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深度解析台灣應如何因應全球供應鏈再洗牌

0
隨普川普回歸白宮,全球貿易戰的風暴再起。在這場席捲全球的新一波關稅升級賽中,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以敏銳的國際視角與產業洞察,深入剖析川普政策背後的動機與結構性問題,並指出台灣應在此全球供應鏈重組關鍵期,未雨綢繆,謀定而後動。

川普關稅戰2.0:全球貿易再洗牌,台灣如何突圍? ─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深度解析

0
川普二次執政,一連串的措施、命令讓人目不暇給,政策的多變與對經濟影響的深遠,可謂比詭譎多變的景氣更加詭譎多變。過去3個多月以來,川普馬不停蹄的推動關稅政策,讓全球金融經濟陷入一片混亂[1]。近一、二年來,台灣對美國出口大幅攀升,占台灣總出口之比重超過2成,對美國出超金額達700億美元之多。川普的高額對等關稅將對台灣電子資訊業、半導體,乃至傳統產業,均帶來重大衝擊。

台灣中小企業於風暴中前行 ─ 關稅衝擊下的挑戰與契機

0
2024年起,美中貿易局勢再度緊繃。面對川普式關稅政策捲土重來,台灣經濟的神經再次被牽動。台灣中小企業是否足以應對這場重壓?又將如何因應全球貿易規則重組所引發的深層變動?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黃勢璋日前於「川普關稅風暴 智庫視角 x 政策對應」研討會的專題演講中提出深刻見解,點出中小企業的結構本質、產業挑戰與未來機會。本文將整理與延伸其觀點,深入剖析台灣中小企業於變局中的角色與韌性。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下,台商佈局的策略與挑戰

0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推動「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在全世界投下震撼彈,共有57個國家將被課徵高額對等關稅,而台灣則被開徵32%。雖然4/9緊急宣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實施,但維持全球加徵10%基準關稅(中國則提高到125%)。美國是台灣廠商重要的出口大國,意味著不久後將面對原產地認定與報關策略雙重挑戰,台商應如何應對? 對等關稅源自於美國1962年《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條(簡稱美國232條款),由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用來調查進口產品是否危害國家安全,若產品對美有威脅,總統可加徵關稅、限制進口量或用其他招方法保護美國。因此,...

美國對等關稅怎麼課徵?伺服器和筆電會被課對等關稅嗎?

0
美國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企業界對於相關稅務問題有諸多疑問待解。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表示, 4/5起除商品原有稅率外,先加10%基礎關稅;但4/9課徵對等關稅後,就是原有稅率加32%對等關稅,不須再加10%基礎關稅。雖然半導體和藥品在本次課稅的豁免清單裡面,但只是暫時不須課稅,將來還是有可能被課徵對等關稅或其他額外關稅。 美國對等關稅適用常見的幾個問題,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李益甄提供以下解答,協助企業快速掌握課稅重點不踩雷: 4/5生效的基礎關稅10%,和4/9即將生效的對等關稅,需要疊加課稅嗎? 不用。以台灣為例,4/5起除商品原有稅率外,先加10%基礎關稅;但4/9對等關稅...

2025上半年川普2.0的雙面外交手腕,揭開美國地緣政治新格局

0
美國總統Trump重新上任的2025年第一季,全球地緣政治已經波濤洶湧。從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途經墨西哥灣到整個北美洲,Trump在運河使用權和海灣命名掀起主權意識,和墨西哥與加拿大兩位鄰居掀起關稅壁壘,並且喊話希望加拿大成為美國的一州。為了讓烏克蘭和俄羅斯能停戰,Trump積極從中斡旋,Trump希望格陵蘭島能加入美國,並且表達歐洲關稅壁壘太高,國防的花費太低,美國和歐盟的關係隨時可能驟變。亞洲方面,Trump則是喊話要掌控中東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對東亞的中國、台灣、南韓、日本表達關稅的提高,希望東亞島鏈的盟國能提高軍備和國防的花費。Trump在剛...

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限制的十大因應之道

0
隨著國際局勢日趨複雜,部分資源出口國針對戰略性礦物實施出口管制,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巨大挑戰。為應對這一風險,國家與企業必須尋求多元化的解決方案,減少對單一來源的依賴,並加強供應鏈的韌性,以確保資源穩定供應和長期發展。以下是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管制的十大因應之道。 1.盤點關鍵礦物資源及特用化學品 首先,必須識別哪些礦物資源和特用化學品對國內產業而言是關鍵,且高度仰賴進口。這些資源至少包括以下三個特性:第一,通常是與國防、能源、科技產業密切相關的戰略資源;第二,依賴單一國家或少數國家供應且替代品少之高供應鏈風險資源;第三,國內相關產業對該資源需求量大且對其供應中斷敏感。國際間關鍵礦物...

2025全球地緣政治三大趨勢,太空市場將成台灣企業未來發展新商機

0
2024年全球許多國家經歷選舉更迭,新的領袖帶來新的政策方向與政治局面。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表示,展望2025年,隨著國際外交和經濟局勢波動,全球地緣政治將圍繞三大趨勢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數位主權與太空競賽成為新關鍵,太空經濟新市場將成為台灣企業未來發展新商機。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就像一把雙面刃,雖然帶來衝擊,同時也創造新的機會,企業應該善加把握。2025年全球地緣風險中,美國總統川普重新執政後,陸續宣布退出WHO(世界衛生組織)、巴黎協定等國際性組織,是否影響其他國家的跟進效應,仍有待觀察。民粹主義和保守勢力在多國崛起,也將成為影響全球政局的...

鈷會被限制出口嗎?從回收工藝看鈷的應用

0
鈷是一種製造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元素,被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產品。因應全球電動車發展,鈷需求預計將增加四倍。除了電池之外,顏料製造(特殊的藍色顏料)、醫療、合金製造等廣泛用途使其在各產業中扮演關鍵元素。不過,由於鈷的開採存在環境污染和人權問題,鈷的回收利用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回收有價金屬 美國專利US10741890B2揭示一種回收鋰離子電池的方法和裝置,能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之正極材料回收諸如鈷(Co)、鎳(Ni)、錳(Mn)和鋰(Li)等有價金屬。過程涉及物理分離、酸性浸出、pH調整、沉澱和燒結,回收的有價元素最終被加工成新電池的活性材料。此方法解決了傳...

TSMC擴大對美投資至1650億美元,至2030年台灣產能仍逾八成

0
台積電(TSMC)近日宣布提高在美國的先進半導體製造投資,總金額達1650億美元引發注目,若新增的三座廠區擴產進度順利,預計最快2030年後才會陸續進入量產,於2035年推升TSMC在美國產能至6%,TSMC於台灣的產能占比仍將維持或高於80%。 2030年台灣先進製程產能將下降至58% TrendForce表示,為應對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2020年TSMC宣布於美國Arizona興建第一座先進製程廠時,便擬定在當地設置六座廠區的規劃。但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和關稅問題越演越烈,必須加快擴廠推進時程。 2018年以後,全球貿易紛爭、新冠疫情等加速供應鏈分化,各地政府亟欲建立在地產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