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2年知識產權統計出爐,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21萬件

0
2023年1月16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知識產權工作新聞發佈會,公布2022年中國授權發明專利79.8萬件、實用新型專利280.4萬件、外觀設計專利72.1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7.4萬件。中國是世界上首個發明專利有效量超300萬件的國家,發明專利有效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2.4萬件,比2021年成長24.2%。 中國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指出,2022年全年中國授權發明專利共計79.8萬件、實用新型專利280.4萬件、外觀設計專利72.1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7.4萬件、專利複審結案6.3萬件,無效宣告結案0.79萬件。另外,中國申請人...

通膨問題可望稍解,2023年更需注意經濟衰退風險

0
如果說2022年全球經濟的關鍵字是「通膨」,那麼2023年就絕對是「衰退」。台灣的出口數字,在2022年第4季已經出現罕見的負成長,而最新的經濟指標也預告著過往十分強勁的美國消費市場正漸漸顯露疲態。這場經濟變局現在才正要開始。 在2022年裡,美國聯準會(Fed)為了壓抑通膨,祭出了前所未見的緊縮政策。連續五次、總共17碼的升息幅度,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巨幅震盪;只不過,從整年度物價上漲的幅度來看,壓抑的效果實在很有限。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最新資料,美國在2022年11月的CPI年增率仍然有7%以上的水準,離整年最高峰:3月份的8.54%只差了一個百分點左右;展望2...

大陸藥品專利連結制度發展歷程

0
熱議許久的藥品專利連結制度,在兩岸都已經正式上路。雖然政策方針與架構差異不大,但大陸的程序時間限制明顯要比台灣更嚴苛,紛爭解決機制也有司法與行政兩個途徑可供選擇,也已經預見到下一階段的反壟斷爭議問題,值得醫藥相關業者多加留意。 為了提早解決醫藥產業中,學名藥上市可能引發的專利侵權爭議,大陸與台灣分別在2017、2018年開始引入在美國行之有年的藥品專利連結(patent linkage,大陸稱藥品專利鏈接)制度。其中,台灣的法制重心放在藥品領域,寰瀛法律事務所律師蘇佑倫表示,台灣是在2018年增訂藥事法第4章之1「西藥之專利連結」,並在2019年陸續發布西藥專利連結協議通報辦法與新藥...

台灣綠色技術專利申請及審查實務

0
2050年淨零排放為全球目標,各國都在致力於減碳轉型,淨零更成為未來經濟成長的新動能。為了回應此一趨勢,產業界正在加強綠色技術的專利布局,日前全國工業總會剛舉辦的「2022年兩岸專利論壇」,亦將焦點放在綠色技術專利發展,利用專利加速審查制度協助產業界提早進行專利布局,把握淨零排放帶來的新商機。 工業總會智慧財產權委員會顧問鍾文正在兩岸專利論壇中,以「台灣綠色技術專利申請及審查實務」為題進行分享。歐洲專利局(EPO)一份名為《專利與能源轉型: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的全球趨勢》的報告發現,除了2014年至2016年的低迷外,過去二十年低碳能源技術的全球專利數量一直在上升,與2015年以來化石燃...

2023台灣經濟展望:內需將成為經濟主要動能

0
由新冠肺炎疫情帶動的資訊硬體商機確定在2022年畫下休止符,甚至連台灣護國神山的半導體產業,出口規模也在2022年底出現衰退。展望2023年,主要經濟體的通膨仍然嚴峻,各國央行也不放棄貨幣緊縮政策,意味著台灣出口產業的日子必定不會好過。這個時候,台灣經濟恐怕得靠內需支撐了。 台灣經濟成長的命脈:出口動能在年底時呈現疲態。根據財政部統計,11月的總出口金額36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3.1%,也是自從9月份以來連續第三個月衰退,中央銀行更預測今年第4季的實質輸出將衰退0.95%。縱使今年全年還能夠保持出口正成長,但在年底的傳統旺季繳出這樣的成績單,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更值...

