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政】川普新政再掀稅制變化,2025年七大稅務熱門議題一次看

0
邁入2025年,全球稅制與政策領域將迎來許多重大變革,包括川普再任美國總統的新政2.0與新稅制變化、國際反避稅浪潮、職場性平工作法、產創條例修正草案、健勞保雙漲與企業減稅優惠,以及越南稅務最新變動,都將影響企業經營模式。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安永圓方國際法律事務所列出七大稅務及性平熱門議題,包括最低稅負、全球供應鏈重塑、移轉訂價、性平工作法、產創條例修法、企業減稅、越南稅法兩大更新等,都是今年企業必須注意的熱門議題。 最低稅負與川普新政 企業如何因應? 為了降低在BEPS 2.0支柱二下,本國課稅權被外國「共享」的潛在可能,2025年多國紛紛都陸續實施或調整其本國最低稅負稅率到...

【川普新政】川普2.0時代來臨,建議中國大陸台商重新布局供應鏈

0
2018年川普揭開中美貿易戰序幕,導致中國大陸部分供應鏈開始向東南亞及印度與墨西哥遷移;拜登時代則沒有取消對中國大陸產品加徵關稅,改以聯合盟國斷絕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與晶片來源,以及強調友岸外包等方式,試圖削弱中國大陸經濟影響力,台商則紛紛啟動調整至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生產,以因應地緣政治遷徙。 隨著「川普2.0」時代到來,世界恐再次動盪,越南及墨西哥均被川普點名可能提高關稅,台商近年建立的新供應體系將面臨新一波挑戰。鑒此,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舉辦「川普2.0時代來臨,中國大陸台商的機遇與因應」研討會,深入探討中國大陸總體經濟展望以及供應鏈調整影響、川普關稅計畫帶來的潛在衝擊與影響、台商企...

川普重返白宮:2025年美國的預期施政和對國際影響

0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Trump)與其團隊將於2025年1月20號重返白宮、再度執政。此次的第二任期又稱作川普2.0,其歸屬美國共和黨,同時掌握參議院和眾議院。對於Trump團隊來說,將會有充分的時間改變Biden政府執政時期的許多政策。本文係整理美國新任總統Trump於上任前的施政觀點,並延伸介紹其未來對美國的施政走向及可能對國際間帶來的影響。 政治導向的轉變 美國未來四年的政治導向,很可能會由左派逐漸轉化為右派,行政、司法、立法三權分立的美國政府是一部很大的國家公務機器,Trump只是掌握行政權。共和黨掌握參、眾兩議院的初期,Trump與其團隊未必能完全駕馭此一龐大的國家機器,其中的...

《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8成企業憂永續風險傷競爭力,企業如何因應永續風險?

0
KPMG安侯建業日前發表第二屆《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企業表示永續風險將衝擊其核心競爭力,永續風險不僅是刻不容緩的挑戰,還攸關企業未來的生存與獲利,如何培養迎戰這些風險的「社會應對力」,將是企業ESG績效展現的分水嶺。 永續風險如何衝擊企業營運? 根據KPMG調查發現,企業投ESG的預算趨向兩極化,近五成大型企業願投入新台幣千萬元、而七成中小企業願意投入的資金則未達百萬元。企業普遍因為內部對於永續缺乏共識,且難以具體衡量ESG行動的成果,導致尋求跨部門合作、預算投入的時候往往會卡關,受訪企業表示,缺乏認知、溝通與影響力成果,加上難以凝聚內部眾人之力投入ESG,是目前...

《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地緣政治惡化排第一、社會與經濟風險關注度急遽攀升

0
KPMG安侯建業發佈2024年《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今年地緣政治風險躍升永續風險榜首,其中社會與經濟面向的永續風險關注度急遽攀升,九大永續風險將於5年內影響超過50%台灣人口,但超過七成企業尚未開始或做好準備,台灣整體社會對於永續風險的投入不足,將成未來重要警訊。 今年最受關注的十大永續風險中,有五項是社會風險,除了前次2022年調查中上榜的「少子化」、「超高齡化」、「經濟不平等及貧富差距大」分別為第二、三、五名,本次更有「社會對立」、「心理健康惡化」躍升進前十名,成為受訪者最關注的社會風險。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指出,除了「極端氣候災害頻傳」、「自然資源...

