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地緣政治三大趨勢,太空市場將成台灣企業未來發展新商機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0
272

2024年全球許多國家經歷選舉更迭,新的領袖帶來新的政策方向與政治局面。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表示,展望2025年,隨著國際外交和經濟局勢波動,全球地緣政治將圍繞三大趨勢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數位主權與太空競賽成為新關鍵,太空經濟新市場將成為台灣企業未來發展新商機。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就像一把雙面刃,雖然帶來衝擊,同時也創造新的機會,企業應該善加把握。2025年全球地緣風險中,美國總統川普重新執政後,陸續宣布退出WHO(世界衛生組織)、巴黎協定等國際性組織,是否影響其他國家的跟進效應,仍有待觀察。民粹主義和保守勢力在多國崛起,也將成為影響全球政局的重要變數,例如美國迎來川普回歸執政,德國大選由保守派勝出,這些政治變動將牽動國際關係,對企業的經營環境產生影響。

展望2025年,全球地緣政治將圍繞三大趨勢發展:

  1. 從專注競選轉向治理國家:隨著選舉落幕,各領袖將從競選模式轉向實際治理,意味著許多市場的政策和法規將迎來重大變革,企業與投資者需要關注新的規範與政策動向,以適應變化的商業環境。
  2. 強化經濟競爭力和主權的政策:許多政府將繼續擴大貿易保護主義和產業政策,以確保本國經濟主權與競爭優勢。這可能帶來更多貿易壁壘與供應鏈調整,企業須提前因應,降低潛在影響。
  3. 地緣政治競爭持續:影響各國的外交政策與跨國企業的營運環境,隨著世界朝向多極化發展,全球商業環境更複雜,企業需靈活因應以保持競爭力。

太空經濟市場新商機

2024年全球許多國家經歷選舉更迭,美國總統川普於今年重新執政後,陸續宣布退出WHO、巴黎協定等國際性組織,是否影響其他國家的跟進效應,仍有待觀察。此外,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崛起,將牽動地緣政治變革持續發展,企業應關注營運環境動態發展,將政治風險評估融入營運、策略和轉型決策過程中。

地緣政治風險雖然帶來衝擊,但同時也創造新的機會,2025年地緣策略展望報告首次將天文政治與太空經濟納入年度十大地緣政治發展,競爭板塊將從地面延伸至太空,台灣可能無法像美國與中國擁有太空發射的能力與資源,但台灣的「科技能力」有目共睹,具有切入太空經濟新市場的潛力,是台灣企業未來發展的新商機。

2025地緣風險十大變數

安永統整2025年地緣策略展望,以三大核心主題分為十大關鍵變數,對許多市場和企業造成影響及風險,但也帶來機會。企業唯有靈活應對,才能在風險中找到成長契機。

從選舉到政策制定

  1. 民粹政策影響

2024年許多國家的選舉超級週期結束,全球政治格局迎來新變數,包括南非和印度執政黨失去多數席次,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民粹主義浪潮高漲,趨勢來自長期的經濟差距,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衝突爆發及高通膨,進一步加劇經濟差距。

民粹主義將激發保護主義、限制移民,並對環境政策帶來壓力。企業高層應加強內部溝通,減輕地緣政治發展帶來國家營運和聲譽的風險。保護主義貿易和產業政策仍將是優先事項,美國川普政府大幅提高關稅並將關鍵供應鏈和製造業生產轉移回國內;新歐盟執委會也將增加關稅等貿易防禦工具,加強審查對策略性產業的外國直接投資。

  1. 稅務難題

各國政府為因應持續上升的債務,2025年,許多國家的新政府將尋找能降低債務負擔的替代策略,包括可能增加對企業、資產和高收入家庭的稅收。各國政府採取不同稅收政策以因應債務,法國計畫對大型企業加稅120億歐元,並對高收入家庭額外徵收20億歐元稅款。英國計畫提高雇主國民保險費用來增加公司稅收,提高最富裕公民的課稅,中國更嚴格執行對於富裕人士的海外投資收入稅收規定。此外,部分政府轉而針對特定產業課稅,例如智利2023年提出新的礦權使用費稅,加拿大2024年頒布徵收數位服務稅。

  1. 人口紅利

2023年全球新增移民人數創下650萬歷史新高,移民問題在許多移民接受國已成為兩極化的問題。2025年高齡化、年輕人口和移民的相互影響,將影響各國國內和全球的政治動態。

經濟競爭與主權

  1. 降低風險和依賴性

全球供應鏈正從「全球化」轉向「區域化」,各國政府加速經濟安全措施,使得跨國、跨企業的供應商關係日益複雜。為了因應貿易限制和關稅激增,企業應重新評估全球貿易策略與供應鏈配置,減少單一市場依賴,運用金融工具降低貿易壁壘影響。

  1. 數位主權

人工智慧(AI)系統發展快速,增加半導體、資料和網路基礎設施的策略重要性。各國尋求創新和擴大AI生態系統的驅動力,希望提高在AI領域的自主能力,降低供應鏈受到地緣政治競爭對手影響的風險,半導體及投入材料仍是出口管制和投資獎勵的重點。

  1. 氣候與競爭

氣候政策推動將受到經濟、地緣政治、價格這三大因素影響。企業應確定在各國不一致的氣候法規下,將如何影響營運的跨境操作和永續發展策略。2025年地緣政治也將影響氣候議題,中國與歐盟等大國致力於綠色投資;另一方面,美國和歐盟減少對中國礦產和綠色出口的依賴,可能增加成本並放慢能源轉型速度。

地緣政治競爭

  1. 新地緣能源動態

各國能源政策將影響全球的能源轉型速度。企業需要審視能源供應鏈變動,調整投資策略,確保能源安全與合規性,並在投資決策中考慮可再生能源的可用性和吸引力。

  1. 新興市場整合

新興市場整合,挑戰現有的多邊貿易機制,可能創造更複雜的全球營運環境。企業應探索哪些新興市場提供最有利的機會,根據地緣政治動態調整投資策略、善用全球供應鏈多樣化、找出商業銷售機會,靈活調整市場進出策略。

  1. 戰爭和衝突

隨著當前戰爭持續,包括烏俄戰爭持續、伊朗和以色列的軍事攻擊,以及蘇丹、緬甸、葉門等國家內戰,企業營運風險將持續上升,戰爭不僅影響實體經濟,也可能帶來網路攻擊風險。企業應加強營運應變計畫,評估公司價值鏈的網路安全風險並投資資安韌性,以因應突發衝突。

  1. 天文政治與太空經濟

隨著各國爭取技術能力和資源,全球太空競賽進入新階段。美國擁有全球近70%衛星保持領先地位,中國將繼續擴大航太領導地位,印度和日本啟動新的太空研究計畫。企業應關注太空產業的投資機會,將太空優勢融入營運中,建立未來的網路和數據彈性。

完整報告請見:《2025年地緣策略展望》完整報告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