2025年全球精準治療市場前景

0
自2015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宣布精準醫療倡議開始,全球掀起一波精準熱潮,各國生技藥廠亦紛紛投入相關產品的研發,期待能在此浪潮中搶得先機。根據資誠PwC發布的《2022精準治療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報告,全球精準治療產業每年複合年成長約10%,產值將在2025年達到3,814億美元。在精準治療產業三大產業中,又以精準療法的市場規模占比超過八成,並帶動精準診斷產業及周邊服務產業。 數位科技帶動精準治療產業創新發展 早期的精準治療,是透過生物醫學檢測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以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然而,近年來隨著大數據分析、數位科技等技術突破,帶動精準治療產業的演變,2017年以後,美國、歐盟、日本...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數位轉型成果百花齊放

0
雖然過去三年的肺炎疫情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衝擊,卻也推動了全球醫療服務產業與資通訊的深度融合。從國際到台灣、醫療面向的從疫苗施打到遠距照護、資通訊面向的從雲端系統到檢測裝置,都看得到這段時間內醫療數位轉型的豐碩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對醫療產業的影響既深且遠。在疫情發生前,大多數醫療業者對於數位轉型還停留在觀望、了解的階段,但隨著疫情的升溫,包括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照護、醫院管理等面向都被迫加速採用數位工具。現在,雖然疫情已經漸漸遠離,但在過去幾年累積的經驗,也已經成為全球醫療產業下一步變革的養分。 在國際上,甲骨文公司(Oracle)是眾多在疫情期間協助...

疫情紅利消失,2023年伺服器市場成長收斂

0
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 TrendForce發布預測,雖然全球伺服器市場將持續成長至2025年,但隨著前三年疫情所帶來的紅利消退,2023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增幅將收斂至3.7%,而受到地緣政治變化影響,未來各國對於小規模資料中心(Data Center)的需求將持續浮現。 TrendForce資深分析師劉家豪在「集邦拓墣產業科技大預測」的活動中表示,2020~2022年疫情為伺服器市場帶來「疫情紅利」,首先是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在疫情期間居家辦公與遠端學習需求的增加,電子商務及收看線上影音都增加了雲端的使用量;其次是企業的轉型需求,疫情下企業需要遠端或異地辦公,對於伺服器的需求變大,上雲...

全球移動顯示器恢復成長,預估2023年出貨將逾百億美元

0
隨著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科技逐漸成熟,跨領域與跨場域的新興應用已是全球科技產業關注的焦點。而面板顯示作為人機介面的重要關鍵,創造出各種互動顯示應用場景,為面板顯示產業帶來一波新商機。近年來,台灣面板顯示廠商已在智慧醫療領域積極布局,其實智慧移動的顯示解決方案,也是面板廠商可以開發的高潛力應用領域。 資策會MIC觀察全球移動顯示器出貨值表現,2021年達到88.26億美元,比2020年出貨成長16.5%。進入後疫情時代,各國逐步採取與新冠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許多國家逐漸開啟國門並放寬旅客出入境限制,消費者搭乘各種運輸工具或是開車外出之需求增加,預估2022年全球移動顯示器出貨值可達...

Arm:半導體晶片專門化發展趨勢已經成形

0
在PC、NB時代,Intel設計的CPU晶片定義了資訊產品的效能,而在物聯網、手機、資料中心…..等等應用百花齊放的現在,Arm就算自己不設計或生產晶片,但基於Arm架構的晶片,仍然深深影響著資通訊產業的每個面向。面對未來,Arm認為,軟體將會是決定資通訊產業優勝劣敗的關鍵。 傳統上,高階運算服務市場向來被英特爾(Intel)和AMD所支持的x86架構主導,但如今三大雲端服務市場龍頭:亞馬遜(Amazon Web Service)、微軟(Microsoft Azure)以及Google(Google Cloud Platform)卻漸漸轉向Arm。今年7月中,Google宣布雲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