領域的專利趨勢。 北美智權報325期曾介紹 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經由智慧局整理、篩選分析後的CCUS相關技術的專利,截至2021 年底 有關「碳捕捉」技術的公開(公告)案件...

淨零轉型重要推手: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0
隨著減緩氣候變遷的意識逐漸提高,《格拉斯哥氣候協議》明確表述減少使用煤炭的計劃,並建立全球碳市場基本規則。國家發展委員會也在2022年3月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策略總說明」,並將「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簡稱CCUS)列為十二項關鍵戰略的其中之一。本篇文章將摘要智慧財產局近日完成的「國際碳捕捉技術專利趨勢分析研究」報告,協助台灣廠商了解「碳捕捉、利用及封存」相關技術的發展概況。 碳捕捉是指以各種方式從發電或工業生產中提取二氧化碳的技術,利用捕捉技術將二氧化碳從排放源中分離出來。由於二氧化碳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