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成長不如預期,手機專利戰成隱憂
資策會MIC預估,2022年台灣手機出貨3.28億台,其中5G手機出貨量為2.46億台,占全球比重38%、年成長18.6%,展望2023年,台灣5G手機預估出貨2.68億台,比今年成長8.7%。隨著非台灣組裝的5G手機出貨量逐漸增加,明年台灣5G手機占全球比重將下滑至32%,陸系ODM業者將侵蝕台灣組裝廠營收表現,但短期內旗艦、高階機種仍是陸廠難以搶進之處。
受到地緣政治緊張、經濟面影響,消費市場面臨需求壓抑,資策會MIC估計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規模為12.6億台,手機出貨量比去年減少6.8%,展望202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約14.5億台,2022年至2026年的年複合成長率...
2023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不樂觀 台灣業者受地緣政治影響日漸加劇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35th MIC FORUM Fall賦能》線上研討會中,分析了全球及台灣半導體產業近況。資策會MIC指出,雖然2022年全球半導體延續2021年成長動能,但由於需求反轉與通膨、戰爭等因素影響,消費市場買氣不佳,成長不如預期。2022年市場規模預估為6,056億美元,成長率8.9%。展望2023年,由於外部環境因素尚未消除、消費市場買氣持續低迷、拉貨力道疲軟,供應鏈業者均庫存水位過高;預測全球市場規模6,086億美元,僅成長0.5%。MIC產業分析師楊可歆指出,庫存去化與記憶體產能過剩將延續至2023上半年,影響2023年半導體市場表現(如圖1所示)。
...
6G規劃中:行動通訊與衛星通訊、感測技術的整合將是應用關鍵
雖然5G進程才走到一半,但各家大廠與研究機構也已經開始對6G進行規畫了。根據當前的規劃,6G的正式名稱將訂為「IMT-2030」,也就是將在2030年時正式推出。屆時的人類社會,又會因這項技術有什麼新面貌呢?
每年9月初各家消費電子大廠都會推出新機種,搶佔年底的消費旺季,而今年蘋果與華為在最新的旗艦手機上,都把衛星通訊當作主要賣點,例如蘋果的iPhone 14全系列都支援與衛星連線的「SOS緊急服務」,讓手機天線可以直接連接衛星,就算周圍沒有電信行動網路或者無線訊號,也能向外界求助。華為的Mate 50系列則是與中國自有的北斗衛星系統合作,可以在中國境內使用衛星發送位置和文字訊息,還...
綠色消費興起:食品業的永續發展趨勢
全球消費者對氣候的關注度增加,食品業開始出現「新氣候主義者」(Climavores),也就是從食品成分或製程是否考慮到氣候影響來選擇食物。Google搜尋也發現,對於不同食品原料與氣候的搜尋不但倍增且持續增加中,低碳替代、供應鏈碳足跡、替代肉/替代奶、包裝減量都是2022年的食品關鍵字,追求「永續」的新飲食需求正在形成中……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陳麗婷指出,全球食品產業正面臨環境所帶來的五大挑戰:包括人口變多變老、克服環境減碳永續、提供營養健康產品、減低食品浪費、飲食更安全。根據食品所ITIS團隊的觀察,2022年全球食品產業朝八大趨勢發展(詳見圖1),其中以「地球永...
2022數位娛樂創新動態
臉書母公司Meta在2020年9月時初次發布了VR頭戴設備Quest 2,增加了更好的手部追踪、語音命令、更高的刷新率和更流暢的視覺效果,以實惠的價格、易於使用的特性,創下累積1400萬的銷售量。資策會(MIC)產業情報所產業分析師洪齊亞指出,2022年隨著元宇宙議題發酵,硬體設備業者除了捕捉動作、強化裝置所帶來的體驗,還要讓使用者外部感知及內在感受同步大升級。
元宇宙下,用戶有多種體驗數位娛樂的選擇,從數位娛樂內容與體驗兩大構面觀察,藉由軟體內容業者模擬與創建的內容,中介平台業者提供進入虛擬世界的媒介,以及硬體設備業者提供獲得體驗所需的裝置,數位娛樂用戶得以享受各式娛樂體驗。
偵...
