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小幅成長2.4%、新能源車將維持穩定增長
拓墣產業研究院近日發布2024年全球汽車產業動態及2025年趨勢預測,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包含燃油車、電動車)銷售量預估小幅增長2.4%,且2025年汽車市場需求預計增加有限。
主要汽車市場趨勢
中國在2024年實行以舊換新政策,且在2024年7月25日提高補貼金額,將乘用車補貼金額提高一倍,車企趁機迭加優惠以刺激銷售,報廢車輛的數量快速增加。但以中國市場2024年前三季表現來看,仍未能擺脫年衰退風險。
美國市場方面,儘管通膨緩解和供應鏈改善使新車平均車價略有下降,但對於面臨生活成本上升壓力的消費者來說仍是一大負擔,因此2024年9月雖開始降息,但對市場刺激效果有限。
...
從專利視角看礦物資源「鎵」與「鍺」出口限制之因應
出口管制長期以來,是美國用來管理與中國複雜關係的手段,而關鍵礦物資源的出口限制也是近來中國反制美國的武器之一。在關鍵礦物中,中國是「鎵」和「鍺」專利受理量最多且成長最強的國家,本篇文章將從專利分析視角,探討如何因應中國礦物資源的出口限制。
從地理區域專利受理趨勢 尋找新的供貨源分散供應鏈風險
前文曾經介紹過鎵與鍺的專利申請分析趨勢,中國是相關技術專利受理量最多且增長趨勢最強的國家,由於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大多由中國國內企業所申請,顯示中國對於關鍵礦物的提煉純化及應用相關技術仍持續進行中。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台灣專利方面,目前在鎵、鍺礦物現階段並無明顯變化,而澳洲則是在鎵、鍺相關領域的專...
中研院宣布突破高效太陽能關鍵技術,電池效率突破31%!
中央研究院攜手國內頂尖學者組成下世代太陽能電池研發團隊,整合來自中研院、成功大學、清華大學、明志科技大學等高效太陽能光電技術的研究專長。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表示,研究團隊以2年的時間成功開發出光-電轉換效率超過31%的下世代(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元件,這項重要成果較目前市售最新太陽能電池產品高出三成以上;如果與早期佈建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相比,效率提高接近五成!此成果不僅證實台灣太陽能電池技術可與國際並駕齊驅,更有助未來升級太陽能發電裝置,在不增加土地使用面積的條件下提高太陽光發電量,更接近淨零排放的目標。
太陽能電池面臨的挑戰與突破
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開發低碳或零碳潔淨能源成...
全球電動汽車及儲能市場需求預期好轉,2025年第一季電芯價格穩定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4年中國動力及儲能電芯價格歷經長期下跌後,至第四季跌幅收斂。隨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及儲能市場需求預期好轉,供應商漲價減虧訴求強烈,有望支撐2025年第一季磷酸鐵鋰、鋰電銅箔和電解液等電池原料價格,進而穩定電芯均價。
TrendForce表示,2024年整體動力電池價格雖然下跌,但受益於下半年旺季需求效應延長,第四季價格跌勢明顯放緩。展望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持續受以舊換新等政策激勵,銷量上看年增30%。由於需求端的增長預期較為樂觀,電池原料價格將保持平穩,預計一月動力電芯價格將與前一個月維持相近水準。
2024年儲能市場除了繼續於中、美、...
2050全球氫能市場達1.2兆美元 亞太地區占一半 技術領先歐美
亞太地區正處於潔淨氫能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作為實現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工具,氫能在減少碳排放、推動能源轉型和經濟增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鋼鐵製造、化工、航空、航運等高排放產業的逐漸轉型,亞太地區對氫能的需求正在急速增長。根據預測,亞太地區的氫能需求將從2030年的6700萬噸增加至2050年的2.35億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氫能需求市場。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24年12月下旬舉辦了《氫供給『政』加速實現減碳未來》研討會,聚焦探討氫能政策與基礎建設之重要趨勢,希望能共同加速擴大氫能供給;並同步發布勤業眾信《亞太地區的潔淨氫能:啟發思維的燃料》報告 (下稱《報告》),...