歐洲是否能在美中爭霸下成為投資勝地?

0
面對美中競爭力不斷提升,歐盟正在煩惱如何吸引外國投資。對歐盟而言,過度監管不僅使企業營運複雜化,還會造成商業壁壘,阻礙技術與市場的創新。究竟歐洲是否能在美中爭霸下成為投資勝地? 歐盟面對美國企業競爭時仍顯得力不從心 面對美中科技與市場生產力壓境,歐盟正在泥淖中掙扎。由於與美國相比,歐盟的未來競爭力存在巨大差異,尤其是在技術創新方面,儘管擁有更多的人口和勞動力,歐盟在大型商業活動方面仍然落後,美國公司在軟體、電腦服務、製藥和生物技術等技術密集關鍵領域的支出始終超過歐洲同行;此外,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正在迅速迎頭趕上,大大削弱了歐盟在全球舞台上的相對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歐盟彌合這些差距的緊迫性...

中國於歐洲投資狀況研析

0
根據調查,中國於2023年對歐洲的投資降至 2010 年以來的最低水準:中國對歐洲(歐盟27 國+英國)的投資再次從2022年的71 億歐元下滑至2023 年的68 億歐元。併購 (M&A) 活動也持續下滑, 整體價值下降 58%,僅達 15 億歐元,中國的經濟困難和嚴格的資本管制,以及對歐洲外國投資的嚴格審查,導致併購交易減少。 2023年,中國企業投資者面臨歐洲及全球政治經濟等多重因素的挑戰與不確定性,烏克蘭曠日持久的戰爭和中東衝突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影響中國企業的投資意願。後疫情時期中國經濟成長乏力,削弱許多中國企業的財務基礎,嚴格的資本管制和...

歐盟崛起 以綠色多樣設施拓展競爭力

0
歐盟近期在全球爭霸中相當活躍,大有不讓美、中處於主導之態勢,透過多邊的科技、綠色、經濟合作,歐盟正在努力擺脫美國影響,並與中國維持安全距離。 開展多邊合作計畫,協助開發中國家轉型 2023年10月,歐盟執委會更新戰略能源技術(Strategic Energy Technology,SET)計劃,確保與《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REPowerEU 計劃》和《綠色新政產業計畫》(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特別是《淨零產業法》(Net-Zero Industry Act),採取一致的方法來實現歐洲的脫碳目標,支持戰略性淨零技術...

數位供應鏈借鑑:國際業者都做了什麼?

0
當前影響全球每個產業領域的前所未有挑戰凸顯從研發、生產、營運、供應鏈的所有領域對建立企業韌性的迫切需求。最終結果是,公司必須適應並將以彈性為中心的能力嵌入到其營運中,以確保產品的製造成本高效、安全、準時和永續,建立數位供應鏈勢在必行。 數位供應鏈的發展趨勢 從海運封鎖和極端天氣事件、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到蘇伊士運河堵塞等外部衝擊,全球供應鏈在過去幾年經歷極大的變動,當前供應鏈的脆弱性正迫使傳統類比產業擁抱創新和數位技術,數位供應鏈就是這樣一種解決方案。它整合物聯網、人工智慧、數據分析、大數據和雲端運算等先進技術,以簡化和改善供應鏈營運。 物流4.0又稱智慧物流,是數位供應鏈的關鍵組...

全球電子電機製造商在馬來西亞展開戰略性擴張 智財佈局不可或缺

0
相對於東協十國其他國家,馬來西亞可以說是電子製造業的重鎮,電子電機E&E產業同時也是馬國製造業之基石,於2023年度投資總額達186億美元,占馬國製造業總投資額之56.2%;與2022年相比增長近3倍,證明在產業供應鏈重組的大趨勢下,全球電子電機製造商已在馬國展開戰略性的擴張。市場分析師指出因全球技術週期的復甦預測,預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增長11.8%;料將提振馬國出口,尤其是電子電機產品;進一步肯定馬國在全球技術供應鏈中之關鍵作用。另一方面,在全球節能減碳及2050淨零排放的願景帶動下,電動車產業水漲船高,馬國政府也祭出許多優惠條件吸引電動車廠商到當地投資,使馬國成為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