2022年生命科技產業七大趨勢
在COVID-19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各界擔心疫情造成患者招募及臨床試驗延遲等負面影響,從結果看並未對生命科技產業造成過大衝擊,反而因COVID-19疫苗使用的mRNA技術,讓各界對細胞和基因療法等新科學發展投入更多關注。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近日發布《生命科技產業展望-大規模數位化:兌現科學的承諾》報告指出,在疫情肆虐的這兩年間,生命科技產業與利害關係人展開前所未有的合作,創造出更多以患者為中心、共同式體驗;展望2023年,生命科技產業應聚焦「優化研發產出效率、以患者為中心、改變人才體驗、加速審查流程、加快數位轉型、提高供應鏈韌性、關注ESG要求」等七大趨勢,把握新科學時代所帶來的機...
元宇宙的宇宙落差
全球疫情促使線上活動快速發展,同時也給了元宇宙議題更多更全面的想像空間,Meta、Microsoft、Epic Games都在競爭元宇宙的領導者,10億用戶是元宇宙市場起飛的門檻,但是當前元宇宙應用的普及程度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2C註冊用戶離10億級門檻還有一定距離,遑論理想上的10億活躍用戶。進一步來看,目前元宇宙概念的主流應用不限定採用XR裝置,PC、行動裝置仍是較易拓展的應用市場。
「三新」支撐元宇宙願景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柳育林指出,元宇宙願景基本上靠著「三新」支撐,首先是全球經濟重啟資金湧入時,恰逢科技大廠登高一呼,推估元宇宙市場龐大,2021年XR新創融資估年...
榮景之下,雲端服務產業將迎來新一波淘汰賽
在傳統概念中,資料中心往往只是擺滿了伺服器的「機房」,但在運算能力逐年提升之後,產業界對於雲端服務的需求只會愈來愈高。未來,隨著邊緣運算市場逐漸成熟,AI演算技術也更加精進後,資料中心產業更將呈現出一番新風貌。
今年以來,科技製造業遭遇到了後疫情時代的第一波逆風,包括筆電、平板等消費性產品,台灣廠商的出貨量比起前兩年都呈現明顯衰退,例如筆電在連續兩年超過20%的成長之後,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預估,今年的出貨量有10%的衰退,平板、桌機的前景,也同樣不樂觀(圖1)。換句話說,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資訊硬體商機,已經在今年正式結束。
資料中心榮景才正要開始
唯一還值得期待...
2022全球及台灣通訊產業:5G成長速度成觀察重點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6月中下旬舉行了《35th MIC FORUM Spring韌力》線上研討會,於「通訊產業發展暨關鍵議題」部分,MIC預估2022年全球通訊產業將達7,248億美元(約21兆新台幣),成長1.2%,展望2022年整體台灣通訊產業,預計達4.45兆新台幣,較2021年成長5.8%。MIC資深產業顧問張奇指出,台灣通訊產業占全球比重持續上升,於2014、2018與2022年分別約占14%、16%與18%,平均每4年市占成長2%。此外,預估2022台灣5G產業成長20.3%,達2.4兆新台幣,占台灣整體通訊產業達55%。
5G設備及用戶市場
據GSA (Glo...
2022年車用半導體市場動向
電動車產業興起加上疫情引發的晶片荒,讓車用半導體的產業動向備受注目。車用半導體短缺一路從2020年延續到今(2022)年,原因是傳統8吋或6吋廠傳統製程供應不足。整車廠和晶片廠商先前認為,雖然今年車用半導體短缺供不應求的情況將趨緩,但晶片短缺預估恐怕要到2023年才能紓解,然而下半年消費型應用的晶圓需求不斷下修,8吋晶圓出現砍單潮,消費者晶片產能釋出,車用電子而言是利多,缺貨緊張可望獲得紓解。
從傳統燃油車進入電動車時代,最大的差異是車用晶片的製程分配,傳統整車廠燃油車的車用晶片製程70%為40~45奈米、25%為45奈米以上;新興整車廠電動車車用晶片製程45%為40~45奈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