鈷在鋰電池正極材料之技術創新與替代材料
中國目前正在實施戰略資源出口管制,除了已實施出口限制的石墨之外,鈷(Co)也是一種關鍵礦物,它在許多領域中都有重要的應用,例如在電動車電池的製造中,其重要性可以與原油對汽車的重要性相提並論。
目前的鋰離子電池都含有鈷金屬,穩定性與能量密度表現都相當不錯,然而它也是種昂貴且會帶來龐大環境和社會成本的稀有金屬。由於鈷金屬礦床都位於政治相對不穩定的國家,鈷提取也伴惡劣工作環境、有毒廢棄物。鈷的出口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為避免關鍵礦物都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手上,過去科學家們也不斷尋找鈷之替代材料,特別是用於鋰電池正極材料之替代技術。
無鈷正極材料之替代技術
鈷是鋰離子電池中常見的正極材料之一...
電動車帶動鋰電池需求,石墨回收替代技術已成研究顯學
過去石墨被認為是有豐富蘊藏量的資源,近年在降低碳排的共識及政策席捲之下,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帶動了鋰電池的高度使用,石墨做為組成電極的關鍵材料,需求量連帶不斷成長,更是中國管制出口的戰略資源之一。隨著對於環境保護與資源永續議題的關注不斷攀升,自鋰電池負極材料回收石墨以作為其二次資源,已逐漸成為研究顯學,無論在石墨提取、純化和應用技術方面均有重要進展,本文將從鋰離子電池中提取、純化和回收石墨的新興技術和石墨替代技術中,介紹幾個重要專利。
從廢棄鋰離子電池提取石墨
美國專利US20240097227A1揭示了一種從廢棄鋰離子電池中提取黑質(包括石墨)的方法和系統,特別是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提...
電極材料新創開發新技術 緩解出口管制供應鏈瓶頸
2023年12月中國限制石墨出口,撼動全球電動車及其電池市場,以石墨為主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供應鏈堪慮。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管制,除了盡可能地創造多元化供應來源以及強化國際合作和資源共享之外,鼓勵技術創新開發替代關鍵礦物的新材料和新技術,也是減少對特定國家依賴度的不二之選。
電極材料新創Sila Nanotechnologies
席拉奈米科技公司(Sila Nanotechnologies)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的企業,專注於開發和製造先進的鋰電池技術。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利用奈米技術和材料科學來改進鋰電池的性能,使其更安全、更持久、更高效。Sila Nanotechnologies的創始人...
氫燃料電池車市場發展概況
根據《巴黎協定》全球碳排應於2050年降至淨零,歐洲車廠為因應歐盟執行委員會所訂定的淨零排放目標,近年均致力朝向電動化發展。然而在轉型過程中,面臨中國純電動車崛起競爭、電池與充電技術待克服,在俄烏戰爭爆發後,進一步凸顯電池材料供應鏈自主的隱憂。時局進入2024年後,全球電動車產業鏈仍持續受到國際局勢不穩定影響,預期電動車市場可能在2024年放緩,當歐洲傳統汽車大廠思考如何提升全球電動車市占率之際,新能源車同樣尚未在美國成為主流。
重型車輛是歐洲交通運輸中僅次於汽車的第二大碳排放源,為實現歐盟2050年碳中和目標,歐洲議會今年初已達成協議,將在2030年起實施更嚴格的減碳目標,預計在六年內...
氫能於淨零碳排占重要地位:全球氫能發展預估及我國發展策略簡介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指出若於2050 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氫能需至少占整體能源使用13%;2022 年3月台灣國發會發佈「2050 年淨零碳排路徑圖」亦提及未來我國2050 年電力供給,氫能需佔比9-12%,以達到整體電力供應的去碳化。由此可見,氫能,尤其是綠氫,是一種淨零排放的能源形式,可以應用於各種領域,包含能源生產、交通運輸、工業製造和許多其他領域,為各國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要素。
勤業眾信(Deloitte)近期發布了《綠氫如何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全球氫能源市場展望》報告 (下稱《報告》),根據Hydrogen Path...